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吉林“Z世代”的民间博物馆:用老物件展现家乡工业史

2023-11-11 10:5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吉林11月11日电 题:吉林“Z世代”的民间博物馆:用老物件展现家乡工业史

  中新社记者 石洪宇

  旧冰箱、电烙铁、木制算盘、老式自行车……对29岁的讲解员王楠来说,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物件向游客讲述家乡的工业史再熟悉不过了。

  吉林省吉林市河南街拥有百年商业史,在此的吉林史话博物馆每天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这个博物馆由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Z世代”团队筹建。

  “我们想用博物馆唤起人们儿时或青春回忆,让年轻人更了解自己的家乡。”博物馆项目负责人孙琦介绍,这个团队来自当地一家百年老字号企业。目前他们已打造了多个相关民间博物馆,用影像、老照片、工业制造品等展现当地的工业历史。

  吉林市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均诞生于此。当地生产的工业制品,如化肥、自行车、微型客车、白糖、油漆等曾行销全国。

11月10日,一名儿童在吉林史话博物馆里参观。 中新社记者 石洪宇 摄

  博物馆每天都有大人带着孩子来参观。啤酒厂生产的汽水、铝厂生产的饭盒和脸盆,热水壶、火柴等,讲述着这个城市的过往。

  据介绍,为了筹备博物馆,这个年轻团队用了3年时间搜集藏品。“我们都是年轻人,找老物件的线索就遇到很多困难。”孙琦说,他们曾长时间逛各类旧物市场,遇到行家还会主动邀请对方帮助收购。

  为了一台近乎“孤品”的电视机和成色不错的柜子,这个团队曾奔赴大山深处,从一位老乡手里购得。

11月10日,吉林史话博物馆里的一角,重现当地旧时家庭场景。 中新社记者 石洪宇 摄

  上万件物品装满整个仓库,年轻人又咨询了专家,对藏品进行整理和保护。在布展方面,年轻人上手很快。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李卓才21岁,日常负责设计,为了营造“旧”的观感,她尝试用了很多背景配色。

  王楠是面点师,也是博物馆的兼职讲解员。“很多物品我小时候都用过,讲解时也会很快进入状态。”

  近两年,伴随着藏品的丰富,这个年轻团队正在扩大博物馆的“面积”——他们所在的老字号企业每开设一家新店,便拿出一定面积新建一处博物馆,目前已有7家对外开放。

  “我们按照每个区域不同的地域特点,设计不同的展陈主题。”孙琦介绍,在吉林市龙潭区的是“江北制造馆”,在丰满区的是“老照片博物馆”。

  让这个“Z世代”团队高兴的是,吉林市官方也在推动各类博物馆的兴建和普及,当地计划打造“博物馆之城”,让各类型的特色博物馆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吊瓜之乡添“新科技”:多功能马铃薯“落户”长兴促增收

      中新网湖州11月11日电 (谢盼盼)11月,正是吊瓜成熟季,成熟的吊瓜像一个个橘红色的小灯笼,十分喜气可爱。在浙江湖州长兴,吊瓜的成长迎来浙江大学最新研发的“新伙伴”——多功能马铃薯,通过强强联合,为当地农民实现增收。  位于浙江湖州的长兴拥有“中国吊瓜之乡”美誉,吊瓜子销售份额占全国近70%。吊...

    时间:11-11
  • 重庆江津: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

      中新网重庆11月11日电(王婷婷)“双十一”期间,记者随“陆海之约”全国网络媒体重庆行——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题传播(重庆站)活动中来到重庆江津区德邦快递西南总部基地,各式各样的包裹在传输带上流动,工作人员开着叉车忙着运输大物件,仓库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图为德邦快递西南总部基地。 王婷婷 摄 ...

    时间:11-11
  • 俄罗斯人在黑河享受互联生活:快递、外卖“哈拉少”

      中新网黑河11月11日电 题:俄罗斯人在黑河享受互联生活:快递、外卖“哈拉少”  中新网记者 王琳  11月11日,中国网络购物促销活动迎来高峰。在中国边城黑河市,俄罗斯人“入乡随俗”地享受中国式的互联生活。取快递、订外卖、手机支付……产品丰富、物流快捷、支付方便的体验,令他们直呼“哈拉少”...

    时间:11-11
  • 走街串巷探寻“小店经济”!一边是柴米油盐 一边是诗和远方

      无论是高大上还是烟火气,上海的魅力都藏在一条条小马路上。在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小马路,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之际,跟随记者走街串巷,一起探寻小马路上“小店经济”背后的消费新亮点。  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愚园路公共市集,给了大家一个慢下来的理由。在15分钟生活圈内,很多上海老店被保...

    时间:1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