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青海“东大门”土地生“金”:干旱山地亩产千斤实现产业振兴

2023-11-09 11:0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11月9日电 题:青海“东大门”土地生“金”:干旱山地亩产千斤实现产业振兴

  作者 石延寿 李隽

  时至立冬,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乡,田间地头依然有忙碌的身影,农家场院里一片片灿灿金黄。

  “你看这玉米棒子大吧,籽粒饱满,亩均产量稳稳在800公斤以上。”总堡乡三垣村玉米机械化秋收现场,种植大户马豪杰给记者展示丰收的玉米。

图为农户正在收获玉米。石延寿摄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素有青海“东大门”“瓜果之乡”之称,耕地面积有60多万亩,是青海东部的农业大县,尽管黄河、湟水河穿境而过,但全县六成以上的耕地却在干旱山区。

  2008年,民和县在青海省率先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全膜玉米种植技术,在亩产三四百斤的干旱山区耕地里实现了亩产千斤粮。显著的增产优势,短短几年时间,民和县全膜玉米种植面积从推广伊始的数千亩增至30多万亩。

图为农户晾晒收获的玉米。石延寿摄

  据民和县2021年排查数据显示,当年全县撂荒耕地达1.5万亩。为了让撂荒地和临近撂荒的土地资源“活”起来,民和县强化政策支持,发挥能人带动,加速土地流转耕种,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后劲。

  “我们通过科技扶持,引导132家种植合作社累计流转种植土地6.54万亩。今年,我们向流转土地效益发挥好的合作社免费支持地膜140吨、有机肥950吨,发放油菜、小麦、青稞、玉米等良种。”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邓锋震说。

  在总堡乡总垣村种植大户李秀德家,场院里装满玉米的存贮架像两堵金黄色的“墙”。七八名务工民众娴熟地给成堆玉米棒子去皮。

图为收获的玉米如金色的“玉米墙”。石延寿摄

  “这一堵玉米‘墙’共六格,每个存量2吨玉米棒子,今天下午还得搭一处存储架,场院堆放的玉米棒子剥皮后进行存放晾晒。”李秀德说。

  2019年,李秀德发展生猪育肥,2020年又延伸拓展到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今年共流转土地53公顷种植全膜玉米,养猪规模达100头。

  “今年流转的这些土地玉米长势还可以,预计亩均产量能达到500公斤以上。”李秀德说,玉米籽粒一部分用于自家生猪育肥饲料,一部分外售,青贮、黄贮的玉米秸秆将配送给养殖合作社、养殖企业

  近段时间,流转土地千亩规模的民和下古鄯镇夏家河村种植大户李海青也整天忙碌在秸秆青黄储和玉米棒子的收获。

  跟随李海青来到菜子湾村的山梁上,阴面山坡洼的玉米黄豆套田里大伙儿掰棒子、收黄豆、粉秸秆……机器轰鸣、人影忙碌。

  “今年水浇地、山坡阴面的夜潮地块产量还算可以,玉米亩产估计有800多斤。”李海青指着眼前的玉米套黄豆带状复合种植田说,因为第一年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经验不足,黄豆产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也有一百多斤的亩产。

  2022年,李海青流转1300多亩土地,经营收入达240万元,除去生产成本,也有150多万元的纯收入。

  “今年流转的1300多亩土地,除了种植255亩的油菜,其余全部种了全膜玉米,今年的效益比去年好。”他说。

  邓锋震介绍,今年民和县完成各类作物种植面积6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8万亩,预计今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将达18.2万吨。

  “今年试点推广的1万亩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也获得成功,预计套种玉米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套种黄豆平均亩产150斤左右。”邓锋震表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百亩玉米迎丰收 “乡贤+”铺就特色产业路

      中新网江西崇仁11月9日电 题:江西崇仁百亩玉米迎丰收 “乡贤+”铺就特色产业路  作者 巫发阳 杨文辉  立冬已至,正值水果玉米丰收季。走进江西抚州市崇仁县石庄乡官山村水果玉米基地,一株株高耸挺拔的玉米秆整齐排列随风摆动,成熟饱满的水果玉米挂在粗壮的玉米秆上,基地负责人熊海清正与村民穿梭...

    时间:11-09
  • 青海长江源村“指尖技艺”劳务品牌带动上百名农牧民就业

      中新网西宁11月9日电 (孙睿 赵倩)记者9日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委宣传部获悉,格尔木市长江源村岗巴布“指尖技艺”特色劳务品牌成功入选青海省级劳务品牌,目前,“指尖技艺”劳务品牌已带动周边农牧民就业500余人。图为格尔木市长江源村“指尖技艺”劳务品牌项目成功入选省级劳务品牌。 赵倩 摄  2004...

    时间:11-09
  • 尚小珂:华创杯给了我们“被看见”的机会

      中新网武汉11月9日电 题:尚小珂:华创杯给了我们“被看见”的机会  作者 卢琪  “‘华创杯’给了我们‘被看见’的机会,也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信心。”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柯医疗”)创始人、董事长尚小珂近日受访时说。  2019年第六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尚小珂团队以治疗心...

    时间:11-09
  • 北京海关截获534株境外邮寄濒危仙人掌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徐婧) 北京海关所属邮局海关近日在新顺国际邮件监管现场查获1箱濒危植物仙人掌,共计534株,属外来物种,这是近年来北京口岸单批截获濒危植物件数最多的一次。北京海关所属邮局海关查获的濒危仙人掌。于立涛 摄  海关在对来自重点国家的进境邮件进行重点查验时,发现一个...

    时间:11-09
  • 黑龙江一大学学生公寓墙体开裂?官方:不存在安全风险

      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网站消息,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接到学生反映学生公寓7号楼局部墙体有裂缝情况后,学校立即邀请省内结构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和原因分析。依据该楼监测数据,经专家组研判,上述裂缝为该楼设计预留的伸缩缝,目前伸缩缝两侧结构构件均未出现损伤损坏,结构构件受力未受影响,...

    时间:11-09
  • 内蒙古各地组织多种形式宣传活动 守护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今天是第32个全国消防日。连日来,内蒙古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杨一鸣是一位消防志愿者,他带领全区2.3万名外卖员掌握防火灭火本领,积极举报火灾隐患,制止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志愿者在外卖箱上、共享单车上张贴消防宣传标语,给群众送上移动式...

    时间:11-09
  • 一场冰雨 兴凯湖畔秒变“冰挂”世界

      中新网鸡西11月9日电(记者 王妮娜)9日,一场冰雨过后,中俄界湖兴凯湖畔,湖岗两边树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玉树琼枝,美不胜收。公路旁的树挂。 魏波 摄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是中俄界湖。兴凯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分大、小兴凯湖,大兴凯湖由65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造成地壳陷落而形成,小兴凯湖...

    时间:11-09
  • 选民宿缘何沦为“拆盲盒”

      静 子  线上的“网红民宿”入住时发现名不副实、号称距地标仅百米的住所实为“幽灵民宿”、“民宿现涨价毁约潮”频频冲上热搜……随着文旅市场的复苏,不少游客吐槽选民宿如同“拆盲盒”,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业态的民宿呈“春潮涌动”之势,这可从刚结束不久的“双节”中窥见...

    时间:11-09
  • 让重复检查不再成为患者的“恼火事”

      □罗志华  刚在一家医院做完检查,换一家医院看病时还需再做一遍,费钱又费时,这是不少老百姓看病就医时的痛点。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

    时间:1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