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彩云之南,有群“90后”科特派助农忙

2023-07-12 05:23:23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赵汉斌

  时值盛夏,在壁立千寻的怒江大峡谷里,在高原山野的牧场上,在刚刚起步的民营企业,在4060公里边境线上广袤的甘蔗园……云南红土高原上,活跃着一群“90后”科技特派员。

  他们转化科技成果,开发优势特色产业,是“田间大夫”,是牵线人,是新理念的传播者,更是农民和企业的知心人。

  “在新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中,尽管‘90后’的比例并不很大,但他们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科技特派员岗位的锻造,将为云南科技队伍培养新的中坚力量。”云南省科技厅厅长王学勤说。

  自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启动以来,云南省已累计认定科技特派员24989人,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省8502个原有的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2022年,云南省选派24个科技特派团服务“一县一业”、2010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一村一品”,包括这些“90后”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正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

  吕品:解答“种什么、怎么种”难题

  捧当乡永拉嘎村,是怒江州贡山县“三山夹两江”中的一个傈僳族村寨,以前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旱地坡地主要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

  1991年出生的吕品,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云南省农科院)委派,自2021年4月起,成为振兴永拉嘎村“峡谷粮仓”的助力者。“这里平坦耕地少、坡地多,适合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多年生中药材作物,当地群众对中药材种植也有兴趣。”吕品介绍。

  药物化学专业医学硕士出身的吕品,利用专业知识与云南省农科院中药材品种优势,深入捧当乡永拉嘎村,耐心帮村民解决“种什么”“为什么种”“怎么种”等问题。除了传统作物,近年来,大伙儿也种起了草果、滇黄精、白及等中药材。虽是“尝鲜”,但有科技特派员“撑腰”,农户在种植的各个环节遇到的困难问题,都能得到吕品专业的、针对性的示范指导。

  在主营蔬菜、水果种植的贡山县永佳农业开发公司,合作农户丰向英家1亩多的西兰花菜地近年来备受根腐病困扰。吕品取样回“娘家”——云南省农科院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给出轮作的建议。这还不算,他还联系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马铃薯专家,把自主培育的“云薯108”“云薯902”等新品种带进贡山县,这下,丰向英和邻居们轮作有了新作物。

  前不久,正是50多亩马铃薯成熟的时节。“我也没想到,新品种马铃薯个头大,亩产3吨多!芽眼少,味道香,不出怒江就能销完!”看着地头翻滚出的成堆马铃薯,企业负责人叶春忙不迭地表示感谢,科技特派员送来了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理念,让企业和农户实现增收。

  “贡山交通欠发达,产品推广也还不足,未来我将重点带领村民用直播电商等形式,把山里的好东西推广出去;此外,我还要教他们更好地加工、储存中药材,最大程度提高药材品质。”吕品说,让云南省农科院的科技成果惠及于民,就是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

  王艳丹:新观念带来新发展

  “一方面是自制的青储玉米等粗制饲料质量不够好,干物质和淀粉含量低、有害物质含量偏高;一方面靠大量外运和进口饲料,成本居高不下,这是我们云南乳企发展的痛点。”在大理州鹤庆县金墩乡,鹤庆县现代农业庄园有限公司生产场长杜子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企业格外需要科技助力,突破发展瓶颈。

  鹤庆是滇西北畜牧大县。近年来,当地把乳业确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重点培植,累计建成国家级示范牧场1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全县奶牛存栏达13180头。

  1990年8月出生的王艳丹,来自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2021年,她成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单位正是鹤庆县现代农业庄园有限公司。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分别在动物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学习的王艳丹,对畜牧业并不陌生,但来到主要种植、加工、销售牧草、谷物、水果、蔬菜等的企业,起初她还是多少有点“懵圈”。

  “为尽快熟悉服务对象情况,首先得深入生产点位调查研究。”王艳丹说,调研中,她发现企业存在青贮玉米原料供应不足、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背靠云南省农科院,王艳丹联系并带领专家团队,多次到企业调查产业发展现状和科技需求。对情况了然于胸后,她还查阅文献、请教专家,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建议方案。

  王艳丹在饲料入口关,推广“宾州筛”,把好饲料质量关,鲜奶产量、质量就有了保障;此外,她给出了夏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疫病防控指导服务、青贮玉米制作方式、奶牛场集中挤奶等一揽子技术指导方案;随后,还有针对性地指导实施奶牛养殖和奶品质量控制技术,组织技术培训。目前这个庄园牧场日产鲜奶已达到80吨。

  在企业负责人支持下,王艳丹还大胆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理念,把牧场收集的牛粪,发酵还田,种植紫花苜蓿、青玉米、燕麦草,改善了饲草结构,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土壤碳汇。

  “两年多来,科技特派员对企业的贡献是显著的,给我们引进了新技术、新种植方法,成效明显。”杜子居说,目前,企业正以农文旅结合的生态智慧有机牧场为目标,着力打造农文旅结合的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有机示范牧场,项目满产运营后,奶牛存栏数可达16000头,将为本土乳品加工厂提供更多优质原料奶。

  郭超凡:八角之乡遇“知音”

  八角是木兰科八角属的常绿乔木,果实与种子可作调料,也可作香水、牙膏、香皂、化妆品、防虫剂等的原料,还可入药。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是我国重要的八角产区,八角种植面积超过70万亩,年产鲜果16万吨,产值14亿元,有79.2%的农村人口因八角受益。

  “富宁八角的茴油等风味物质,以及黄酮类成分、莽草酸含量都优于其他产区,但因缺乏深入研究,人们讲不清其优势所在。富宁八角长期面临‘价不如人’的尴尬境况。”云南众木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庆波说。

  此外,富宁坐拥“中国八角之乡”、富宁八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原产地证明商标”等金字招牌,但金字招牌并未真正发亮,需要科技助力来破局。

  来自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郭超凡,出生于1990年11月,2022年成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2023入选“兴滇英才”计划,服务云南省多家食品企业

  他在富宁的服务对象,正是年加工10万吨八角的龙头企业——云南众木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我曾长期服务东部企业,来到云南后,想把相关专业知识和服务经验与当地的食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提质增效,让成本、效益和绿色加工三者相平衡,在技术引进、生产设计、工艺改进和产品创制等方面服务献策。”郭超凡说。

  助力产业提质增效,郭超凡抓住了“牛鼻子”,很快为富宁八角建立了品质评价体系,回答了富宁八角“哪里好、为什么好”等问题。经过实验室严格检测,郭超凡与合作者发现富宁八角的茴油、莽草酸含量均值都超过10%,与国内外产品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随后,郭超凡又为企业构建了八角干燥加工规程,绘制了富宁八角的综合利用图谱。“长期以来,富宁八角都靠自然风干,产品质量不均、卖相不好。有了专业的烘干流程和无添加的品控体系,产品品质、价格都得以大幅提高。”黄庆波说,目前,采摘高峰期企业日处理鲜果量可达500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扭转了整个富宁八角的产业格局。

  针对云南地区食品工业发展的实际,郭超凡还探索出“微型工厂”的发展路径,以单体核心设备为基础设计模块化生产方案,减少中小型市场主体在生产线上的投入,实现设备在生产线上灵活多样和“共享”使用;将食品先进制造技术,如3D打印技术和智能化自动烹饪技术,推广到昆明城郊的多家“网红村”,为云南振兴乡村旅游注入科技魅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环境整治解民忧 京城老胡同“颜值”提升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徐婧 杜燕) “最大的变化是垃圾桶站没了,以前一到夏天又臭又脏乱,现在每家都在分类后把垃圾放在院门口,不一会儿就被收走了。”提起家门口的变化,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的陈老先生欣慰地说。图为内务部街停车场。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7月1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

    时间:07-12
  • 上海探索打造医废“数字生态圈”实现全覆盖、可溯源、强管控

      中新网上海7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在建设“无废城市”过程中,医疗废物的收运处置管理越来越受关注。如何更好地保障医废及时收运、安全处置,是当前医废收运处置企业的首要任务。  记者12日获悉,上海环境集团(下称:上海环境)推进医废业务数字化转型,率先建成了覆盖医废收运处置全流程业务的“上海医...

    时间:07-12
  • 首个暴雨黄色预警!四川57047人提前转移避险

      中新网成都7月12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2日从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下称:“四川省防指”)获悉,经初步统计,截至12日7时,四川省12个市(州)56个县(市、区)共有18672户、57047人提前避险转移,未接报人员伤亡情况。  7月11日16时,四川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后,四川省防指迅速启动防汛四级应急...

    时间:07-12
  • 桂黔保护区联防巡护 构建绿色生态长廊

      中新网南宁7月12日电 (蒋林林)广西林业部门12日介绍,广西木论、贵州茂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联防巡护机制13年来,每年不间断开展联防巡护、科研监测合作等活动,共同打击跨省区偷捕、盗猎、滥采等行为,构建和谐的绿色生态长廊,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据介绍,位于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木...

    时间:07-12
  • AI换脸骗局背后:AI实时换脸技术 百元左右随意买卖

      视频里那张脸正对着镜头,几乎不动,脸上的表情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  7秒视频通话后,济南人方杨宥就给对方指定账户转了30万。等到报了警,他才知道,原来视频里那张熟悉的脸是“假”的,屏幕另一端根本不是自己的亲戚,而是诈骗人员利用AI技术合成的影像视频。  这桩发生在今年5月的AI诈骗事件,并非孤例...

    时间:07-12
  • 江苏昆山已有40名台籍人才取得大陆职称资格

      中新网苏州7月12日电 (记者 钟升)2023年(第十五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昆山分会场活动·第七届昆山创业周11日在江苏昆山启幕。《关于支持昆山建设两岸技术技能人才合作试验区的若干举措》同期正式发布。中新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昆山已有40名台籍人才取得大陆职称资格。昆山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台湾...

    时间:07-12
  • 两岸半屏山隔海相望 台湾青年相聚浙江温州洞头

      中新网温州7月12日电 (张益聪)“这几天,众多台湾青年相聚在洞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促进了台湾青年在大陆的融合发展。”近日,在2023全国台企联青委会第十三期青年精英特训营期间,台湾青年杨淞富如是说。  活动期间,百余名台湾青年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开展研学交流,体验洞头闽南风情,感受海上花园建设...

    时间:07-12
  • 私搭浮桥为何会被定为寻衅滋事罪?是否存在强制收费?

      私搭浮桥为何会被定为寻衅滋事罪?办案民警和洮南市人民法院最新回应  央广网白城7月12日消息(总台记者苑竞玮 钱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日,吉林白城洮南市村民黄德义私搭浮桥收费被判刑,引发热议。三年多前,洮南市人民法院认定黄德义伙同其兄弟,在洮儿河一段河道修建一座浮桥,拦截车辆...

    时间:07-12
  • 甘肃张掖军烈属免费荣养基地建成投运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 (杨艳敏 王建军)甘肃省张掖市首家军烈属免费荣养基地近日建成投入运营,并迎来了首批入住军烈属。该基地是一所集生态养老、旅游养老、医疗养老和文化养老于一体的非营利综合性服务机构,由养老基地、旅居公寓和指定酒店组成。  据张掖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介绍,该基地主要为全国...

    时间:07-12
  • 台青爱聊大陆古装剧 河南古都寻“剧情”

      中新社郑州7月12日电 题:台青爱聊大陆古装剧  河南古都寻“剧情”  中新社记者 阚力  “《琅琊榜》里的‘江左梅郎’梅长苏,穿着古装玉树临风。”谈起大陆古装电视剧,台胞青年徐冠铭娓娓道来,“我还看过《甄嬛传》《延禧攻略》等大陆宫廷剧。”  连日来,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届台胞青年千人夏...

    时间:07-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