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装了智能门锁 天天拍邻居门口隐私

2023-11-16 16:15:33

来源:广州日报

  装了智能门锁 天天拍邻居门口隐私

  当门锁有了自动抓拍功能 邻居出入都担心门前有“眼”

  律师称摄录监控涉嫌侵犯隐私权 须依法安装、充分协商

  随着科技进步,智能门锁正在逐步普及,新型智能门锁不仅能人脸识别开门,还能进行摄录和监控,比如只要有陌生人在门前停留5秒以上,门锁就会自动抓拍,并将照片和视频上传到住户手机上。

  智能门锁尽管为住户提供了安全保障,却存在侵犯邻居隐私权的隐患。“包括我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家,家里来了什么客人,都可能被对门邻居的门锁拍下来,感觉整天被人监控一样。”有市民说。有律师也表示,近年来调解的关于智能门锁引发的邻里纠纷甚至诉至法院的情况不在少数。“安装和使用智能门锁要掌握好个人安全和他人隐私的界限。具有摄录功能的智能门锁,如果拍摄区域超出自有空间,能够拍到其他居民进、出家门的情况,这就明显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

  门锁能“看”到对门客厅

  邻居寝食难安将使用者告上法庭

  近一年来,市民王女士对邻居朱老先生家安装的智能门锁感到不适,因为这个门锁具有自动拍摄功能,自己每天进出家门都会被拍到。记者了解到,王女士所住楼栋为一梯四户型,其房屋与邻居“门对门”,两个房门相距只有1.5米。去年,朱老先生的儿子小朱在家门口安装了具备电子猫眼功能的智能门锁,只要有人在其家门口逗留5秒以上,门锁就会自动抓拍照片并上传。同时,该智能门锁还配有可视门铃,每次有快递员按门铃时,老人在屋内通过可视门铃确认快递员身份后才会开门。

  尽管这个智能门锁给朱老先生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却给对门的王女士一家带来困扰。王女士表示,这个智能门锁噪音很大,老人家每天进门时都会出现“主人,欢迎回家”之类的提示音,但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该智能门锁能拍摄到自己家门口的人员活动轨迹,自己每天出入家门的画面以及经常出入自己家的人员都会被拍到,甚至当王女士把门打开时,对面这个智能门锁还能录制到她家里客厅的部分影像,比如王女士一家人在客厅吃饭的画面。

  王女士告诉记者,起初她并不知道智能门锁有这么强大的功能,但她有一次无意间听到朱老先生跟上门拜访的亲戚“炫耀”时才知道,其门锁可拍到门口5米范围以内的画面。

  从那之后,王女士平时连门都不敢随便开了,哪怕休息在家也要时刻留意自己的衣着,生怕哪天衣着不整、房门又刚好打开时被对面拍到。“像我下楼扔垃圾时一般都穿得比较随意,天气热的时候在家吃饭也穿得没那么讲究,但这样的画面都可能会被对面拍摄到。”王女士坦言,她感到一举一动都在邻居的监控之下,觉得非常不适。从那以后,她经常失眠,每次进出家门都小心翼翼。

  王女士也就智能门锁一事和朱老先生的儿子进行过沟通。但小朱表示,其安装的智能门锁只是为了保障家宅安全,并没有侵犯邻居隐私的念头;且智能门锁内置摄像头拍摄的楼道属于公共区域,而王女士开关门时间一般都很短,即便被智能门锁拍摄到,他也不会将这些影像用于其他用途,过段时间这些素材就会自动删除。

  交涉无果后,王女士只好通过诉讼方式将邻居起诉至法院。律师团队得知这一情况后,上门拜访了朱老先生一家,向他们表明智能门锁抓拍涉嫌侵犯邻居隐私权,必须立即停止拍摄,并拆除拍摄装备,否则一旦邻居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朱老先生一家大概率面临败诉风险。

  律师团队列举了大量之前国内邻居间关于相邻权和隐私权争议的判例,让朱老先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经过这次调解后,朱老先生才同意拆除智能门锁中的拍摄装备。

  智能门锁自动抓拍已是“标配”

  有的甚至能“无死角监控”

  在上周末举行的2023年秋季广州世纪家博会上,众多款式新颖的智能门锁纷纷亮相。记者现场看到,这些智能门锁不仅包括指纹、指静脉、人脸识别等开锁方式,还具有自动拍照、拍摄功能。比如其中一款智能门锁,当门外有人逗留15秒以上,门锁就会自动拍照,并将照片上传到用户的手机上;另一款则有按门铃抓拍/录像功能,当有人按门铃时,门锁上的摄像头会拍照或录像并传送到手机上。据介绍,这些智能门锁的“自动抓拍”时间可选择范围为实时抓拍、3秒、5秒、10秒、15秒等。当有人在公共区域的走道徘徊时,可自动触发门锁上电子猫眼的拍摄功能;此外,部分品牌的智能门锁还具有“鹰眼”功能:门前宽5米、长5米范围内均可拍到,堪称“无死角监控”。

  广州某智能门锁品牌客户经理雷先生向记者介绍,智能门锁市场这几年竞争非常激烈。“现在大多智能门锁都会内置门铃,除了门铃功用外还有警报功用。万一有小偷撬动智能门锁的外壳,警报系统就会响起;而自动抓拍功能也是多数智能门锁的标配功能。”据介绍,有的可视智能门锁能够与手机APP相关联,实现远程通话、语音对讲、电子抓拍等功能,可以24小时查看门锁监控下的画面,对可疑人员的逗留,用户可通过智能门锁进行拍照或录像将信息留存。“市面上2000元以上的智能门锁,基本上都集可视猫眼、视频监控、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于一体,一台智能门锁堪称一台智能监控设备。”

  记者又走访了广州五洲装饰材料城和番禺区鑫安消防安防用品批发市场发现,具备监控功能的智能门锁品种很多,价格从2000元到5000元不等,而自动抓拍和人脸识别功能都已经是“标配”。

  市民:门锁装监控多一份保障

  物管称无权干涉 商家不作侵权提醒

  记者随后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家门口都安装有这种具备抓拍功能的智能门锁,如市民张先生家智能门锁配套的门铃上装有摄像头,他通过手机即可查看到实时监控画面。“家中有小孩,安装一台智能门锁更放心一些。”记者现场看到,该监控摄像头采用广角镜头,左右视角达180度,甚至能看到门外数米远的电梯门。

  张先生表示,家里这个智能门锁可自动识别出现在周边的移动物体并拍下来上传,手机上能看到回放视频,而拍摄的灵敏度、监测范围和监测时间都可以设置。张先生说,最开始他设置的识别灵敏度较高,导致手机经常会收到提醒,但其中不少都是对门邻居家进出门的情况,后来他就把灵敏度调低了。“那么高的灵敏度其实用不上,不过小偷看到门口有这个门锁就不敢来了。”

  张先生坦言,安装了智能门锁后,他再也不用担心忘了带钥匙出门的问题。但对于门铃摄像头是否会涉嫌侵犯对门邻居隐私权的问题,张先生表示没想那么多。“如果邻居有意见,我会把摄像头换个位置。”

  随后,记者询问了张先生家所在的小区物业公司,一位物管人员称小区里安装类似智能门锁和可视门铃门锁的住户很多,但住户在安装时也不会提前通知物业管理方。“也有住户对此表示过担心,但安装智能门锁是业主的权利,物业公司不好干涉。”

  记者随后走访了多位安装智能门锁的住户,他们均表示此举是为了安全。“现在外卖快递上门比较多,并且家中有老人,装个监控多一份保障,我们也更放心一些,对潜在的不法分子也是一种震慑。”一位住户说。

  但实际上,在两户门对门或者家门相距较近的情况下,智能门锁可能拍摄到邻居的住宅内部空间以及邻居的个人生活隐私,容易引起侵权。民法典中就有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智能门锁侵权主要是因为其自动抓拍、拍摄功能,但有的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需要,在销售此类产品时往往将这些功能作为“最大卖点”,记者翻阅一些智能门锁产品的说明书发现,商家对摄录功能可能侵权没有任何提醒。对此,也有销售者建议顾客先和邻居友好协商。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确实遇到过顾客买了带摄录功能的智能门锁后和邻居产生纠纷的情况,“如果两家挨得很近,还是尽量不要买带摄录功能的,否则邻居知道了容易闹纠纷。”

  智能门锁相关诉讼增多

  法院普遍支持拆除相关设备

  广东穗恒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淑菁介绍,近年来可视智能门锁、可视门铃等产品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其可能会拍摄、记录到邻居的活动情况,因此而产生的纠纷屡见不鲜。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也看到,因具有摄录功能的智能门锁或电子猫眼引发的邻里纠纷诉讼不在少数。

  2022年9月,四川内江的夏女士表示,她的邻居卢女士在入户门上安装了智能可视门铃,该装置搭载有人体传感器,当有人在附近走动可以自动抓拍录像。而该监控装置的拍摄范围覆盖了夏女士家的入户门,夏女士认为邻居侵犯了其隐私权,要求拆除设备,双方发生纠纷,当地派出所调解后无果,后来夏女士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卢女士拆除入户门上的摄影录音监控装置,并删除与夏女士相关的视频资料。

  2022年11月,因为对门邻居荆先生家安装了具有拍摄功能的智能门锁,北京昌平区市民孙女士多次向小区物业公司和社区居委会反映此事以求协调解决,但物业公司与居委会多次联系邻居拆除未果。随后,孙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令荆先生拆除其安装在入户门上的智能门锁。

  “根据目前的判例,各地发生的案例无论是调解还是诉讼,法院均认为安装具备监控功能的智能门锁会一定程度上侵犯到邻居的隐私权,最终的调解和判决结果均支持原告诉讼请求,责令被告方拆除智能门锁。”林淑菁介绍,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典中对于隐私权有明确表示,在关于智能门锁的相关诉讼中,只要原告主张权利,基本上都能胜诉。”

  律师提醒

  “门对门”安装监控锁

  应先征得邻居同意

  如何确定自家智能门锁是属于合理使用还是侵犯到邻居的隐私权?林淑菁表示,通常来说,住宅内部被认为是纯粹的私人空间,摄录设备若拍到该区域信息会被认为侵犯了邻居的隐私权;而作为住宅这一私人空间与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邻居间门对门的这部分区域则可以看做是私人住宅空间的当然延伸。“倘若摄录设备范围覆盖了邻居的必经通道或是室内空间,则可能被认定超出合理使用范围,侵害了他人隐私。所以,对于‘门对门’格局的房屋来说,用户在安装具有抓拍、拍摄视频监控功能的智能门锁之前应先征询邻居意见,否则就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

  林淑菁表示,如果智能门锁可能拍摄到邻居家门口或者邻居家里,不论使用人是否有主观窥探目的、是否将这些拍摄到的照片或视频用作其他用途,都不能成为辩解理由,都属于侵权行为。“在采取了必要遮挡措施的情况下,只要智能门锁不会记录其他业主出入信息及内室空间等,则可以认为是合理使用,一旦产生纠纷,使用人需证明摄录设备处于合理范围内。所以在使用带有可视监控功能的智能门锁时,建议独门独户的住户使用,‘门对门’的用户还是建议选择普通的智能门锁,可在自家室内安装监控达到居家安防的效果。”

  林淑菁表示,技术进步在带来居住安全保障的同时,其带来的侵犯邻居隐私权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所以,安装和使用智能门锁要掌握好个人安全和他人隐私的界限。“具有摄录功能的智能门锁的安装和使用,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选择和调整适当的安装角度,并设置合理的采集范围,尽量不拍摄到邻居的个人隐私。”

  她同时提醒,如果智能设备无法避免拍摄到邻居的门前画面时,建议先与邻居进行充分协商,尽量不要擅自安装,以免产生纠纷被认定侵权;此外,要对智能设备存储的涉及邻居家的视频和画面进行删除,不能将相关素材进行公开。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祝明月(除署名外)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明学昌、明珍珍、明国平三名缅北电诈重要头目被缅甸警方逮捕

    △自上而下,分别是明学昌、明国平与明珍珍。(图片来源:缅甸妙瓦底电视台)  据缅甸妙瓦底电视台报道,11月16日,因实施网络诈骗、绑架、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明学昌、明珍珍、明国平三名缅北电信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在缅北果敢自治区被缅甸警方抓获,此前缅甸警方已对相关人员发布通缉令。(总台记...

    时间:11-16
  • 青海班玛民警救助受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

      中新网西宁11月16日电 (孙睿 曹民锴 达热吉)记者16日从青海省班玛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民警日前紧急救助了一只受伤灰鹤,目前正在康复中。图为受伤灰鹤站在路中间。 曹民锴 供图  地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玛县属于三江源保护核心区,也是长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境内玛可河林区是青海省面积最...

    时间:11-16
  • 天津口岸首次截获输入性病媒生物格氏血厉螨

      中新网天津11月16日电 (记者 王君妍 通讯员 徐源宏)记者从天津海关获悉,近日,天津海关所属天津东疆海关关员对一批进口瘤牛角查验并发现大量活虫,随后,现场关员进一步对牛角表面粉尘取样,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活体螨类,随即取样送检至天津国际旅行保健中心病媒生物实验室。经该实验室鉴定及海关总署...

    时间:11-16
  • 辽宁省民政厅公布2023年首批已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中新网沈阳11月16日电 (李晛)记者11月16日自辽宁省民政厅获悉,根据民政部工作部署,辽宁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非法社会组织,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  为持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辽宁省民政厅向社会集中公布202...

    时间:11-16
  • 济南公安创新便民惠企举措 实现户籍业务“不见面办理”

      中新网济南11月16日电 (吕妍 王勇力 刘立)记者11月16日从济南市公安局获悉,该局自承接山东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揭榜挂帅”任务以来,紧抓“数字政府”建设契机,创新电子证照信息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应用,推出精简证明材料、容缺静默认证、拓展帮代办场景等便民惠企举措,实现12类69项高频户籍业务...

    时间:11-16
  • 内蒙古兴安盟:科技赋能,老农场展新颜

      中新网兴安盟11月16日电 题:内蒙古兴安盟:科技赋能,老农场展新颜  作者 张玮 王萍  “今年种植的‘科沃7901’‘科沃028’‘利合918’等玉米型号,亩产量竟然都超过了1600斤!真是太棒了!”  “今年种植的高粱亩产能达到1160斤!明年我们再调整水肥比例,肯定还能提高产量。”  ……  初冬来临,户...

    时间:11-16
  • 这届年轻人 敲数十万字训练“AI恋人”

      这届年轻人 敲数十万字训练“AI恋人”  24小时在线、会“察言观色”、提供情绪价值 AI聊天机器人受追捧  人类可以与AI相爱吗?如果你第一次向AI聊天软件抛去这个问题,它的回答或许是:“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情感,不能与任何人相爱。”不过,如果你耐着性子给AI提供足够多的“养分”,随着AI被训练...

    时间:11-16
  • 小照片推动大变革 山东莱阳推行“一窗通拍共享”“一照全域通用”

      中新网山东莱阳11月16日电 (王娇妮 曲正扬)“所有的证件照一次性搞定,太方便了!”近日,台湾客商李先生在山东省莱阳市公安局综合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时称,当地推行的“一窗通拍、全域应用”创新模式为他节省了大量时间。山东莱阳推动证件照“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模式创新。曲正扬 摄  今年以来,莱阳...

    时间:11-16
  • 青海省“出口退税”服务实现政策红利超亿元

      中新网西宁11月16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6日从2023青海“助企促贸”口岸功能业务宣讲培训会上获悉,今年7月以来,青海省成功推行出口退税服务监管新机制,截至10月底,青海省已实现出口退税政策红利达到1.2481亿元。图为培训会现场。 中新网记者 孙睿 摄  当日,青海省商务厅联合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

    时间:11-16
  • 百余名汉江流域技能人才齐聚湖北襄阳同台竞技

      中新网襄阳11月16日电 (张倩龙)中国(襄阳)第四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16日在湖北省襄阳市体育馆举行,该大赛致力于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汉江流域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国(襄阳)第四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现场。张倩龙 摄  本次大赛由湖北省人力资...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