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蓝厅观察|“美式民主人权”有多双标?

2023-02-12 09:46:5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期,《美国滥施“长臂管辖”及其危害》《美国国内毒品问题现状》两份重磅报告先后发布。从报告中不难看出,美国一面推行霸权外交,高举“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旗号,对他国滥施“长臂管辖”,一面又对本国存在的各种人权问题视而不见,这背后到底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一起来看本周的《蓝厅观察》。

  近期,美国中国科技领域制裁升级,其手段之一就是美国长期以来为了推行霸权外交、谋求经济利益,不断对各国个人和实体实施的“长臂管辖”。只要是与美国有哪怕极微弱的联系,比如使用美元清算或美国邮件系统,都能被美国以其国内法律强制实施管辖。

  美国“长臂管辖”,简单来说,就是美政府以美综合实力和金融霸权为后盾,根据本国法律,对他国实体和个人滥施“域外管辖”。这种“只要我满意”的霸道做法,美国屡试不爽,手还越伸越长:随意对他国实施关税惩罚的“301”措施早已被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裁定为违反国际法;抛出所谓“达马托法案”禁止外国公司对伊朗、利比亚能源产业进行投资……美国频繁对各国实施“长臂管辖”,用自己的“家规”取代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则。

  外交学院副院长 高飞:美国之所以不断地运用“长臂管辖”,非常重要一点就是美国为自己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霸凌行径加上了一个法律的外衣,用这种手段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一定程度上去干涉别的国家的内部事务,甚至颠覆国家的政权。美国为了维护它自己的国家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如何实施“长臂管辖”?美国建立了各部门分工协作、联手行动的全政府运作模式:美国总统及国会是相关制裁的决策主体。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是最核心的制裁执行部门,主要职权包括冻结美国管辖范围内的资产、拟订和调整被制裁个人与实体的名单、审查和发放许可证。国务院经济制裁政策与实施办公室(SPI)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与外交政策相关的制裁措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管理独立于OFAC以外的清单。

  据统计,美国上届政府累计实施超过3900项制裁措施,相当于平均每天挥舞3次制裁大棒。截至2021财年,美国已生效的制裁措施累计达9400多项,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唯一“制裁超级大国”。然而可以观察到的是,美国历届政府滥用经济胁迫手段,将制裁作为解决外交问题的首选,非但没有效果,还造成了人道主义灾难。2月6日发生的强震在叙利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连日来,多方批评美国的制裁导致叙利亚震后救灾更加困难。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 萨巴格:很多货运飞机因为美国和欧盟制裁,无法在叙利亚境内降落。因此即使这些国家想要对叙利亚提供人道援助,由于制裁原因也无法使用货运飞机。叙利亚政府目前存在缺乏设备、缺乏力量的问题。这是当前局势以及对叙制裁导致的。

  总台央视记者 黄惠馨:美国国际场合用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充满正义感的字眼包装自己,然而,当我们将视线转向美国国内,一系列冰冷冷的统计数字却尽显着美国在相关问题上的双标与虚伪。本周发布的《美国国内毒品问题现状》报告显示,美国毒品问题是根深蒂固的历史顽疾,同时也是美国政府禁毒措施不力的现实恶果。

  美国毒品问题有多严重,数据会说话。

  当前,美国是全世界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吸毒人数约占全球的12%,是其人口占全球比例的3倍。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的一年里(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美国有超过10万人死于吸毒过量,这一数字是死于交通事故人数的近3倍。过去12个月,美国成年人中有多达4820万人至少吸食过一次大麻。根据美国联邦法律,大麻是非法的,但15个州已将其娱乐用途合法化。令人吃惊的数据背后,是积蓄已久的社会问题,更是美国政府禁毒的“表面功夫”。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马伟: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州的层面和联邦层面,还在推动部分毒品的合法化,这背后其实是涉及经济利益的问题。美国的部分州政府存在着对毒品相关的税收方面经济利益的考量。整体来看,其实民主党在禁毒问题上相对来说更加不积极,年轻人,包括社会的底层人员,包括有色人种,也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票仓。这些人同时也是受美国毒品问题影响比较深的一个人群,这也导致民主党在禁毒问题上长期是出工不出力。

  这是央视记者在美国旧金山田德隆区街头拍摄到的画面。在刚刚注射完毒品的针筒旁边,就是处于昏迷、并不清醒的无家可归吸毒者。毒品泛滥导致的悲剧频频上演,美国政府却刻意忽视,甚至对中国“甩锅”推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马伟:美国把芬太尼国内泛滥的这样一个问题推脱到中国身上,可以说完全就是无端的一个指责,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芬太尼本质上是一种镇痛的药物,它的危害在美国之所以影响这么大,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处方药,但是美国的这些病人和医疗机构却并没有按照相应的处方的剂量给消费者来开具,从而出现了滥用的问题。包括美国自己发布的数据也显示,近年来我们(中国)其实是没有向美国出口过相关的芬太尼类的产品。

  总台央视记者 黄惠馨:从毒品泛滥到枪支暴行、种族歧视,美国自身人权问题劣迹斑斑,却热衷于借民主、人权等议题干涉他国内政。对于各种问题缠身的美国而言,与其把人权作为工具和武器肆意打压他国,不如正视问题,别再“灯下黑”,为解决自身人权问题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制片人丨孙岩峰 章林 樊浩

  记者丨黄惠馨 吴汶倩

  摄像丨李峻

  剪辑丨陆阔达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直击叙利亚灾区:救援物资紧缺 药物严重不足

      总台记者直击叙利亚灾区:救援物资紧缺 药物严重不足  自本月6日土耳其强震发生后,临近的叙利亚多个省份遭受严重损失,多处房屋因强震坍塌。这使本就饱受战火摧残的叙利亚雪上加霜。今天(12日),总台记者在哈马省哈马市看到,当地的搜救和清理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工作重点转向了安置受灾民众。  总台记者 倪紫慧:我现在就是在叙...

    时间:02-13
  • 韩国贸易协会研究报告:中国经济重启有利于韩国经济复苏

      中新社首尔2月12日电 (刘旭 万佳欣)当地时间12日,韩国贸易协会(KITA)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发表《中国经济重启对韩国经济影响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恢复各项经济活动后,韩国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有望从今年第二季度起摆脱低迷逐渐好转。  报告指出,虽然目前全球经济低迷不振,但随着中国放宽防疫限制,世界各主...

    时间:02-13
  • 亚美尼亚和土耳其重启陆路口岸运送人道救援物资

      中新社阿斯塔纳2月12日电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11日报道,一支装载亚美尼亚援助物资的车队当天顺利通过亚美尼亚与土耳其的陆路口岸,将陆续前往土耳其受地震影响的地区。  综合哈通社、俄新社12日消息,亚美尼亚外交部发言人胡纳扬在社交媒体上说,亚美尼亚已通过两国陆路口岸向土耳其运送了100吨救援物资,其中包括食品、药...

    时间:02-13
  • 土叙两国超3.3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据土耳其和叙利亚的政府及救灾机构公布的数据,强震已造成两国超过3.3万人遇难。  据土耳其官方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土耳其强震已导致土耳其29605人遇难。叙利亚卫生部11日表示,在叙政府控制区已有1408人遇难,2341人受伤;在反政府武装控制地区,当地救援队11日表示,地震导致超2167人遇难,超2950人受伤,遇难和受伤人数或将进一步上...

    时间:02-12
  • 首批中国政府援助土耳其救灾物资已全部运抵伊斯坦布尔机场

      当地时间12日4时20分和15时36分,搭载中国政府援助物资的第二架和第三架航班分别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至此,中国政府援助土耳其灾区的首批物资已全部运抵,其中包括地震灾区急需的毛毯、帐篷等。  当地时间2月11日14时30分,中国政府援助土耳其救灾物资首架航班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总台记者 杨渊)...

    时间:02-12
  • 土耳其地震已致该国29605人死亡

      当地时间12日,根据土耳其应急灾害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土耳其地震已导致该国29605人死亡。(总台记者 梁慧)...

    时间:02-12
  • 欧洲议员:或是美国破坏“北溪”管道,原因与德国有关

      中新网2月12日电 据俄罗斯《消息报》12日援引欧洲议会议员古纳尔·贝克的话称,美国破坏“北溪“管道,是为了不让俄罗斯与德国开展经济合作。  据报道,贝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不喜欢德国和俄罗斯之间密切的经济关系。为了破坏这种关系,他们正在做些什么,或者可能曾试图做些什么。”  贝克指出,西方国家根本无意公开调查...

    时间:02-12
  • 德国决定向土叙两国地震灾民发放快速入境签证

      中新社柏林2月12日电 据德国电视一台12日报道,德国将为土叙两国地震灾民简化签证程序,以便受地震影响的灾民可以在德国亲属处安身。《星期日图片报》报道称,德国内政部和外交部11日就以上举措达成一致。  “这是紧急援助。”德国内政部长南希·费瑟(Nancy Faeser)表示,通过简化签证手续,在德国的土耳其或叙利亚家庭无需经...

    时间:02-12
  • 震后超150小时 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再救出一名幸存者

      当地时间2月12日下午,正在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基亚参与搜救的中国救援队,从一片倒塌楼房的废墟中再次救出一名幸存的被困人员。  当天上午,中国救援队在距离此前第四名获救人员位置附近的街区进行排查时,接到当地居民求助,称现场一处5层居民楼废墟中可能还存在生命迹象。中国救援队立刻派出人员携带生命探测仪器前往该地点展...

    时间:02-12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集中打击乌关键能源设施 乌再曝高层人事变动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电 综合消息:俄罗斯国防部11日通报称,俄武装力量对乌克兰关键能源设施进行大规模集中打击。乌克兰总统办公室11日发布消息称,乌国民警卫队副司令鲁斯兰·久巴被解职。另据外媒报道,乌克兰已向荷兰提出对乌供应F-16型战斗机的正式要求。  俄国防部集中打击乌关键能源设施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国防...

    时间:02-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