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纺织“老钱”与时俱进 上海低碳时尚消费产业如日方升

2023-04-15 11:35: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 (谢梦圆)“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几句民谣展现出长久以来纺织业在上海占据着重要地位。时尚对于上海而言既是历史的根脉,也是一张亮眼的国际名片,彰显城市发展软实力和本土文化自信。

  至今沪上时尚消费产业仍颇受重视。《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将时尚消费产业首次列入支撑未来城市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中。

  然而纺织行业的蓬勃发展给环境带来不小压力。据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欢政介绍,纺织行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纺织行业碳排放量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是纺织原料以石油纤维为主,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大。目前中国每年生产约5000万吨的聚酯纤维来解决服装的需求,而聚酯纤维的原材料就是石油。”

用一体织技术生产的内裤 谢梦圆 摄

  作为时尚之都,上海时尚消费行业的减排降碳行动已刻不容缓。“目前上海的可持续时尚产业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顾客的需求。”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佩芳告诉中新网记者,上海除了有不少产品售价较高的可持续设计师品牌,还有面向大众消费的低碳服装品牌,“还有些传统企业也在源源不断焕发着生机,在新的时代要求下不断创新。”

  上海服装集团(以下简称:上服集团)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批国有服装工业公司,成立至今已走过70余年。

  不需要将纱线织成面料,再进行裁剪缝合,而是直接将纱线放入机器即可快速生产一条没有侧缝线的内裤,上服集团旗下某子品牌聚焦生产方式革新,将超过四个环节、耗时三至四个月的生产过程压缩成短短几天。上服集团智尚电子商务分公司主创设计师章翀感叹:“这种生产方式的反应周期特别短,而且整个制造过程当中也很省人工,效率非常高。一条裤子就由纱线织造到底,前期不需要进行大量面料备货。”

  原料的选择也是降低碳排放的常见方式。上服集团智尚电子商务分公司助理设计师琚昕在设计时会摒弃化纤,转而选择棉麻、桑蚕丝、菠萝纤维制成的人造皮革等作为服装面料,“如果是化纤类不够天然的材质,首先在制作过程中会消耗很多资源,其次也很难降解。”

  “如果是电脑印花,就需要通过喷绘来上色,这个过程中化学品的使用也会影响环境。”她指着一件以丝为原料,通过技术直接将树叶的造型拓印在面料上的连衣裙告诉记者,在她看来,想要推广可持续时尚,必不可少要保证服装的美观,“设计师需要思考怎么发挥环保素材最大的作用和美感,然后形成大众都喜爱的产品。”

  减排手段层出不穷,成果能否直观感受?已落“沪”14年的劲霸男装2021年发布了中国首套商务休闲男装碳足迹测评,消费者通过扫描服装吊牌上带有二维码的碳标签,即可追踪并实时查阅该产品的碳足迹,从原料的开采、加工到产品的制造生命周期碳足迹一目了然。

  劲霸男装 CEO兼创意总监洪伯明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在纺织服装领域,碳足迹并非新鲜事。但测评涉及原料的开采、加工到产品的制造阶段,囊括服装业、纺织业、印染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上游的数据获取是一大挑战,也很难得到各阶段供应商的支持。

  成本高是可持续时尚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痛点。刘佩芳认为,面对“绿色时尚”,当下很多中国消费者对价格仍十分敏感,对溢价的容忍度较低,“品牌前期的研发、生产、运输、回收,甚至是店铺照明、商品陈列都有要求,成本自然会上涨。”

  财力雄厚的大品牌尚能接触更多资源,有更强的底气和实力支撑低碳事业发展,势孤力薄的小企业就没有出路了吗?上服集团服装产业部部长王颖认为,对于小品牌和个人设计师而言,选择与大企业合作联名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们可以提供比较超前的想法来进行合作。上服集团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去和现有供应链上的工厂或者合作的院校探讨想法是否有落地的可能,以及如何落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南京西路商圈:力争“十四五”期末率先成为“千亿商圈”

      中新网上海3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南京西路商圈位于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是国际性、独特性、高品位的地标性商圈。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静安区副区长张军22日为静安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化示范区”揭牌;同日,静安区打造南京西路“千亿商圈”行动计划启动,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商圈零售总额突破1...

    时间:03-22
  • 成都:预计“十四五”末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超850公里

      中新网成都3月22日电 (记者 王鹏)成都市政府新闻办22日上午召开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现场获悉,预计“十四五”末,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超850公里。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建新介绍,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创造了在建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

    时间:03-22
  • 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连续3年超3000亿美元 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提速

      中新网盐城3月18日电(顾名筛)“202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340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连续三年超过3000亿美元,充分表现出纺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18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在江苏射阳表示,纺织行业的发展韧性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两化融合的持续深化和行业数字化能力的稳步提升。  ...

    时间:03-18
  • 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第一大出口市场

      中新社南宁3月17日电 (黄令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1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披露,2022年中国对东盟出口纺织品服装超过了5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第一大出口市场。  2023年广西·东盟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当天在南宁开幕。杨兆华在会上介绍,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疫情的反复冲击,20...

    时间:03-17
  • “十四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刘振芳:“十四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在服务和...

    时间:03-08
  • “十四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刘振芳:“十四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在服务和...

    时间:03-08
  • 国铁集团董事长:到“十四五”末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到“十四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铁(含部分城际)5万公里左右。  刘振芳表示,过去五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铁路营业里程由12.7万公里增加到15.5万公里、增长22.0%,高铁里程...

    时间:03-07
  • 北上广深“十四五”期间筹建超200万套保租房

      作者:郑娜 ▪ 圆周率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住房制度改革之初,政策性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的大幕也同步开启。在过去近30年里,历经多次改善与变革,我国目前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大量新市...

    时间:03-07
  •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计划“十四五”期间建1万个以上5G工厂

      中新网3月5日电 3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今年将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计划“十四五”期间建1万个以上的5G工厂。同时,产学研用集中发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研发。  金壮龙表示,我国移动通信走过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发展历程。“可以这么说,现在已经进...

    时间:03-05
  • 湖南18种“十四五”专项拯救物种保护率达83.3%

      中新网长沙3月3日电 (张雪盈)重建世界纬度最低的朱鹮种群,构建国内最大的麋鹿自然野化种群,营造全国面积最大、株数最多、海拔最低的银杉人工林……2022年,湖南省18种“十四五”专项拯救物种保护率达83.3%,物种数量稳中有升,栖息地(生境)质量逐步向好。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湖南第十个“...

    时间:03-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