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女大学生们返乡捏绣花针,挑起彝绣大梁

2023-06-27 13:24: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彝绣不是为了展览或售卖,是彝家人必需的生活用品,尽管花色繁琐,但却纯粹。她们绣的每一件绣品都是给自己或亲人绣的,一针一线融入了她们的情和爱、泪和笑。所以,那些古老的绣片,即使被时光浸染,仍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这正是时尚界所追求的:让人感到舒适,并且这种舒适是持久的。

  ——————————

  乡村总是土气的。但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绣娘们打破了这种偏见,她们的绣品出现在北京、上海、纽约、米兰时装周上;“楚雄彝绣”与“妈祖文化”非遗联名的文创产品,在全球1.2万多个妈祖文创产品店线上线下销售;绣娘们所服务的企业,与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出口订单超过500万元。

  这些大山里的女子,用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绣出了一个让世界惊艳的亿元大产业。

  “每个绣娘心里都有一朵花,每个绣娘都是一个设计师”

  5年前,楚雄州永仁县刺绣协会会长李如秀,最担心的是“年轻女孩还愿意绣花吗”?

  李如秀的父母都是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如秀熟悉平绣、十字绣、扣绣、滚绣等多种彝族刺绣方法,曾获得楚雄州“十大刺绣女能手”称号。她对彝绣爱得痴狂,收藏了7000多件彝族服饰和绣品。曾有一段时间,绣花的人越来越少,李如秀努力地带着愿意学习的女徒弟,为了鼓励有潜力的绣娘,她自己掏钱买下她们的绣品,尽管有些多年都卖不出去。

  和李如秀一样,楚雄州武定县猫街镇咪三咱村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普玉珍,为找到优秀的绣娘和培养新绣娘,她一村一寨、一家一户地去找,并负责为来参加培训的绣娘提供吃住。

  那时候,市场还没有打开,李如秀的店曾经一年没有收入;普玉珍培训出来的绣娘,没有收入,不愿意继续绣下去。

  虽然一路上磕磕碰碰,但她们的内心对彝绣却是笃定的。

  楚雄彝族服饰有数百种不同样式。彝绣满身是花,用色大胆夸张、针脚细密、构图精巧,不同的色彩与纹样有不同的涵义。李如秀收藏的绣品,从设计、配色到刺绣,没有一件重复。

  这些饱和度极高的配色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有人甚至觉得它们土气、俗艳。但在李如秀看来,“每个绣娘心里都有一朵花,每个绣娘都是一个设计师”。

  李如秀是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人。位于崇山峻岭中的直苴是个彝族小山村,妇女们的刺绣精致绚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直苴村都要举行“彝族赛装节”,这天,从四乡八寨赶来的乡亲,坐满了山坡。妇女们穿着自己缝制的满身绣花的彝装,头上戴着有玫红色毛线球的鸡冠帽,一眼望去,像马缨花开满了山。

  赛装节已经传承了1350多年,在这个古老的“乡村T台”上,彝家人用歌、舞、乐、绣来赛美。与彝族服饰相生相伴的彝族刺绣得以传承,成为彝家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李如秀收藏的彝绣里,有一条裤子,就传了12代人。

  大学毕业回乡顶起彝绣产业

  今年全国两会,穿着色彩艳丽的彝绣服饰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来自云南楚雄州的金瑞瑞引人注目。媒体称她是“把‘非遗’穿在身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彝绣在金瑞瑞家传承了8代人。金瑞瑞的妈妈鲁翠芹,是彝绣省级非遗传承人,也是楚雄州牟定县城最早开店销售民族服装和绣品的妇女。10年间,位于县城彝和园“彝族刺绣一条街”、鲁翠芹的“杰鲁彝绣店”,变成了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4年大学毕业时,金瑞瑞曾犹豫过,想在大城市闯一闯,但是跟着妈妈到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参加展销会,她才知道原来彝绣是有市场的。于是,她回到牟定,担任了公司总经理。在她的经营下,“杰鲁彝绣”成为牟定县彝绣龙头企业,与1000多名绣娘合作。2022年营业额超过700万元;今年1月,公司签订了6500套出口英国的彝族服装订单。

  普明惠的锦纳非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也在彝和园“彝族刺绣一条街”。普明惠有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爸爸是龙头四弦琴弹奏高手,妈妈是彝绣能人,普明惠不仅会刺绣还会弹弦子。大学她选择的专业是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

  2019年,带着在昆明做珠宝创意设计的市场闯荡经验,普明惠回乡成为自己公司的创意设计总监,她设计的民族服装、婚礼礼服、包包、围巾、领带、腰带以及彝族手工艺品等,在彝绣中融入了扎染、印染、绘画、竹编等技艺;她还改良设计了龙头四弦琴,满是彝绣的琴身,打破了传统四弦琴的刻板,深受年轻人欢迎。今年2月,她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红娟共同创作的《彝花百里》,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这个展览汇集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非遗文创精品,是首次在国家级展馆面向公众长期展出。

  “传承彝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重新回到生活,而不仅仅是在博物馆里。”楚雄州大姚县知名绣娘、“云南省刺绣工艺大师”樊志勇说。

  樊志勇从昆明理工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后,回乡创办了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她为自己设计了一款“蓝色妖姬”项链,刺绣以青花瓷的蓝色为主色调。很多人喜欢上了这条项链,一个月卖出了100多条。这一爆款让樊志勇找到了方向。她设计的胸针、笔记本、纸巾盒、手机链、卡包等逐渐让她在业内声名鹊起。一家挪威客商从网上联系到樊志勇,要订做500条领带。但樊志勇和绣娘完成的订单样品3次被退回。樊志勇仔细研究,终于发现原来那是个不起眼儿的豆芽图案,而她们没有按照图纸的疏密来绣。这笔险些失之交臂的订单,让樊志勇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此后,她的公司成为云南第一个彝族手工刺绣标准化的企业。她们收集整理彝绣纹样560例,深度开发50例。不少外商找樊志勇制作有彝绣元素的商务礼品;樊志勇还与国际顶级奢侈品牌设计师合作,推出彝族纯手工刺绣高端定制手包。

  多年前,樊志勇发起“幸福指尖计划”,组织设计师,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做产品研发,通过产品创新、技艺培训、营销推广,为上万名绣娘带来收益。樊志勇还开设了“幸福课”,向绣娘们传递“自立自强,相互支持”的理念。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融合

  “彝绣产业一头连着消费者对美的追求,一头连着山区孩子想让妈妈留在身边的心愿。”楚雄市大过口乡党委书记张靖说。

  大过口乡是云南“省级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近年来,全乡加大了彝绣非遗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纯手工刺绣产品的扶持力度,提升了彝绣品质,建设了3个乡级彝绣车间、9个村级绣坊,让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妇女回乡做绣娘。90后青年何开美就是全乡1000余名绣娘中的一个,她注册的彝花刺绣有限公司,2022年收入达100余万元,其中通过直播带货的收入有20余万元。

  “彝绣产业让妇女们不仅实现了居家就业、坐地创收的梦想,也化解了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等基层治理难题。”张靖说。

  在楚雄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看来,金瑞瑞、樊志勇、普明惠、何开美等年轻一代绣娘加入彝绣行业的创业历程,也是楚雄州彝绣产业蓬勃发展的历程。

  李汶娟介绍,楚雄彝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苴彝族女式服装获得国家专利。为促进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年来,楚雄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从开发端到市场端的完备产业链。如今,楚雄州的彝绣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0.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45亿元。全州5.7万名绣娘的收入不断增加。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融合。”李汶娟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藏拉萨:关爱特需儿童 需要更多阳光

      中新网拉萨6月27日电 (记者 赵朗)“看这里,看这里,照片里哪个是爸爸,指一下。”坐落于拉萨市残联大院内的成都壹加壹脑伤儿童关爱中心拉萨分中心内,康复师正在对一名认知障碍的儿童进行操作训练,一遍遍重复。走廊里,家长们耐心等待着。在另外一间康复大教室里,康复师们带着孩子训练肢体协调,家长在旁边...

    时间:06-27
  • 网传秀山县中医院盒饭发现疑似老鼠头 官方:初步认定是老鼠头

      中新网重庆6月27日电 (梁钦卿)27日,网传重庆市秀山县中医院食堂盒饭中疑似吃出老鼠头。  据秀山网消息,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当天发布通告称,网传“在秀山县中医院食堂盒饭中疑似吃出老鼠头”,秀山县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核实工作。目前,初步认定该异物为老鼠头,详细情况正...

    时间:06-27
  • 北京发布首批10个行业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 涉城市治理等领域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3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北京市首批10个行业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正式发布,涉及城市治理、医疗健康等领域,均由技术供给方与场景需求方联合研发。北京市持续征集行业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和场景需求,编制大模型技术产业创新图谱,并将适时发布。  发布...

    时间:06-27
  • 北京警方连续破获两起出售野生动物制品案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它们本应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却因不法分子一己私欲,被制成冰冷的标本。今天,记者从北京警方了解到,依托“2023春夏平安行动”,警方连续破获两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刑事拘留2名犯罪嫌疑人,查获2件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制品。  5月下旬,北京通州公安分局森林公安大队从北京市...

    时间:06-27
  • 瞧,那些“逆袭”的老手艺——新匠人焕新老手艺的故事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非遗传承人】  当人们在一门手艺前冠以“老”字时,这门手艺通常底蕴深厚、精妙绝伦,但有时也意味着它“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甚至面临存续方面的困境。  对手艺来说,时间亦敌亦友。有的在历史长河中日趋式微,有的随着时间飞逝涅槃重生...

    时间:06-27
  • 技能成就梦想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举行

      央视网消息: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今天(6月27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每四年举办一次,是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950名选手参赛(含残疾军人2人),比上一届增加58人,规模创历届新高。...

    时间:06-27
  • 沪港“同心同行创未来”夏令营在上海举行

      中新网上海6月27日电 (记者 范宇斌)27日,为期4天的沪港“同心同行创未来”夏令营在上海市徐汇中学落下帷幕,并举行“沪港澳和谐幸福之家”挂牌仪式和沪港两地姐妹学校签约仪式。  在4天的参访行程中,夏令营学生团参访了上海市位育中学、控江中学、复旦大学、徐汇中学、南洋中学、上海音乐学院,参...

    时间:06-27
  • 河北首次拍摄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蓑羽鹤繁殖影像

      中新社石家庄6月27日电 (赵丹媚 姚伟强)据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7日消息,工作人员23日在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进行鸟类监测时,拍摄到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蓑羽鹤育雏的影像。经证实,这也是河北首次成功记录到蓑羽鹤繁殖影像。  “在湿地公园内看到刚出生不久的两只鹤宝宝,在爸爸、...

    时间:06-27
  • 东盟媒体代表走进“中国红木第一城” 感受中国传统红木文化

      中新网广西凭祥6月27日电 题:东盟媒体代表走进“中国红木第一城” 感受中国传统红木文化  作者 韦佳秀 杨陈  《柬华日报》副总经理欧伟雄27日在参观广西凭祥红木文博城时表示,中国与柬埔寨的红木贸易与人员往来十分密切,希望柬埔寨的更多优质红木原材料能在中国发挥更大作用,制作成各类做工精...

    时间:06-27
  • 2023年中国—东盟媒体凭祥行启动

      中新网广西凭祥6月27日电 (黄令妍)6月27日,2023年中国—东盟媒体凭祥行活动启动。十余家东盟媒体代表将在中越边城广西凭祥开展为期4天的采访。  本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中共凭祥市委、凭祥市人民政府主办。  凭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荣荣当天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介绍,凭祥是一座有着...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