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绿色中国】成都擦亮“碳惠天府”品牌 “绿色低碳”成生产生活关键词

2023-04-13 15:0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4月13日电 (记者 岳依桐)骑自行车到地铁站,再乘地铁到达单位楼下,成都市民宋颖第一时间在“碳惠天府”小程序查看自己的“碳积分”账户,看着新积累的8积分,她脸上露出笑容。“还差不到100分,我就能兑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电子门票了。”

  实际上,不少成都市民都是“碳惠天府”小程序的忠实粉丝。自愿停驶燃油车、选择地铁通行、共享单车等低碳行为都可以获得“碳积分”,积分可以在‘碳惠天府’平台的普惠商城里兑换奖励。“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就能积累‘碳积分’,不仅为低碳环保做了贡献,还能兑换奖励,很有意义。”宋颖说。

  据了解,2020年3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国内首创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作为超大城市探索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依托。如今,该机制已深入成都民众生活和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共享单车出行,市民可积累“碳积分”。 成都数据集团供图

  据“碳惠天府”品牌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平台已累计推出燃油车自愿停驶、大件垃圾回收、环保随手拍、绿色医疗、房产查询等17个线上碳积分场景,线下陆续推出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44个低碳消费场景,还搭建新媒体矩阵,举办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近80场。

  “我每天午休时,还会在小程序上参与答题和垃圾分类的小游戏,丰富了环保知识的同时,还能顺便刷刷积分。”宋颖笑言,使用“碳惠天府”半年多来,自己已经积累了超过7000“碳积分”,兑换了水杯、冰箱贴等奖励。“我和朋友还会相互比较谁的分比较多。”

  实际上,除了上述积分方式外,通过经认证的生活缴费场景缴纳电费、水费,就医时在线上挂号、参与大件垃圾和旧衣物回收等环保行为,也能积累“碳积分”。“看着积分一点点增长,我会有一种成就感,因为自己也为低碳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宋颖说。

  在宋颖的朋友——成都市民余弦看来,通过使用“碳惠天府”小程序,从前没有在意过的小事,现在因为减少了碳排放量,让她十分开心。余弦说,自己已经养成了出门断电、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低碳的生活习惯。“大运会即将举办,我很期待,希望‘碳惠天府’和大运会的绿色联动让更多人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碳惠天府”小程序页面截图。 网络截图

  “碳惠天府”机制在企业生产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聚焦资源节约、能源替代、生态保护三大领域,已发布8个碳减排项目方法学,正着力开发无纸化办公、生活垃圾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置3个项目方法学;综合政策导向和普惠特质,引导企事业单位实施节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态保护后开发出售碳减排量,动员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作为买方参与碳中和公益行动,形成碳减排量“开发—消纳”闭环,助力项目路径与全国碳市场形成互补。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成都市累计已开发碳减排项目70个,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累计审核登记碳减排量11万余吨;相关主体通过购买“碳惠天府”碳减排量参与碳中和公益行动,累计消纳碳减排量约8万吨、认购资金近100万元,使生态建设、企事业节能降碳产生的环境效益实现价值转换。

  成都数据集团作为“碳惠天府”机制碳中和服务商,自2021年交易平台上线以来,在挖掘减排项目、收储减排量、壮大消纳主体等方面主动作为,累计完成中和35000余吨能源替代类碳减排量和6000余吨生态保护类碳减排量,认购资金近80万元。

  该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全国统一碳市场通过行政手段在重点控排企业之间的配额交易,“碳惠天府”碳减排量交易是自愿性质,涉及的项目领域、交易对象更广,普惠性质更强。该机制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态保护后开发出售碳减排量,使企业在生态建设、节能降碳项目中产生的环境效益呈现了经济价值。

  业内相关人士指出,绿色低碳发展不能仅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推动,更需要凝聚共建共享的社会合力。基于此,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化“碳惠天府”机制,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行政和市场机制、政策和资金保障等,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全民参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强化政治监督助力落实“双碳”战略 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绿氢示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安装设备、焊接管道。  该项目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中国石化纪检监察组抽调纪检、巡视巡察、审计、工程管理、物资采购、安全环保等相关领域的骨干力量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大数据筛查、“...

    时间:04-13
  • 国家能源局: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国新办4月1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能源行业将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2030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着力减少能源产业链“碳足迹”,推动实施能源生产设备电气化改造,逐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推...

    时间:04-13
  • 【绿色中国】广西桂林打造“绿色电网” 为漓江低碳旅游提质升级

      中新网桂林4月12日电 题:广西桂林打造“绿色电网” 为漓江低碳旅游提质升级  作者 蒋丰慧 莫晓姣  坐落在漓江边的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大河背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村口就是二十元人民币背后元宝山的绝美风光。走进村落,电力设备灵巧地镶嵌在山水田园中,浑然一体。  如今,正在推进的大河背村绿色低碳综合示范项目不...

    时间:04-12
  • 国家能源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中新网4月12日电 题:国家能源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能源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下一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加大非化石...

    时间:04-12
  • 大陆台企加大低碳环保产品研发力度

      新华社上海4月11日电(记者潘清)外表普通的灰色洗漱包,印着“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等字样。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展(CBST2021-CBST2023)”上,这件看似与展会主题并无关联的展品,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事实上,这个以回收PET饮料瓶为原料、经多道工序“变身”而来的小包,诠释了康师傅控股有限公...

    时间:04-11
  • 大陆台企加大低碳环保产品研发力度

      新华社上海4月11日电(记者潘清)外表普通的灰色洗漱包,印着“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等字样。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展(CBST2021-CBST2023)”上,这件看似与展会主题并无关联的展品,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事实上,这个以回收PET饮料瓶为原料、经多道工序“变身”而来的小包,诠释了...

    时间:04-11
  • 共同寻找下一代前沿低碳技术,“碳寻计划”启动助力减排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题:共同寻找下一代前沿低碳技术,“碳寻计划”落地助力减排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减少碳排放、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时间:03-23
  • 北京将深化京津冀联建联防联治 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陈杭)今年北京将深化京津冀联建联防联治,围绕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环境联保联治、联动执法等领域,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23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关于本市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表示,2022年,...

    时间:03-23
  • 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数字化和低碳化将成中国经济向前的双轮驱动

      (投资中国)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数字化和低碳化将成中国经济向前的双轮驱动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对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的重视令外企看到机会。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CEO肖松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将上线更多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转型。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03-22
  • 民营企业聚力高质量发展 扩大数字低碳等领域投资

      央视网消息:202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正在黑龙江亚布力举行。今年,民营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今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中有哪些新的机遇。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202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今年的主题就是聚力高质量发展。参会的企业家们认为,用数字经济赋能传统行业,用绿色低碳技术改造生产流程,用制...

    时间:03-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