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应是全球优先事项

2023-02-26 14:06:55

来源:人民日报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构成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造成了威胁。联合国安理会有责任开展国际调查,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当地时间2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及其后续调查情况举行公开会议,我在会上作了视频发言。我认为,2022年9月26日发生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构成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造成了威胁。联合国安理会有责任开展国际调查,将肇事者绳之以法,为受损方寻求赔偿,并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该事件造成与管道本身相关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表明海底互联网电缆、国际天然气和氢气管道、跨界电力传输系统、海上风力发电场等国际基础设施面临的威胁在加剧。全球实现能源绿色转型需要大量国际基础设施,各国都希望确保其基础设施不会遭到第三方破坏。一些欧洲国家近期已经对其海上基础设施的安全表示担忧。有鉴于此,联合国安理会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进行调查应是一项全球优先事项。

  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需要精密计划、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北溪”天然气管道堪称工程奇迹,每段管道都是超过4厘米厚的轧制钢管,管道内径为1.15米,管道被包裹在10.9厘米厚的混凝土中。每段混凝土包裹管的重量达到了24吨。“北溪”天然气管道位于海底深处,要在70米到90米深的海底摧毁一条由混凝土包裹的重型轧钢管道,需要相当先进的炸药运输、潜水安装炸药和引爆技术。要在丹麦和瑞典的专属经济区做到这一点并不被发现,进一步增加了相关操作的复杂性。正如一些国家的官员所指出的,相关行为一定是由国家行为体实施的。

  只有少数国家行为体具备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技术能力和进入波罗的海的途径。《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指出,北约国家情报机构私下得出结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俄罗斯实施了相关行动。这也符合一个基本事实,即俄罗斯没有明显的动机在其自己的关键基础设施上实施这种恐怖主义行为。事实上,俄罗斯可能为修复管道承担相当大的费用。

  据报道,丹麦、德国和瑞典已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这些国家想必已对相关情况有一定了解。尤其是瑞典,其潜水员调查了爆炸现场。然而,瑞典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分享这些信息。瑞典拒绝与俄罗斯分享调查结果,并拒绝与丹麦和德国进行联合调查。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安理会应该要求这些国家立即将调查结果提交给安理会。

  迄今只有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根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提供的信息,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进行过详细讲述。据赫什报道,“北溪”天然气管道遭遇爆炸是美国军方在总统拜登授意下实施的。美国政府称赫什的说法“完全虚假”,但没有提供任何与赫什的说法相矛盾的信息,也没有提供任何替代性解释。

  美国高级官员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前后发表的声明,表明了美国对该天然气管道的敌意。2022年1月,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在推特上写道,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将“不会向前推进”。同年2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如果俄罗斯发动进攻,那么‘北溪—2’管道将不复存在,我们将终结它。”当记者问及他将如何做到这一点时,他回答说:“我向你保证我们能够做到。”2022年9月30日,在管道遭到破坏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立即宣布“这是一次巨大的机会”,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今年1月,纽兰告诉美国联邦参议员克鲁兹:“我认为美国政府非常高兴地知道,正如你喜欢说的那样,‘北溪—2’现在成了躺在海底的一堆废铁。”

  面对国际恐怖主义事件,这样的话根本不合适。我希望美国与安理会所有其他成员一起谴责这一令人发指的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并共同参与由联合国安理会牵头的对这一国际罪行的紧急调查,以确定真相。真相尚未为世人所知,但它是可以被发现的。

  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联合国安理会来阻止战争。只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外交上共同努力解决全球危机,世界才会更加安全。联合国安理会是维护和平的关键场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健康、运作良好的联合国安理会来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它的使命。

  在各国的共同支持下,联合国安理会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进行客观调查,这对增强国际社会对该机构的信心至关重要,对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作者杰弗里·萨克斯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俄罗斯:民众庆祝谢肉节迎接春天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5日,俄罗斯Novotyryshkino村,人们欢度谢肉节,迎接春天到来。视觉中国...

    时间:02-27
  • 从“路政”之失看美国“政路”之病

      【鸣 镝】  近段时间,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市的一段铁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混乱的脱轨和泄漏现场,悲伤愤怒乃至绝望的当地民众,都让人过目难忘。  2月3日脱轨的这一列载有危险化学品的货运列车,有大量有毒化学品泄漏,造成当地空气、水和土壤严重污染。据测算,脱轨事件迄今已污染了至少1.5万磅(6804千克)土壤和110...

    时间:02-27
  • 俄乌冲突延宕,欧洲如何选择

      【特别关注】  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而且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欧洲深度卷入了这场冲突,其经济、社会与政治均已发生深刻调整,后果越发严重,可谓是一个欧洲的悲剧。  多重巨变  一年来,俄乌冲突已深刻改变欧洲。  一是安全环境巨变。欧洲事实上已经参与了这场冲突,而且参与程度还在逐渐加深。比如德国最初只同意向乌克...

    时间:02-27
  • 时事观察:有毒列车暴露“有毒政治”

      【时事观察】有毒列车暴露“有毒政治”   美国“毒列车”脱轨事故发生已近一月,有毒物质导致的污染和损害逐渐显现。然而面对这一危机,美国两党却再次掀起新一轮互相攻击,美国媒体称之为“有毒政治”。有分析人士指出,党争不仅会削弱政府的公信力,也将导致相关问题迟迟难以解决。  当地时间2月3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

    时间:02-27
  • “脱欧”三年 英国苦于如何摆脱烂摊子

      距离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已有三年时间。三年前,英国一半以上民众欢庆“脱欧”的欢欣鼓舞场景依然让人记忆犹新,三年后,英国政府和民众却都在发愁如果摆脱“脱欧”后陷入的经济、政治、外交多重困境。  分析人士指出,英国虽然实现了“脱欧”的部分政治诉求,但其经济问题并未因“脱欧”迎刃而解。非但如此,三年间英...

    时间:02-27
  • 俄乌冲突一周年 未来局势走向何方

      今年2月24日,正值俄乌冲突一周年。当前,冲突前景仍不明朗,未来局势走向备受关注。国际社会普遍对冲突不断加剧甚至导致失控深感忧虑。在全球多国热切期盼俄乌冲突能够迎来和平曙光之际,美西方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美国总统拜登2月20日突访乌克兰首都基辅,并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5亿美元军事援助,所作所为均在给...

    时间:02-27
  • 美式霸权危害世界和平稳定

      2月20日,《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重磅报告发布。报告通过列举事实的方式,从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五个层面揭露了美式霸权的五张面孔。  事实俱在,真相昭昭。梳理美国近年来滥用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科技文化霸权的种种恶行劣迹,让国际社会进一步看清了美方做法对世界和平稳定和各国民生福祉带来的严重危害...

    时间:02-27
  • 超越新冠疫苗 攻击癌症细胞 脂质纳米颗粒有望“大显身手”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刘 霞  在应对新冠肺炎的鏖战中,脂质纳米颗粒(LNP)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引发极大关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月22日报道指出,除用于研制新冠疫苗,LNP还可应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不过科学家们仍面临着降低其毒性,以及将其输送到人体内合适器官等难题。  小块头 大用途  LNP将小分子输送到...

    时间:02-27
  • 约旦河西岸枪击事件致两名以色列人死亡

      新华社耶路撒冷2月26日电(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以色列急救组织26日说,约旦河西岸当天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两名以色列人死亡。  以色列国防军当天发表声明说,枪击事件发生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以南胡瓦拉镇一检查站附近。一名巴勒斯坦人向一辆以色列牌照车辆开枪,导致车内两人受伤。以军已封锁事发地区,正在追捕逃跑的袭...

    时间:02-27
  • 美媒调查:2021年以来美国童工劳动力呈爆炸式增长

      据《纽约时报》当地时间2月25日报道,根据《纽约时报》的一项调查发现,移民儿童在没有父母监护的情况下进入美国的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这些儿童最终从事的是违反童工法律的工作。童工劳动力遍布全美各州的各个行业,包括在屠宰场从事高危清洁工作和制造汽车零部件。  据报道,自2021年以来,美国童工劳动力呈爆炸式增长,2022...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