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吊瓜之乡添“新科技”:多功能马铃薯“落户”长兴促增收

2023-11-11 12:34: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湖州11月11日电 (谢盼盼)11月,正是吊瓜成熟季,成熟的吊瓜像一个个橘红色的小灯笼,十分喜气可爱。在浙江湖州长兴,吊瓜的成长迎来浙江大学最新研发的“新伙伴”——多功能马铃薯,通过强强联合,为当地农民实现增收。

  位于浙江湖州的长兴拥有“中国吊瓜之乡”美誉,吊瓜子销售份额占全国近70%。吊瓜,因形状像西瓜类瓜果,其果实却被一根细小藤蔓悬挂于树上,因而得名“吊瓜”。

农民一边采收吊瓜,一边种功能性马铃薯。林宇斌摄

  连日来,长兴县煤山镇东风村的吊瓜产业农合联生产基地里,一派丰收景象。有意思的是,当地农户一边采摘丰收的吊瓜,一边还忙着种植马铃薯。

  东风村党总支书记、吊瓜产业农合联会长温志洪介绍,吊瓜既是当地特色农产品,更是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福果。非常遗憾的是,以往吊瓜采收后的农田,冬春季撂荒严重。

  为保障粮食安全及进一步挖掘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东风村专门与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吴殿星合作,进行粮经作物时空搭配种植模式的有益尝试,进行“一季吊瓜、秋冬两季马铃薯”的高效间作轮作。

  温志洪兴奋地说:“粮经搭配模式充分利用了农田的时间和空间,不但显著减少吊瓜地的杂草,还通过高效利用肥水显著提高了吊瓜的产量,也让生产的农产品更加绿色优质,同时比原来单种吊瓜增加了马铃薯粮食的收入。”

种植的功能性马铃薯。林宇斌摄

  吴殿星教授说,此次种植的马铃薯颇有“科技感”,它们是浙江大学最新培育的两类功能特色马铃薯新品种:一类是富含抗性淀粉及抗性淀粉Plus花青素的功能性马铃薯,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群食用;一类是“地上结茄果、地下结薯块”双收马铃薯,适合发展创意农业促进农旅融合。

功能性马铃薯。林宇斌摄

  目前这两类功能特色马铃薯新品种的研发,得到了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项目“功能性马铃薯设计育种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的资助。(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重庆江津: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

      中新网重庆11月11日电(王婷婷)“双十一”期间,记者随“陆海之约”全国网络媒体重庆行——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题传播(重庆站)活动中来到重庆江津区德邦快递西南总部基地,各式各样的包裹在传输带上流动,工作人员开着叉车忙着运输大物件,仓库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图为德邦快递西南总部基地。 王婷婷 摄 ...

    时间:11-11
  • 俄罗斯人在黑河享受互联生活:快递、外卖“哈拉少”

      中新网黑河11月11日电 题:俄罗斯人在黑河享受互联生活:快递、外卖“哈拉少”  中新网记者 王琳  11月11日,中国网络购物促销活动迎来高峰。在中国边城黑河市,俄罗斯人“入乡随俗”地享受中国式的互联生活。取快递、订外卖、手机支付……产品丰富、物流快捷、支付方便的体验,令他们直呼“哈拉少”...

    时间:11-11
  • 走街串巷探寻“小店经济”!一边是柴米油盐 一边是诗和远方

      无论是高大上还是烟火气,上海的魅力都藏在一条条小马路上。在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小马路,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之际,跟随记者走街串巷,一起探寻小马路上“小店经济”背后的消费新亮点。  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愚园路公共市集,给了大家一个慢下来的理由。在15分钟生活圈内,很多上海老店被保...

    时间:11-11
  • 吉林“Z世代”的民间博物馆:用老物件展现家乡工业史

      中新社吉林11月11日电 题:吉林“Z世代”的民间博物馆:用老物件展现家乡工业史  中新社记者 石洪宇  旧冰箱、电烙铁、木制算盘、老式自行车……对29岁的讲解员王楠来说,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物件向游客讲述家乡的工业史再熟悉不过了。  吉林省吉林市河南街拥有百年商业史,在此的吉林史话博...

    时间:1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