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四川多地受强降雨影响 已转移群众40596人

2023-07-12 09:55:4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据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区涉及的德阳、绵阳2市及黄色预警区涉及的成都、德阳、绵阳、广元、乐山、雅安、眉山、阿坝、甘孜9(市)州反馈:11日17时至12日7时30分,雅安中东部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个别地方特大暴雨;乐山大部,成都、眉山2市西部,绵阳中部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到大暴雨;广元部分地方、德阳西部、甘孜南部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阿坝大部小雨局地中雨个别地方大雨;其余区域小雨或无雨;最大雨量出现在雅安市荥经县青龙镇(300.7毫米)。

  共组织2536起避险转移,转移群众15511户40596人,涉及60县(市、区)2583个地灾隐患点。截至12日8时,暂未接报地质灾害。(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张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女子被高空抛下砖头砸中离世,责任谁来承担?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韦香惠)近日,吉林省长春市红旗街万达广场夜市小吃街附近,一名女子被一块高空抛下来的砖头砸中离世。据受害者家属和警方透露,嫌疑人已抓获,目前案件正由长春市朝阳区刑警大队侦办中。  受害者家属称,嫌疑人系万达广场公寓租户,事发前曾多次从高空扔下物品,目前警方正在对其进行...

    时间:07-12
  • 安徽今年梅雨强度“偏弱” 未来一周局部有暴雨

      中新网合肥7月12日电 (记者 吴兰)7月11日安徽出梅。记者12日从安徽省气象台获悉,今年梅雨期尽管出现5次降水过程,局地降水强度大,但整体雨量偏少、梅雨强度偏弱。  今年,安徽省淮河以南6月17日入梅,较常年(6月15日)偏晚2天。7月11日出梅,接近常年(7月12日)。沿江江南梅雨量263毫米,较常年(363毫米)偏...

    时间:07-12
  • 高温或加重特应性皮炎症状 专家:患儿应接受规范治疗、长期管理

      中新网上海7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炎炎夏日是各类皮肤疾病的高发季节。对于特应性皮炎(简称AD)患者来说,皮肤本就敏感,夏季的高温、潮湿、日晒以及出汗增多,或可导致其症状有所反复乃至加重。  “特应性皮炎,最大的发病原因就是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和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中华医学会儿...

    时间:07-12
  •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多措保护让长城“延年益寿”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 (杨亮)“嘉峪关境内长城主要是夯土墙体,保护存有难度,在风沙、雨水、冻融和急剧温湿度变化等自然因素主导下,长城存在表面风化、片状剥离、坍塌、酥碱、裂隙发育、基础掏蚀凹进等病害。”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所所长张斌近日说。  凭着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嘉...

    时间:07-12
  • 山西大同一中巴车发生侧翻事故 4人死亡6人受轻微伤

      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大同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山西大同市浑源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12日发布警情通报,2023年7月12日8时许,一辆中巴车(核载22人、实载18人)行驶至浑源县南榆林乡二岭村附近(S203线42公里+200米处),发生侧翻事故。事发当时雨天路滑,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6人受轻微伤,其余人员未受伤。  ...

    时间:07-12
  • 一本日记破解浙江乡村“成长的烦恼”

      中新网绍兴7月12日电(记者 项菁)年近花甲的莫国桥未曾想到,25年前首创的“民情日记”能延续至今,不断催生着乡村巨变。  20世纪90年代起,浙江绍兴嵊州市雅璜乡(今石璜镇)干部携笔记本走村入户,记录和解决民众烦心事。此后,“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为内核的...

    时间:07-12
  • 英国青少年线上夏令营“探访上海”:体验民俗 感受时尚

      中新网上海7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12日披露,为期5天的2023年“汉语桥”英国“中文培优”项目学生线上夏令营圆满收官,来自英国62所培优项目学校和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中国15所承办院校的20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  “中文培优”项目由英国政府发起并出资支持,英国文化教育...

    时间:07-12
  • 天津市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惠及243.5万人

      中新网天津7月12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12日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天津市人社局、天津市财政局日前下发通知,从2023年1月1日起,同步调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2022年12月31日前退休、退职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具体办法为:一是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48元。二是挂钩调整。与本人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

    时间:07-12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环境整治解民忧 京城老胡同“颜值”提升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徐婧 杜燕) “最大的变化是垃圾桶站没了,以前一到夏天又臭又脏乱,现在每家都在分类后把垃圾放在院门口,不一会儿就被收走了。”提起家门口的变化,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的陈老先生欣慰地说。图为内务部街停车场。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7月1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

    时间:07-12
  • 上海探索打造医废“数字生态圈”实现全覆盖、可溯源、强管控

      中新网上海7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在建设“无废城市”过程中,医疗废物的收运处置管理越来越受关注。如何更好地保障医废及时收运、安全处置,是当前医废收运处置企业的首要任务。  记者12日获悉,上海环境集团(下称:上海环境)推进医废业务数字化转型,率先建成了覆盖医废收运处置全流程业务的“上海医...

    时间:07-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