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中国网评】所谓“亚太北约化”终将是黄粱一梦

2023-02-11 19:48:12

来源:中国网

  在乌克兰危机延宕不绝,亚太局势暗流涌动的背景下,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亚洲之行格外引人注目。上周,斯托尔滕贝格先后造访了韩国和日本,在敦促日韩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又将矛头对准中国,称中国对西方的“价值观、利益和安全构成挑战”。

  北约作为一个区域性军事防御组织,近年来,却表现出对亚太事务的“格外”关切,愈益暴露出其染指亚太的野心。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北约更是不断炒作“欧洲安全与亚洲安全不可分割”的论调。在去年6月的马德里北约峰会上,北约首次提出,将加强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同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个亚太国家的领导人也首次受邀参加北约峰会。甚至在此次斯托尔滕贝格访问亚洲之前,日韩两国就已经加入了北约下属的网络战机制。

  斯托尔滕贝格在此次访日期间,还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发表联合声明,称将加强日本与北约在海上安全、军控、网络空间等领域的合作。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将设立常驻北约代表团,定期参加“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

  在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开放、平等、包容的安全合作框架。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了扩张自身势力范围,强推“印太战略”,搅动亚太地区安全局势,企图打造一个“亚太版北约”。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和北约千方百计推动亚太军事化的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和俄罗斯。

  北约本是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华沙条约组织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同盟。在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后,北约已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理应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典型的冷战遗产,北约象征着意识形态的对抗和世界的分裂,这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背道而驰。2019年,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公开表示,北约已经“脑死亡”。但是如果没有了北约的依托,美国也就失去了插手欧洲事务的战略立足点。于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北约以俄罗斯为假想敌不断东扩,暗中挑动俄乌矛盾,以致最终将欧洲卷入战火之中。

  2014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曾在《纽约时报》撰文,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北约东扩,北约要为乌克兰局势承担大部分责任。如今,俄乌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近一年,且未有停火迹象。战火给俄乌两国人民以及整个欧洲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却让本已“脑死亡”的北约借机“还魂”,重新巩固了它在欧洲的战略地位。现在北约又如法炮制,将黑手伸向远隔千里之外的亚太地区,企图通过煽动“中国威胁论”让乌克兰危机的悲剧在亚太地区重演。

  遗憾的是,在北约和美国的挑唆下,日本正快速走上扩军备武的危险道路。去年12月,日本政府通过三份安保政策文件,借口“中国挑战”大力发展军事反击能力,放弃了其自二战结束以来所一直遵循的“专守防卫”原则。此外,日本政府还大幅提高防卫预算,用于采购远程攻击性导弹。日本的“重新军事化”路线与美国所推动“亚太北约化”计划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当前亚太地区的最大安全威胁。

  但冷战时代毕竟已经一去不复返,北约所煽动的对抗、零和思维,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也注定不得人心。其实,无论是美国竭力拉拢的亚太国家,还是北约多数欧洲成员国,都不情愿加入针对中国的“新冷战”。韩国在不久前公布的“印太战略”中明确指出,中国是印太地区实现繁荣、和平的主要合作国家;近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总理均表示,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连斯托尔滕贝格在访问日韩两国时也不得不承认,北约的成员国均与中国有密切的经贸往来,没有成员赞成与中国“脱钩”。

  北约企图在亚太地区制造“新冷战”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中国对此不可不防。然而,北约所代表的冷战思维毕竟已是明日黄花,必将为历史所抛弃。天下大势,浩浩汤汤。所谓的“亚太北约化”终将是好事者的黄粱一梦。(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非洲观察|中国游客重返肯尼亚 “动物王国”重振旅游经济

      随着中国重启出境游的利好消息传遍全球,有着非洲“动物王国”之称的肯尼亚也于当地时间2月11日迎来了首批中国旅行团。肯尼亚旅游业从业者以及专家学者纷纷预测肯尼亚旅游经济即将迎来复苏,有助于中肯两国实现互利共赢。  肯尼亚:探险者的天堂 野生动物的家园  肯尼亚是世界公认观赏非洲野生动物的最佳国度,在马赛马拉动...

    时间:02-12
  • 土耳其强震中资企业在行动 救援队背后的“后援队”

      土耳其强震发生后,多支来自中国的救援队抵达土耳其各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而在他们身后,也有一支默默无闻的“后援队”,这就是驻土中资企业组成的后勤保障团。为保障救援队的一线工作,他们在背后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成为中国救援力量与土耳其灾区之间的“桥梁”。  总台记者 梁慧: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在抵达当地之后,由于语...

    时间:02-12
  • 国际机构预计中国经济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据新华社纽约2月10日电(记者刘亚南)高盛集团网站10日发布报告说,预计2023年中国4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速6.5%,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报告指出,到2023年年底,中国经济加快恢复与内需复苏或推动全球经济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报告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日趋明朗,中国经济复苏节奏加快、全球金融拖累因素逐渐消退...

    时间:02-12
  • 专访:深化与中国合作是欧洲合理选择——访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吉格

      新华社巴黎2月10日电 专访:深化与中国合作是欧洲合理选择——访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吉格  新华社记者徐永春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现实一再警示欧洲,追随美国并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中国未来在各领域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深化与中国合作是欧洲合理选择。  吉格说,美国一些政客鼓吹...

    时间:02-12
  • 奥地利前外长:破坏“北溪”是恐怖主义行为

      当地时间10日,奥地利前外交部长卡琳·克奈斯尔接受了俄罗斯卫星网的独家专访。在采访中,克奈斯尔表示,“北溪”管道遭破坏是恐怖主义行为。  奥地利前外交部长 卡琳·克奈斯尔:许多欧洲国家把矛头指向俄罗斯,说是俄罗斯炸毁了输油管道,这是无稽之谈。自2018年以来,美国就下决心用各种方式确保“北溪”天然气管道永远无法运营,...

    时间:02-12
  • 蓝厅观察|“美式民主人权”有多双标?

      近期,《美国滥施“长臂管辖”及其危害》《美国国内毒品问题现状》两份重磅报告先后发布。从报告中不难看出,美国一面推行霸权外交,高举“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旗号,对他国滥施“长臂管辖”,一面又对本国存在的各种人权问题视而不见,这背后到底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一起来看本周的《蓝厅观察》。  近期,美国对中国科...

    时间:02-12
  • 土叙强震遇难者超2.8万人 两名女性被困122小时获救

      中新网2月12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据最新消息,土耳其强震已造成土叙两国28192人死亡。随着救援工作的持续进行,土耳其当局11日表示,救援人员从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中救出了两名被困122小时的女性。  据《纽约邮报》报道,土耳其副总统福阿德·奥克塔伊(Fuat Oktay)奥克塔伊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土耳其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到24...

    时间:02-12
  • 土耳其强震已导致该国24617人死亡

      据土耳其媒体当地时间12日凌晨报道,土耳其副总统奥克塔伊表示,土耳其强震已导致该国24617人死亡。(总台记者 孙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2-12
  • 2024美国大选谁有戏?“民众不想再看拜登vs特朗普”

      中新网2月12日电 (甘甜 陈天浩)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了长达7000多字的国情咨文,聚焦乌克兰局势、中美关系、美国高通胀、枪支暴力、边境移民等多项重要议题,阐述自己的政绩,争取国会支持。  这份国情咨文透露了美国总统的施政方向及对诸多重大议题的看法,引起关注。中新网邀请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所长、研究员袁征、美国库...

    时间:02-12
  • 俄称打击乌军人员装备 乌称击落俄军战机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1日发布战报称,俄军10日对乌克兰重要能源设施进行了隐蔽打击,这些设施为乌克兰军工企业提供能源保障。过去一昼夜,俄军在红利曼、顿涅茨克、库皮扬斯克等方向打击乌军人员、火炮、弹药库等目标。此外,俄军防空系统还击落了乌军20架无人机。  同一天,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通报称,俄军在巴赫穆特方向以...

    时间:02-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