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国家种质库2.0建设启动 种业“芯片”迎来数字身份

2023-03-01 08:21:15

来源:科技日报

  高达2.4米的“巨人”水稻、每粒均包着一层薄薄外壳的玉米、长在我国最南端的“袖珍”棉花……这些生活中很难见到的奇珍异种,正保存在国家作物种质库里,如今,它们将迎来自己的“数字身份”,更好地释放其自身价值,提升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效率。

  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是作物种业创新的源头。2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腾讯公司共同发起的“国家作物种质库2.0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双方将围绕种质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保护利用,展开全方位合作,其中,腾讯公司将捐赠2000万元,用于支持国家种质库信息化建设工作。这意味着,通过推动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数字种业工具开发等工作,国家作物种质库的信息化建设能力将有望得以提升,从而推动农作物种业“芯片”创新发展

  加速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

  国家作物种质库负责全国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战略保存,被誉为种子的“诺亚方舟”和种质资源的“中央银行”。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于2021年9月建成,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22年底,我国收集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4万份,保护了一大批珍稀濒危资源;每年向科研、育种和生产提供有效利用10余万份,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作物育种和农业科技创新

  如果把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资源实物共享比作“种质库1.0”,那么推动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并实现高效共享则是“种质库2.0”。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带头人刘旭指出,当前,我们正在围绕农业产业重大需求,组织开展作物重要性状鉴定评价。为此,建设好种质资源大数据信息系统,对提升国家种质库新库的条件能力,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撑鉴定优异资源的共享应用都至关重要。

  “如何进一步释放资源价值,推动种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种质资源工作新的历史使命。项目将加快我国种质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数字种业工具开发等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所长周文彬说。

  破解从资源到育种的卡点痛点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捐赠款项将在3年内分期分批捐赠完毕,用于支持“种质库2.0项目”的三方面工作:一是建设和完善种质库2.0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二是提升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能力条件;三是建设可视化交互式信息展示系统。

  通过这三方面的工作,国家种质库将建成面向育种家的数字种质资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加速育种数字化工具,以及可共享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级基因型鉴定信息,以此来破解从资源到育种的卡点痛点,引领种业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我们将共同建设数字种质库,满足种质的数字化存储、计算、展示、安全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进而为1万家育种机构、20万育种科研人员提供数字化支持,通过数字种质库的建设来帮助破解育种科研的痛点,加速我国种业4.0的弯道超车,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腾讯公司副总裁、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负责人陈菊红说。

  留下永久的种质科普数字资产

  种质资源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在金善宝院士、董玉琛院士、刘旭院士等几代战略科学家带领下,以及几代种质资源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从无到有建立起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几代人初心不改,几十年如一日接续奋斗,才有了如今这座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宝库,为支撑新品种、新基因、新技术等种业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公益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杨振海说。

  项目将在深圳前海落地一个公益性质的永久科技馆,双方将围绕农业科技与种质安全,运用前沿展示技术,打通线上线下,留下永久种质资源科普数字资产,向社会公众提供可持续的科普服务。

  “项目意义重大,要切实把项目落实好、执行好,打造出高水平的种质资源大数据系统,为我国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利用再立新功。”杨振海说。(记者 马爱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青网评丨“五个一百”:萤火微光聚之如芒

      一束微弱的光,可以照亮漆黑的夜;一阵轻拂的微风,可以掀起千层浪。再小的力量,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经过时间的洗礼,也能惊艳时光,“五个一百”就是这样的存在。2015年以来,一篇篇文字、一幅幅图片、一部部视频、一个个专题专栏、一项项主题活动,共同构成了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叙事,声情并茂、神采飞扬。  习...

    时间:03-01
  • (两会·面对面)蒙曼:如何讲好“一个石榴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题:如何讲好“一个石榴的故事”?  ——专访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  作者 徐雪莹  明末清初诗人蒋玉立《渡江》有诗云:“江流九派尽朝宗”,这似乎暗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国自古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两个大局,事关...

    时间:03-01
  • 国务院安委会组织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抽查检查工作

      国务院安委会近期组织20个由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带队的综合检查组,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和督导检查工作情况进行抽查检查。目前,各综合检查组已陆续进驻河北、上海、江苏、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开展抽查检查工作。...

    时间:03-01
  • 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文化和旅游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LB/T 082-2021),经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认定并完成公示,确定以下单位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北京市朝阳区 751旅游休闲街区  北京市海淀区...

    时间:03-01
  • 【每日一习话·不负人民】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事实充分证明,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段话出自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时间:03-01
  • 学习进行时|“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之四·话民生

      【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凝聚起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今天播发系列之四“话民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百姓身边的“琐碎小事...

    时间:03-01
  • 时政新闻眼|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举行,传递哪些重要信息?

      近几天,一场重要会议——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从听取和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到审议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再到审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几个重大议题广受关注。《时...

    时间:03-01
  • 中国检察机关5年间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年均上升7.7%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3月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32.7万人,年均上升7.7%。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的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的87...

    时间:03-01
  • 把握性质定位 完善制度机制——全国政协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展民主监督工作

      (两会观察)把握性质定位 完善制度机制——全国政协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展民主监督工作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刘舒凌 杨程晨)2022年8月,一个高级别调研组从北京来到黑龙江省抚远等地,查看侵蚀沟治理等实际情况,与当地农业和水利技术人员、省市县党政有关负责人及权威专家当面交流,主...

    时间:03-01
  • (两会声音)“侨眷代表”李志娟:多元产业带动归侨侨眷增收致富

      中新社昆明2月28日电 (陈静)临近全国两会,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云南省昌宁县柯街镇华侨社区的李志娟十分忙碌。考察、调研、写议案、参加会前培训……“我想呈现华侨社区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李志娟说。  今年34岁的李志娟是昌宁县卡斯镇人,2010年跟随丈夫到华侨社...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