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体育

倒计时100天!这个夏天,成都欢迎你

2023-04-19 00:01: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航拍成都大运会主场馆。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邢蕊)一场青春的盛会将在7月28日如约而至,而今天,距离这场盛会的开幕,还有整整一百天——4月19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迎来倒计时100天。从2018年底举办权花落成都至今,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精心准备,世界大运会已稳步进入“成都时间”的最后倒数。

  “成都成就梦想”,这是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向全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随着大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筹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天府之土”正在敞开怀抱,准备迎接八方来客。

资料图:图为成都大运会专用车道地标设立现场。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大运红利 全民共享

  2019年,国际大体联会旗从那不勒斯市交接到成都市,正式宣告大运会进入“成都时间”。将近四年的时间里,从场馆建设到赛事组织,从服务保障到城市提升,成都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夜晚从成都上空俯瞰东安湖体育公园,大运会的核心场地“一场三馆”宛如四颗明珠,点缀在车城大道旁。其中,主体育场采用大量钢构件,打造出科技感十足的“飞碟”造型。正圆形体育场屋顶的太阳神鸟图案融入了古蜀文化的特征,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三馆”为三栋方形建筑,通过一个大平台与主体育场连接在一起,也与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和谐共生”的理念相呼应。

  为迎接大运会,成都新建场馆13处、改造场馆36处。所有新建、改建工作已于2021年4月全面完工。据悉,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已于2022年全面启动,“场馆惠民、体育惠民、文化惠民、环境惠民”,多项惠民措施齐头并进,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目前,多个大运会场馆已经向公众免费开放。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双流体育中心、川投国际网球中心、现代五项赛事中心等,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运动点。

资料图:图为工作人员在东安湖体育公园的多功能体育馆内忙碌。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向绿而行 低碳办赛

  2022年4月,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发布了绿色低碳办赛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围绕能源、场馆、交通、运营、参与5个方面,梳理了34条重点任务,旨在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把成都大运会办成一届绿色低碳的体育盛会。

  秉持着绿色低碳理念,大量环保高科技被应用到场馆新建、改建过程中,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绿色节能措施得到大力推广,49处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除场馆建设外,节能交通与绿色出行也是成都大运会的一抹亮色。赛事期间,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辆实现交通保障,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也将达到七成。这一绿色低碳的交通方案一方面将推动成都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广泛应用于成都的交通治理之中,助推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资料图:被点燃的成都大运会火种盆。 张浪 摄

  办好一个会 幸福一座城

  以大运会为契机,成都还致力于打造“世界赛事名城”,让体育运动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除今年的大运会外,成都还将举办羽毛球汤尤杯、世界运动会等国际性赛事。全民健身方面,成都早在2020年就着力构建“15分钟健身圈”,把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变成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

  大运会为成都带来的“福利”不止于此。2021年,成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925亿元,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2年,成都市体育局发布《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计划到2025年,通过塑造全民运动健康生活新风尚促进休闲运动产业发展,带动成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

  一场体育盛会,提升一座城市。从市容市貌到基建交通,再到经济增速,市民们正在切身体会大运会为城市带来的改变。

  100天后,四海宾客将相聚蓉城。正如主题推广歌曲《千年之约》中所唱:“让我们共赴千年之约,所有的祝福都为你发光,不同的语言有相同的心愿。”

  这个夏天,成都欢迎你。(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海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高原澎湃新动能

      青海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高原澎湃新动能(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机声隆隆,工人忙碌。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境内的玛尔挡水电站施工现场,大坝填筑作业正在加快进行。  “截至目前,玛尔挡水电站大坝累计填筑量超817万立方米,完成填筑总量的88%...

    时间:04-18
  •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地铁列车上线

      中新网成都4月17日电 (记者 刘忠俊)4月17日,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下称:“成都大运会”)即将进入倒计时100天之际,成都轨道集团推出的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成都成就梦想”主题地铁列车正式上线运行。  2023年7月28日,成都大运会将在成都启幕。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地铁列车是根据成都大运会主视觉元素进行...

    时间:04-17
  • 纺织“老钱”与时俱进 上海低碳时尚消费产业如日方升

      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 (谢梦圆)“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几句民谣展现出长久以来纺织业在上海占据着重要地位。时尚对于上海而言既是历史的根脉,也是一张亮眼的国际名片,彰显城市发展软实力和本土文化自信。  至今沪上时尚消费产业仍颇受重视。《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

    时间:04-15
  • 【绿色中国】探访全国首张村集体“碳中和”证书获得村:小山村走出“低碳”路

      中新网承德4月13日电 (张桂芹 杨建安)4月初,群山环绕间的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孟家庄村又披新绿,清澈的小河潺潺流过,远处山坡上,一株株杏花生机盎然。  这个深藏燕山山脉深处,拥有林地15851亩、森林覆盖率达61.8%的小山村,自从获得全国首张村集体“碳中和”证书以来,备受关注。  “我们这里试点‘温暖工程’后,我给房子做了...

    时间:04-13
  • 【绿色中国】成都擦亮“碳惠天府”品牌 “绿色低碳”成生产生活关键词

      中新网成都4月13日电 (记者 岳依桐)骑自行车到地铁站,再乘地铁到达单位楼下,成都市民宋颖第一时间在“碳惠天府”小程序查看自己的“碳积分”账户,看着新积累的8积分,她脸上露出笑容。“还差不到100分,我就能兑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电子门票了。”  实际上,不少成都市民都是“碳惠天府”小程序的忠实粉丝。自愿停驶燃...

    时间:04-13
  • 强化政治监督助力落实“双碳”战略 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绿氢示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安装设备、焊接管道。  该项目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中国石化纪检监察组抽调纪检、巡视巡察、审计、工程管理、物资采购、安全环保等相关领域的骨干力量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大数据筛查、“...

    时间:04-13
  • 国家能源局: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国新办4月1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能源行业将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2030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着力减少能源产业链“碳足迹”,推动实施能源生产设备电气化改造,逐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推...

    时间:04-13
  • 【绿色中国】广西桂林打造“绿色电网” 为漓江低碳旅游提质升级

      中新网桂林4月12日电 题:广西桂林打造“绿色电网” 为漓江低碳旅游提质升级  作者 蒋丰慧 莫晓姣  坐落在漓江边的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大河背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村口就是二十元人民币背后元宝山的绝美风光。走进村落,电力设备灵巧地镶嵌在山水田园中,浑然一体。  如今,正在推进的大河背村绿色低碳综合示范项目不...

    时间:04-12
  • 国家能源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中新网4月12日电 题:国家能源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能源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下一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加大非化石...

    时间:04-12
  • 大陆台企加大低碳环保产品研发力度

      新华社上海4月11日电(记者潘清)外表普通的灰色洗漱包,印着“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等字样。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展(CBST2021-CBST2023)”上,这件看似与展会主题并无关联的展品,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事实上,这个以回收PET饮料瓶为原料、经多道工序“变身”而来的小包,诠释了康师傅控股有限公...

    时间:04-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