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面对面)蒙曼:如何讲好“一个石榴的故事”?

2023-03-01 13:07: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题:如何讲好“一个石榴的故事”?

  ——专访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

  作者 徐雪莹

  明末清初诗人蒋玉立《渡江》有诗云:“江流九派尽朝宗”,这似乎暗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国自古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两个大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持久而有力的文化建设。”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指出。

  如何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如何利用全媒体讲好“一个石榴的故事”?中新社“两会·面对面”邀请到蒙曼教授进行解读。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我国通行的历史解释框架主要是王朝史和专题史,鲜将中华民族作为历史叙事的主体。历史上,少数民族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能否举例谈谈?

  蒙曼:毋庸讳言,在精神文化层面,汉文化,特别是积极入世又温厚包容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脉;但同时,少数民族也以其雄健昂扬的精神姿态和灵活多样的制度创新能力,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钱穆先生也认为:“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转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这都从精神文化层面,肯定了北方民族在推动中国社会走出魏晋南北朝贵族政治迷局、走向大唐盛世作出的贡献。

  近几年来,田余庆、阎步克等先生更是从有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层面,指出鲜卑族建立的北朝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找到了真正的出口。这些重要论断清楚表明,少数民族同样深度参与了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国家制度的建设。

  另外,少数民族政权在整合具有多重文化信仰与管理模式的复杂社会方面,也表现出特点和优势。汉族政权立足于农耕文明,一般不主动向外扩张。因此,它所形成的管理经验主要针对中原内地。少数民族政权则具有处理复杂民族构成、复杂生产生活方式的先天需求,这促使它不断包容异质文化,探索出灵活的管理办法。

  以清朝为例,其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行了以郡县制度治理中原、以将军制度治理东北、以盟旗制度治理蒙古、以伯克制度治理南疆等管理体制。

  中新社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其中有哪些理念或思想,可以体现各民族之间“和而不同”“和衷共济”?

  蒙曼:我们今天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心聚魂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都必须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努力在更具包容性的文化传统之中,寻求各民族的共性,将其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价值。

  首先,“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符合这种精神原则。“天人合一”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指解放人性、复归自然的一种境界。后来,西汉大儒董仲舒将其归结为“天人感应”。宋明理学则使其内涵拓展至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遵循共同的天道天理。但无论经历怎样的演变,“天人合一”都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又与游牧民族在天地之间自由驰骋的精神气质具有共通之处,能够获得各民族的高度认可。

  又如,“自强不息”。该思想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代表儒家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取向。同样,它也暗合草原民族盘马弯弓射大雕式的英雄本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尊奉的人生信念。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进入了关键阶段,国内国际矛盾日益复杂尖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在这样的历史阶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尤其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天人合一构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强不息则彰显着人类自我实现的主观能动性。

  中新社记者:《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优秀文化类综艺,都在社会掀起传统文化热。这对于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有无启发?在“四全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巧用媒体平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蒙曼: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倡导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心铸魂的作用,《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节目的兴起,为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路。显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应借助文艺的力量,充分运用政治意识强、制作水平高、影响力大的主流媒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

  借助主流媒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思路有二。一是搭别人的车,讲自己的故事。例如,可以梳理出少数民族的优秀诗歌,把它加入《中国诗词大会》中;梳理出少数民族的精品文物,把它加入《国家宝藏》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人们逐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二是开自己的车,讲大家都感兴趣的故事。自己搭建平台、策划节目,从少数民族历史文物、文学艺术、医药、手工艺等方面精炼话题,讲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直接相关而又对公众具有普遍吸引力的故事。

  传统媒体之外,也不能忽视新媒体的作用。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10.51亿人,5G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希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个比喻如今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这本身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典范。

  事实上,石榴的意象相当复杂,完全可以讲出一个中原与边疆、中国与“一带一路”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石榴原产于波斯(今伊朗),向西传入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地区,向东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它因果实具有“多子”的意象而成为婚礼的吉祥物,甚至影响到中国民居的庭院布局;它的花朵则演变成石榴裙的意象,成为女性魅力的象征。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讲探险家张骞和石榴的故事、女皇武则天和石榴的故事、四合院和石榴的故事、石榴沿着“一带一路”旅行的故事等。表现形式可以是短视频、动漫、纪录片或历史书,总之,它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关于可信可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故事。

  中国各民族发展的方向不是分,而是合,合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诗句“江流九派尽朝宗”中的“宗”。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将继续滚滚向前,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一起,最终汇入一个更大的“宗”——人类命运共同体。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是牵引力;魏晋南北朝时期,魏孝文帝迁汉地、用汉制、说汉语、着汉服等举措也是牵引力;大唐勃兴,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认识是牵引力;康乾盛世,几代清帝“明修长城清修庙”的实践也是牵引力。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正是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巨大的牵引力。只有持续努力增强这种文化牵引力,才能真正解决当前民族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形成中华民族磅礴的历史合力,让九派江流卷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巨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奋进的春天】瓣瓣同心京津冀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瓣瓣同心京津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九年来,三地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协同发展成果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由本台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共同推出的系列报道《瓣瓣同...

    时间:03-01
  • 奋进的春天|三省一市协同聚力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1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由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擘画了一幅“大虹桥”“一核两带”宏伟蓝图,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伸到杭州湾北岸,总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  两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

    时间:03-01
  • 李克强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李克强表示,中白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互利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白关系。习近平主席将同你举行会谈,全面规划两国关系发展。希望双方落实好业已达成...

    时间:03-01
  • 刘建超会见巴西劳工党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3月1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北京会见巴西劳工党国际关系书记佩雷拉一行,就深化两党传统友谊、加强治党治国经验互鉴、推动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等深入交换意见。...

    时间:03-01
  •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近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共同指导,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牵头编制。《报告》全面总结2021年以来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涵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乡村数字...

    时间:03-01
  •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原标题: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守党校初心 努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中共中央党校3月1日举行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

    时间:03-01
  • 沿着必由之路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沿着必由之路夺取新的更大胜利《求是》杂志编辑部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不可阻挡。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新时代党和人民...

    时间:03-01
  • 宋涛会见台湾佛光山寺住持心保一行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1日在北京会见台湾佛光山寺住持心保一行。  宋涛对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辞世表示深切哀悼,高度评价星云长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  宋涛表示,心保住持率团来访,表达佛光山坚定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的立场,我们高...

    时间:03-01
  • (两会·同心)全国政协委员施乾平:期待惠侨新举措解侨忧暖侨心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题:全国政协委员施乾平:期待惠侨新举措解侨忧暖侨心  中新社记者 吴侃  “中国的发展为海外侨胞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致公党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德迈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乾平接受中...

    时间:03-01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雷锋精神专题展

      中新网沈阳3月1日电(记者 韩宏)在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同抚顺市雷锋纪念馆3月1日联合举办《永恒的丰碑——雷锋精神专题展》,再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