首页 > 国内

XBB.1.16成印度主要流行株 会否引起我国新冠阳性数反弹

2023-04-24 05:40:02

来源:第一财经

  [ 张文宏解释称,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 中国疾控数据显示:2023年4月20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为2661例,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7%。 ]

  别名为“大角星”的XBB.1.16在新冠本土病例中的数量从15例增加至42例,这是中国疾控于4月2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该数据截至4月20日。

  伴随着XBB.1.16本土病例数量增加,该毒株是否会引起新的流行?自2022年12月22日各省报告的新冠阳性人数达到694万高峰后,感染人数波动下降,距今已有4个月之久,目前新冠阳性数是否在反弹?

  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

  XBB.1.16的S蛋白上的新增突变位点,使其比父代XBB.1更容易传播,且免疫逃逸能力与XBB.1.5相当。鉴于XBB.1.16相对于其他变异株的增长优势,世界卫生组织于3月22日指定其为监测变异株。截至4月18日,全球至少有33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XBB.1.16变异株3647条(例),主要来自印度(63.4%)、美国(10.9%)和新加坡(6.9%)。3月以来印度报告的序列中XBB.1.16占比增长迅速,目前已成为印度主要流行株。

  不过,XBB.1.16在我国监测到的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中,占比仍很小。中国疾控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我国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603例,其中XBB.1.16(42例)占比不到7%。

  在发布上述数据前夕,即4月21日,中国疾控在其公众号表示,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XBB.1.16毒力情况究竟如何?中国疾控表示,国外研究显示,XBB.1.16的传播效率略高于此前流行的XBB.1和XBB.1.5变异株,XBB.1.16的免疫逃逸能力与XBB.1.5相当。目前,暂无感染XBB.1.16而导致重症入院或死亡增多的报道,也未见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疾病严重程度更高的报告,但在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等脆弱人群中,不排除因个体差异引起较重的临床表现。

  近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彭劼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XBB.1.16的传播能力有所增强,需要引起注意,但也不必恐慌。之所以XBB.1.16在海外一些地区出现流行,或跟当地前期感染的时间不一有关,有些因感染的时间太久了,体内的抗体处于很低水平。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不用太害怕XBB.1.16,即使感染,症状相对较轻,但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肿瘤患者等,仍有必要引起重视,并做好防护,勤洗手,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好口罩。

  每日报告的新冠阳性数3000例以下

  目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如何?

  中国疾控数据显示:2023年4月20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为2661例,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7%。中疾控上一次公布的数据则显示,即2023年4月13日,阳性数以及阳性率分别为2036例、1.3%。单纯对比这两日数据,新冠核酸阳性数略微有增加,不过,4月以来每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均在3000例以下。

  从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看,中国疾控数据显示:该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约6周(2月24日~4月6日)的波动增加及平台波动后,近2周(4月7日~4月20日)呈下降趋势,4月20日为23.6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1.8%。

  从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阳性率看,2022年第49周(12月9日),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51和52周期间达峰值后持续下降,2023年第7周(2月13日~19日)新冠病毒阳性率下降至3.4%后小幅反弹(第8周新冠病毒阳性率为5.1%);第9~11周新冠病毒阳性率持续下降(阳性率分别为3.8%、2.7%、1.9%),第12~13周(阳性率分别为2.3%、2.6%)略有反弹,第14周新冠病毒阳性率与前一周持平(2.6%),第15周(4月10日~16日)小幅增加至3.2%。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症患者4月20日的数量为10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2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8例),这较4月13日数据增加了5例。但4月14日至4月2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0例。

  4月20日下午,在由上海市免疫学会与Frontiers期刊中国区共同承办的“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他解释称,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张文宏介绍,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他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他也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

  作者: 林志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海军舰艇开放活动首日 民众零距离感受战舰魅力

    人民网青岛4月23日电(记者黄子娟、唐宋)从22日起到24日,海军在青岛的3号码头组织导弹驱逐舰开封舰、导弹护卫舰大庆舰、综合补给舰可可西里湖舰、综合援潜救生船洪泽湖船进行靠泊展示。除大庆舰外,其余3艘舰艇均是首次向公众开放。开放舰艇参加过亚丁湾护航、出国访问、联演联训等重大任务。舰艇开放期间,公众可登舰...

    时间:04-24
  • 中国和新加坡将举行“中新合作-2023”海上联合演习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24日消息,根据2023年国际军事合作计划和中新双方共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导弹护卫舰玉林舰、猎扫雷舰赤壁舰将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赴新加坡参加“中新合作-2023”海上联合演习及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  活动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代表团将观摩海事防务展并...

    时间:04-24
  • 推动网络媒体高质量发展

      在这里,观察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走向。4月21日至22日,由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论坛设置了“1+9+1+1”多场重头活动,即1个主论坛、9个平行分论坛、“八点见”项目发布会...

    时间:04-24
  • 读书之美 | “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

    时间:04-24
  • 中国星辰丨宇宙级考验,在太空中“盖房子”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中国载人航天诞生于怎样的时代风云中?航天之旅背后都有哪些惊险时刻?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又是如何在太空中建立起来的呢?今天是4月24日第8个“中国航天日”,跟随新华社记者张扬一起,回顾中国载人航天高光时刻。  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这座中国人的“太空母港”,是如...

    时间:04-24
  • 中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4件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24日在北京介绍,2022年中国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申长雨当日表示,中国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

    时间:04-24
  • 当“青春之舰”遇上“红色之城”

    海军延安舰正在海上训练。姬 翔摄  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特别策划  当“青春之舰”遇上“红色之城”  人民海军报记者 王汉唐 本报通讯员 王 健 刘 峥  人间四月,芳菲尽染,人民海军迎来第74个生日。舰阵如虹,白浪如练,一艘艘大国战舰,伏波安澜奋楫前行。  祖国人民需要,战舰航迹必达——茫茫大洋...

    时间:04-24
  • 中国星辰|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

    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序幕就此拉开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拉开序幕确立了稳扎稳打的三步走战略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加速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

    时间:04-24
  •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三审 突出雪山冰川冻土等特殊性保护要求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谢雁冰 黄钰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三审。草案三审稿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风险防控,突出雪山冰川冻土等的特殊性保护要求。  其中,一是增加规定建立健全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冻土保护制度,对重要雪山冰川采取有效措施,严格...

    时间:04-24
  • 中国星辰丨敢上九天揽月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我在陕西延川县梁家河做知识青年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当时非常激动。”2013年5月4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观空间技术成就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往事,语重心长地说:“空间技...

    时间:04-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