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一年花10亿,研发团队上千人……手机影像竞赛不断升级,从硬件“卷”向算法

2023-03-23 15:39:2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晶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十年来最糟糕的一年后,高端旗舰市场显得更加重要,这里是获取增量用户的空间,也更加有利可图。在国产手机厂商于中高端市场崛起的路程中,影像技术是关键的突破口,也是最“卷”的攻坚领域之一。为了在影像上打造出差异化,近年来手机厂商推出了光学变焦、背景虚化、暗光拍摄、运动拍摄等技术或场景,但其中不乏一些噱头,背离了计算影像的“初心”。

  当前,计算影像正在改变传统摄影器材,奠基新的摄影技术,进而影响摄影艺术。它是我们看得见的未来。如果说过去影像竞赛创新,更多归功于产业链的进步,那么如今,手机厂商开始在自研影像芯片、算法等领域进行更深层的技术探索,并投入了远大于以往的精力和财力。

  OPPO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近日就提到:“OPPO目前影像团队总人数超过1000人,影像每年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算法是影像的重中之重,单单是Find X6这一代的算法重构和研发投入,就超过4亿元。”

  算法重塑移动影像

  智能手机市场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缺乏创新。为了实现产品差异化,各大手机厂商也在努力寻求其他的路径,不过对于一个发展成熟的品类,大步变革几乎很难,大多数都集中在影像、快充、屏幕等细分领域。其中,对于消费者来说,影像仍是核心影响因素之一。

  从移动影像行业的发展来看,有两条路线齐头并进。一是传统路线,即移用传统相机的功能,按照光学规律,需要依靠足够大的镜头、足够多的进光量、以及更大的底片来构建拍摄效果。手机上的多镜头便能直接体现这一思路——此前手机摄像头的配置已经从单摄进化到了五摄。

  但移动影像受限于手机结构和尺寸问题,在无法搭载过多镜头、也无法突破光学物理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自然就无法达到专业相机所树立的影像品质要求,但计算摄影这一手机新概念的出现和兴起,给移动影像指出了一条道路,这也是影像突破的第二条路径——算法和算力。

  以苹果为例,iPhone14系列高阶版本出现前,其1200万像素自iPhone 6S以来多年未变,因此被网友们戏称为“万年祖传”;而传感器面积也曾在1/2.55英寸上停留超过三年,但凭借算法与算力的提升,完成了影像质量的提升。

  当前,几乎所有主流手机厂商都在发力计算影像,比如华为的计算光学、vivo的算力加速引擎,荣耀的主摄融合计算摄影……在刘作虎看来,影像硬件的趋同更考量各品牌在算法上的能力,OPPO也首次提出了“计算光影”。

  “影像算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得不那样做’。最早手机影像硬件能力有限,大部分计算影像,就是把非常暗的拍亮,把很远的事物通过AI算法的方案呈现出来,但同时会伴随着非常多争议,比如‘暴力美颜’,好像计算影像成了一个负向词。这不是算法的问题,更多是对算法的理解和判断的问题。但当计算影像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时候,还是要回到‘如何让一张照片变成一张作品’。”OPPO影像总监产品张璇认为,通过专业影像的认知,反向定义算法的链路和策略,接下来应该会有大的突破。

  这也带来组织和人员结构上的改变。张璇介绍,OPPO影像团队90%是工程团队,10%是认知体系。认知体系分为主观认知定义评价和认知工程两个部分,认知工程团队的工作就是衔接两种认知之间的关系。

  拍照看似简单,但背后的影像能力却是个系统工程。一张照片的形成,需要经历光线进入镜头-CMOS-模拟信号-数字信号-ISP-DSP,六大步骤,但这一切都要在一瞬间完成,这对计算的要求极高。

  “影像涉及软件、硬件、芯片、算法以及审美等一系列因素。”刘作虎表示,其中算法占六成,在Find X6系列上,OPPO就整合了包括影像技术中心、OPPO研究院、马里亚纳芯片团队以及外部合作伙伴,共计超过400名影像算法人才,一起为Find X6的影像算法发力。此外,在长焦方案上的研发投入也超过一个亿。

  打造差异化

  近两年,几乎所有的安卓厂商都在将影像作为冲击高端市场的重要能力,寄希望于通过这一创新与苹果、三星等在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但目前来说,苹果仍是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领导者。

  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0月,苹果公司在中国的月度市场份额达25%,为历史最高水平,并且连续两个月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大手机品牌厂商。

  张璇认为,某种程度上,苹果的垂直整合是要花很长时间学习的。对手机厂商们来说,今天的算法还有显著提升的空间。比如,消费者在用超高清夜景拍照时,往往能明显感受到手机处理一张夜景照片需要几秒钟。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优化的终点在于自研芯片。

  苹果处理器增加的Bionic(仿生)后缀,代表了神经网络引擎,是承载逐年强大的计算摄影的关键。国产手机厂商在搭载通用芯片的基础上,往往采访“外挂”自研芯片来解决算力问题。众所周知,自研芯片可以从底层架构优化算法,提升芯片的整体性能和效率。为此,2021年OPPO发布了定位于独立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自研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采用6nm制程工艺,这也是OPPO此次对移动影像计算架构革新的基础。

  在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吴怡雯看来,影像功能一直是旗舰手机的必争之地,竞争异常激烈。用户体验当然是胜出的关键,但同时也会受到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制约。优秀的产品与品牌的高端化之间是互相成就的关系,但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战略的耐心。对于OPPO而言,完成好产品是第一步,而后续则需要在品牌提升和口碑传播上做更多的投入。

  谈及今年在高端市场上的目标,刘作虎回应称:“我们内部肯定是有目标的,但我跟团队讲的永远都是那句话——要做好产品。为什么高端市场很难撼动?归根结底还是产品不够吸引人,不够打动用户。但在中国市场,四五千元以上的市场容量,至少是六千万台。这么大的市场,安卓品牌拿到的很少,也说明这里面有很大的潜力。我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

  展望2023年,Counterpoint认为,随着国内各大安卓厂商在高端化路线的坚持长期投入,持续打造差异化产品,安卓手机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将持续提升,未来会对苹果的优势地位发起进一步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方回应美芯片法案:美方所谓“护栏”是彻头彻尾的科技封锁和保护主义行径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根据在当地时间2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美国芯片法案的具体规定,获得补贴的企业,今后10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国家进行扩大半导体产能等重大交易时,需将补贴全额退还。中方对此持何立场?  汪文斌:具体...

    时间:03-22
  • 定义超光影三主摄 OPPO发布全新影像旗舰Find X6系列

      3月21日,OPPO在深圳举行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OPPO Find X6系列以及OPPO Pad2等重磅新品,此外OPPO还对ColorOS系统进行了升级,推出13.1版本。发布会上,OPPO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基于OPPO领先行业的影像算法和影像审美,OPPO Find X6系列实现了影像的飞跃式进步,首次实现全主摄、暗光长焦以及计算光影,开启移动影像的...

    时间:03-22
  • 记者观察:攥紧农业“芯片”,加快打造中国种业企业“领头雁”

      新华全媒+|记者观察:攥紧农业“芯片”,加快打造中国种业企业“领头雁”  自《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我国种业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2023年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上,多位与会嘉宾表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扶优企业是关键。  近年来,我国种业企业发展较快,但存...

    时间:03-20
  • 中国科研团队研制成功“量子芯片冰箱”

      中新社合肥3月15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1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首个量子芯片高真空存储箱研制成功,并已投入使用,科研人员形象地称其为“量子芯片冰箱”。  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志龙介绍,该量子芯片高真空存储箱由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共有三...

    时间:03-15
  • 一块芯片背后: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们起重机里面的芯片,是国产的吗?”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向来自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单...

    时间:03-08
  • 两会速递|孙东明代表:创新发明 给半导体芯片安装“空调”

      3月7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开始前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表示,他和他的科研团队通过创新发明,给半导体芯片安装了“空调”。  记者:新华社两会前方报道...

    时间:03-07
  • (两会·面对面)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中国如何突破农业“芯片”瓶颈?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中国如何突破农业“芯片”瓶颈?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  中新社记者 陈溯 夏宾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人吃饭问题始终备受关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升级,满足14亿人的“...

    时间:03-06
  • 遭监管部门否决 马斯克“人脑芯片”试验还有戏吗?

      中新网3月3日电 综合报道,近年来,马斯克曾多次推崇在人脑中植入芯片的概念。路透社2日爆料称,马斯克旗下公司曾向美国监管部门申请相关试验,但遭到否决。资料图:马斯克。  据报道,尽管马斯克从2019年起就多次预测,他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将很快展开革命性的人脑植入芯片试验,以治疗瘫痪、失明等,不过该...

    时间:03-03
  • 向网络谣言说不 浙江法院以“法治芯片”赋能网络空间治理

      浙江法院以“法治芯片”赋能网络空间治理  叫停大数据杀熟 向网络谣言说不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王方玲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延伸到哪里,法治就应覆盖到哪里。  五年来,浙江法院充分发挥杭州互联网法院引领示范带动...

    时间:03-02
  • 国家种质库2.0建设启动 种业“芯片”迎来数字身份

      高达2.4米的“巨人”水稻、每粒均包着一层薄薄外壳的玉米、长在我国最南端的“袖珍”棉花……这些生活中很难见到的奇珍异种,正保存在国家作物种质库里,如今,它们将迎来自己的“数字身份”,更好地释放其自身价值,提升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效率。  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是作物种业创新的源头。2...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