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体育

补冰浇冰工作驾轻就熟 揭秘“最快的冰”背后冰务团队

2023-04-20 05:42:09

来源:北京日报

  揭秘“最快的冰”背后冰务团队

  本报记者 赵晓松

  “这是我滑过最棒的冰面!”“在这么好的冰面比赛,一下子就想冲击PB(个人最佳成绩)!”“这里的冰面真顺溜儿,特别走道儿!”——在本月初结束的2022至2023赛季全国速度滑冰青年锦标赛上,几乎所有选手都对赛事举办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面赞不绝口。

  这些赞誉,是对“冰丝带”冰务团队的肯定。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保障工作后,整个团队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这块“最快的冰”的保障工作体系。

  满足竞赛与大众不同需求

  国家速滑馆旅游冰务部主管耿宝楠告诉记者,为让青年运动员在本次比赛更好地体验“最快的冰”,冰务团队调整了冰面厚度、温度,以及竞赛场地的相对湿度和环境温度等,“这些参数不是固定不变的,还需要根据赛时场内灯光设置、场馆内参赛人员、观众数量,科学性动态化调整,使冰面还原到冬奥赛时水平,让参赛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

  “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冰面温度的控制,由调整二氧化碳温度实现。在后台负责这项工作的国家速滑馆场馆设施部高级业务经理赵险峰告诉记者,冰面与二氧化碳有温差,通过后者带动前者调整温度,但过程也要格外小心。他举例说:“(冰面)调低一摄氏度,需要用一小时左右完成,如果降得太快,冰面有裂开的风险。”

  冰面温度越低,冰面硬度越高,运动员更容易滑出好成绩,但在弯道摔倒的风险也更高。赵险峰介绍说,北京冬奥会后,“冰丝带”在面向大众开放时主动将冰面温度适当调高,降低业余爱好者滑行时的风险。在举行专业竞赛时,再将温度调低,根据不同需求在“大众的冰”与“最快的冰”之间切换。

  补冰浇冰工作驾轻就熟

  “弯道有运动员摔倒,冰面受损,需要补冰。”“收到!冰务团队马上进行修复。”接到弯道裁判通知后,在场边待命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带着抹铲、提着装有适温雪的小桶前往受损冰面,先用雪抹平找平,再用液体二氧化碳瞬间冷却让整块冰面温度一致——这是“冰丝带”冰务团队在本次全国速度滑冰青年锦标赛首个比赛日的一次补冰过程,不到两分钟,受损冰面就恢复如初。

  除补冰外,冰务团队另一项在“台前”的重要工作就是浇冰。本次比赛期间,每隔一小时,两辆浇冰车就会出动,清理修复冰面上的冰碴和划痕。

  看起来只是开着浇冰车在冰面上“转圈”,这项工作的技术含量可着实不低。车上冰刀的下刀深度、浇水量等都需要控制精确。此外,浇冰车属于工程车,驾驶难度也远高于普通车辆。“仅仅是严丝合缝地在赛道内开、不压分道线,就不容易!”耿宝楠介绍说,目前团队中驾驶浇冰车的师傅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并经过北京冬奥会等大赛的考验。

  团队还有“下一代制冰人才”

  “冰丝带”拥有目前世界上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的面积最大的多功能全冰面。正因此,相关冰面保障工作并没有可以照搬、参考的现成经验,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磨合出一套最适合的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冰丝带”冰务团队中不仅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刻苦学习的年轻人。建设之初,北京国资公司所属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手开设了“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24岁的张强就是其中一员,这名在大学时期学习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的北京小伙儿,2021年测试赛期间开始在“冰丝带”制冰实习,并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的保障工作。经过两年锻炼,他已经正式加入“冰丝带”冰务团队,开始在团队中独当一面,负责冰面数据监测等重要工作

  张强告诉记者,北京冬奥会期间与加拿大资深制冰师马克·皮特·麦瑟的共事经历让他印象深刻,“马克服务过那么多届奥运会,但仍然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即使是场地清洁这样的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他对制冰工作的热爱让我非常佩服。”他说,“从测试赛至今,中外制冰师的工匠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干一行爱一行,我希望自己能在制冰师这条路上继续深耕下去,未来在这个岗位上为国争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补冰浇冰工作驾轻就熟 揭秘“最快的冰”背后冰务团队

      揭秘“最快的冰”背后冰务团队   本报记者 赵晓松  “这是我滑过最棒的冰面!”“在这么好的冰面比赛,一下子就想冲击PB(个人最佳成绩)!”“这里的冰面真顺溜儿,特别走道儿!”——在本月初结束的2022至2023赛季全国速度滑冰青年锦标赛上,几乎所有选手都对赛事举办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面赞...

    时间:04-20
  • 香港科研团队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

    新华社香港4月18日电(记者褚萌萌)香港浸会大学18日宣布,该校科研团队在香港发现一个箱形水母新物种。这是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至此全世界箱形水母纲三桨水母科的物种数目增加到四个。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已刊登在国际期刊《动物学研究》。图为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新物种“米埔三桨水母”。新华社...

    时间:04-19
  • “成功学大师”及团队涉嫌诈骗罪 30多人被警方刑拘

      宣称“能把头发卖出天价” “成功学大师”涉嫌诈骗被立案调查  学员爆料:稀里糊涂买课 学习内容是通过话术“拉人头”、引导新人上台交钱   “我是吸引钱的磁铁……”在浙江宁波一家饭店的会场里,台下百余名“学员”跟着台上的“成功学大师”杨涛鸣一起高声呼喊...

    时间:04-18
  •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解锁”癌症光热疗法

      中新网哈尔滨4月11日电 (刘菊蓉)哈尔滨工程大学11日发布消息,该校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盖世丽教授及所在无机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癌症光热疗法疗效提升新策略,为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光热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癌症治疗手段,将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注射入人体内部,利用靶...

    时间:04-11
  • 全国速度滑冰青年锦标赛揭幕

      本报北京4月6日电 (记者陶相安)为期3天的2022—2023赛季全国速度滑冰青年锦标赛5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拉开帷幕。本次赛事由中国滑冰协会主办,设置3个组别38个小项比赛,共有31个代表队、167名运动员参赛。  本次比赛是北京冬奥会后国内青年速度滑冰最高水平赛事首次在“冰丝带”亮相。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冰丝带”...

    时间:04-07
  • 全国速度滑冰青年锦标赛在“冰丝带”开赛

      中新网北京4月6日电 2022-2023赛季全国速度滑冰青年锦标赛5日在“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开赛。比赛共设置3个组别38个小项比赛,旨在挖掘具有竞技体育天赋和巨大发展潜能的后备人才,助力国家速度滑冰项目发展。  本次比赛是国内青年速度滑冰最高水平赛事首次在国家速滑馆亮相。赛事为期三天,共有全国各地31家单位的167名...

    时间:04-06
  • 一年花10亿,研发团队上千人……手机影像竞赛不断升级,从硬件“卷”向算法

      每经记者 王晶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十年来最糟糕的一年后,高端旗舰市场显得更加重要,这里是获取增量用户的空间,也更加有利可图。在国产手机厂商于中高端市场崛起的路程中,影像技术是关键的突破口,也是最“卷”的攻坚领域之一。为了在影像上打造出差异化,近年来手机厂商推出了光学变焦、背景虚化、暗光拍摄、运动拍摄...

    时间:03-23
  • 7套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全球水资源数据产品赠送联合国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依托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建设和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3月23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联合国2023年水事会议当地时间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中科院院士、SDG中心主任郭华东应邀率代表团参会,并向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赠送了由中国科学家...

    时间:03-23
  • 美团队室温超导研究大反转?三个中国科学家团队验证其无法重复

      日前,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兰切·迪亚斯及其团队关于室温超导的一项新研究,曾轰动全球。迪亚斯称,他们研发出一种在室温和相对较低压力条件下表现出超导性的材料。  3月10日,迪亚斯告诉红星新闻,虽然在半年前首篇“室温超导”遭遇撤稿争议,但近期的两次接连“成功”令他激动,受到了鼓舞。当地时...

    时间:03-23
  • 全球增温如何影响湿地碳“汇”?中科院团队研究发现功能大幅减弱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球增温对湿地的温室气体“汇”(简称碳汇)功能有没有影响?有何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科研团队利用最近30多年间超过160个湿地站点实验数据完成的研究发现,目前,湿地是温室气体的“汇”,随着全球变暖,湿地的温室气体“汇”功能将大幅减弱。 ...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