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中国原创医疗设备进驻英国牛津20年 超声治疗引青睐

2023-11-13 15:43: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11月13日电 (记者 钟旖)不用开刀,也能切除肿瘤——在全球超声治疗领域,中国重庆海扶医疗自主研发的“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简称“海扶刀设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作为国际上首个引进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国家,截至2022年,英国牛津大学20年来累计完成1186例肿瘤患者的治疗。

  近日,国际微无创医学会原主席、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聚焦超声治疗中心主任David Cranston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网络连线采访时表示,随着临床医疗“大数据”不断增加,这一“无创”治疗技术渐被欧洲医学领域青睐。

图为国际微无创医学会原主席、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聚焦超声治疗中心主任David Cranston教授(资料图)。海扶医疗供图

  聚焦超声用于肿瘤治疗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提出。长期以来,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医疗工作者都在做相关研究,最终中国重庆的海扶团队将这一概念变成落地的技术,于1997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2002年,首台海扶刀设备出口至英国牛津大学,开“中国创造”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出口发达国家之先河。“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从国外引进CT、伽马刀等大型医疗设备项目。可以说,海扶刀设备出口英国,打破了中国大型医疗设备一度依靠进口的局面。”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海扶刀设备发明者之一的王智彪说。

  据介绍,2005年海扶刀设备通过欧盟CE认证,是全球最早获得该项认证的超声监控、从体外对体内进行治疗的HIFU肿瘤治疗设备之一。2017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对外宣布:用海扶刀设备进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已通过牛津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单位设计的多中心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取得了重要循证医学证据。

  “循证医学”是指判断一种治疗方案是否有效,不是根据医生的个人经验,而是根据临床医疗“大数据”,让证据说话。获得循证医学证据,意味着技术被国际主流医学界认可。

  “牛津中心与其他‘HIFU应用中心’不同,不是以治疗数量为主,而是以临床研究方式拓展适应症,也是从事超声治疗基础研究,例如精准靶向给药等。我们采用中国重庆海扶医疗生产的系统,治疗子宫肌瘤、肝癌、肾癌、前列腺癌、骶骨肿瘤,临床研究结果均证实这一中国技术的安全有效。”David Cranston表示,超声无创医疗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医疗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2019年7月,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已将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纳入指南。目前其所属医院也正积极拓展聚焦超声医疗的应用领域,并尝试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其他常见疾病。

  循证医学证据、国际第三方认证,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医学界对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规范和标准,为海扶医疗的系列设备大规模进军欧洲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扶医疗系列设备已出口至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治疗,拿到了46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

图为Hugo C.Verhoeven教授(右下)在重庆学习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海扶医疗供图

  应用聚焦超声消融技术,肿瘤患者在治疗时间、费用、恢复天数、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拥有优势。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附属特拉萨医院负责人说,2007年该医院就引进了海扶刀设备,当时很多医生还没有用“无创”治疗肿瘤的概念。经过16年应用,医院已治疗1000余名患者,其中八成是妇科良性肿瘤、两成是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患者在聚焦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后几小时就能回家,而传统手术方式需要住院2天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还可以帮助继发性不孕的女性,目前该院已有数十名“海扶宝宝”出生。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越来越多的医生、政府、社会保险机构和病人知晓聚焦超声消融技术。”欧洲妇科内镜医学会创始理事会成员之一Hugo C.Verhoeven教授说,子宫肌瘤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大约一半的妇女都可能患病。患者希望此类疾病的治疗能更少疼痛、伤害和疤痕,最好“看不出来做过手术”。聚焦超声消融技术便具备有效、微创乃至无创、副作用少等优势。基于该技术的成熟优势,他对无创治疗的未来充满期待。(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济南市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例 用爱为生命续航

      中新网济南11月13日电 (李明芮)记者11月13日从济南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目前,济南造血干细胞登记入库志愿者2.2万人,骨干成员600余人,成功捐献非血缘造血干细胞152例,用爱为生命续航。11月13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李明芮 摄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提,是...

    时间:11-13
  • 电子化试点,开发票为何变麻烦?

      消费者反映:住酒店开发票要先加微信,有的还要关注公众号  电子化试点,开发票为何变麻烦  “住一家酒店就得加个微信,为什么开个发票这么麻烦?”看着手机通讯录里的近10个企业微信号,市民李先生颇感无奈。  李先生经常来沪出差,住酒店开发票是常事,他为此还特意开通了华住会的会员,可优惠入住旗下的...

    时间:11-13
  • 实实在在保民生 各地多举措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央视网消息:随着供暖季的到来,辽宁省着力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进度,沈阳、铁岭等多个城市顺利实现热能转换,并入热电联产热源。  为了保证供暖季平稳有序,沈阳市供暖部门对上一个供暖季出现问题较为突出的企业进行清退处理,由新的供暖企业接管。由于接管面积较大,经与政府协商,决定购买热电联产企业的热...

    时间:11-13
  • 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在上海成功接受宫内手术

      中新网上海11月13日电 (陈静 徐运)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完整是一类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如果胎儿在宫内可以获得干预,那么出生后的治疗难度将大幅降低。  记者13日获悉,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中心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胎儿医学科携手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胎儿心脏手术。目前孕妈妈出院待产。...

    时间:11-13
  • 湖南安仁银龄宣讲队的别样“夕阳红”

      中新网安仁11月13日电 题:湖南安仁银龄宣讲队的别样“夕阳红”  作者 鲁毅 谭利炳  大鼓舞、花鼓戏、表演唱、合唱……近日,一场文艺演出在湖南安仁县华王乡上演,台上节目脍炙人口、旋律热烈,台下坐满观众、氛围热闹。  这台演出来自一支鹤发童颜的文艺宣讲队。他们定期聚集在一起编排、训练...

    时间:11-13
  • 医患“双向奔赴”!“独守ICU外的老人”迎来暖心结局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李丹丹 王校宇 李龙浩  从恩施到广州,跨越山川湖海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一天一夜的汽车颠簸,老人只为送一面锦旗。他说:邮寄过来不足以表达感激。  一个多月前,老人的儿子因病住进ICU,由于家庭困难“无处可去”,老人就在ICU外孤零零坐了几晚。医护人员得知情况后,为他买饭菜,...

    时间:11-13
  • 曾为学中文哭鼻子的格瑞斯:我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人了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孙静波 苏亦瑜)格瑞斯是个热情开朗的姑娘,目前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本科学习车辆工程专业。作为第一批从菲律宾拿到“一带一路”奖学金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她坦言自己非常幸运,“我想要看看中国是怎么样的”。菲律宾留学生格瑞斯。受访者供图  2018年,格瑞斯和几个朋友拿...

    时间:11-13
  • 遗嘱设居住权,让再婚老伴有保障

      刘大爷去世前订立遗嘱,写明房屋产权归自己与前妻所生的女儿所有,但其中一套房子的使用权给其现任妻子王大妈,供其永久居住。老人去世后,女儿将王大妈诉至法院,要求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而王大妈主张对房屋享有居住权,这会获得法院的支持吗?  北京一中院最终判决刘大爷的女儿办理不动产登记后限期配合王大...

    时间:11-13
  • “父母食堂+”加出服务新花样

      一家养老助餐点,究竟有多少“潜力”?在人们的印象中,助餐点的“本职工作”就是为老人提供可口的饭菜,可西城区的259家“父母食堂”不满足于此。它们有的办起了智能手机应用班、绘画班,有的为辖区“神兽”开办了假期托管班,还有的成了老人拉家常、练合唱的“聚点”,老人们...

    时间:1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