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东盟媒体代表走进“中国红木第一城” 感受中国传统红木文化

2023-06-27 20:06: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西凭祥6月27日电 题:东盟媒体代表走进“中国红木第一城” 感受中国传统红木文化

  作者 韦佳秀 杨陈

  《柬华日报》副总经理欧伟雄27日在参观广西凭祥红木文博城时表示,中国与柬埔寨的红木贸易与人员往来十分密切,希望柬埔寨的更多优质红木原材料能在中国发挥更大作用,制作成各类做工精细、具有艺术价值的红木家具或红木工艺品,促进柬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与经贸发展

  当天,2023年中国—东盟媒体凭祥行活动启动。十余家东盟媒体代表将在中越边城广西凭祥开展为期4天的采访。27日下午,东盟媒体代表们走进红木文博城,参观最具东方传统、内涵博大的红木文化展示,感受浓厚的中国传统红木文化氛围。

6月27日,东盟媒体代表在中国红木文化博物馆内参观。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据了解,中国红木家具起于明,盛于清。郑和下西洋后,从东南亚、印度等地带回诸如黄花梨、鸡翅木和铁刀木之类的红木。随着明代手工业技术大大提高,明清红木家具制造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经过六百多年的历史演变,红木家具由最初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才能使用,到如今渐渐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象征和历史底蕴。

  “东南亚是中国最大的红木原材料来源地,为了降本增效,凭祥部分商家会派工匠师傅到东南亚,指导当地木工熟悉中国红木工艺,熟练使用中国机械设备。”凭祥市红木文化商会秘书长谭烈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广西凭祥是中国距离越南红木集散地北宁省最近的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凭祥大力发展红木家具,当前登记在册的商家有3000多户。凭祥红木家具已由过去的家庭作坊逐渐发展壮大,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模式。当地还于2011年建成红木文博城。作为全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红木家具及工艺品专业市场,红木文博城以其浓厚的中国传统红木文化氛围,吸引众多东盟各国友人前来考察、旅游,也被称为“中国红木第一城”。

图为“中国红木第一城”。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走进红木文博城,缅甸花梨大床、黄花梨桌椅、酸枝木书柜......纵观各类红木制品,上面的图腾、纹饰既有东南亚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蕴含其中。

  “这是中国和东南亚长期贸易往来和人员交往频繁的特色产物。”广西红木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广西大学教授李英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红木家具原料产自东南亚,其设计既保留中国风特色,又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东南亚的文化元素。而在东南亚生产的红木家具,其切割雕刻工艺受到中国的影响,在纹饰和动物图样上,也出现了当地民众钟爱的款式。

  今年62岁的刘吉利来自中国江苏省,其2009年来到凭祥开设一家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红木家具厂,目前主营定制家具。

  “开店以来,很多人慕名而来定制家具款式和雕花样式,其中就有海外华侨华人。”刘吉利告诉记者,此前曾有美国、新西兰的侨胞来定制家具,虽身处异国他乡,但他们始终眷恋着中华传统文化。

  刘吉利表示,传统红木家具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也是值得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瑰宝。

  华侨华人在凭祥定制红木家具的情况并不少见。2021年,一位南非客户找到谭烈成定制一张“团圆餐桌”,要求雕刻代表“吉祥如意”和“年年有余”的纹饰。“客户很满意,今年还想定制别的款式。”

  谭烈成还注意到,红木家具的消费群体正趋向年轻化。“以前是中老年群体买的多,现在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喜欢红木家具。”他说,当前,凭祥正积极转变,在传统红木家具中加入现代流行元素,这种“融合传统,时尚简约”的红木家具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红木不仅可以做家具,还可以做文创产品。“90后”小伙子朱建岳经营着一家红木文创工作室。记者在其工作室看到,各式红木工艺品——“暴力熊”“宇航员”以及雕刻着友谊关景区图案的摆件等陈列有序,其中一件“火箭发射”造型的作品尤为特别。

  朱建岳指着该作品告诉记者,火箭发射时腾起的烟雾是最难雕刻的。“烟雾的呈现又虚又实,还要具有视觉冲击感。这是我今年参加凭祥市木工技能大赛的作品,希望我的创意能打破‘红木只做家具’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爱上红木,让红木文化重焕新生。”

  据悉,为了让红木家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凭祥定期举办木工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来提高工匠的技能水平,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保障灵活就业者“清凉权”需要“新解法”

      对于北京的外卖小哥李凡(化名)来说,今年夏天的送餐工作格外“有挑战性”,“拿上餐食走出商场大楼,就像走进了大火炉,感觉呼吸都不顺畅,电动车车座坐上去烫得人难受。”  高温天气持续不断,户外劳动者能否及时享受到高温津贴?灵活就业人员的高温“清凉权益”又如何维护?对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行了采...

    时间:06-28
  • 北方强对流南方强降水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再起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28日消息,6月28日至30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华北、黄淮南部、江淮、贵州及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地区局地伴有明显强对流天气过程。7月1日至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及内蒙古东...

    时间:06-28
  • 强对流蓝色预警!京津冀等11省区市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6月28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6月28日08时至29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南部、陕西东南部、河北东部、北京东部、天津、山东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1级;内蒙古...

    时间:06-28
  • 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

      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相比于传统暴力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线上的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诽谤等形式,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  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技术特征有关联,但问题根源,还在于每一个“口无遮...

    时间:06-28
  • 惩治“键盘伤人”要做到“法也责众”

      一个“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为网络暴力提供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所言,这个“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借由网络的魔力,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就可能引发潮水般的指摘、谩骂、挖苦、讽刺、侮辱等。  ...

    时间:06-28
  • 网暴者的自我认知往往出了问题

      由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也再次引起人们对网暴问题的关注。网络暴力行为,可谓几乎人人厌弃,它对受害者身心伤害巨大,对于社会秩序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看待网暴现象,我们不妨从网暴者的心理中寻找“问题根源”。在心理学视角...

    时间:06-28
  • 治理网暴并非“猫捉老鼠”的游戏

      网络暴力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严重社会问题,其危害有目共睹,轻则造成受害人心理痛苦,重则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轻生等严重后果。维护网络秩序,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必须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在有关遏制网络暴力的讨论中,常常有观点强调,网络暴力的发生源于平台管理不周,只要平台认真防范,就可以消除网络暴力。事实...

    时间:06-28
  • 越憎恨网暴越要反对“以暴制暴”

      近年来,由网络暴力所引发的社会性悲剧时有发生。桩桩件件之间,网络暴力之害早已人尽皆知。面对那些冷漠、自私、残忍、卑劣,怀着阴暗心理躲在屏幕背后“按键伤人”的网暴分子,任何怀有朴素正义感的网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而对善于共情的人而言,看着无辜的受害者因为网暴蒙受巨大创伤,甚至付出失...

    时间:06-28
  • 直播重启24岁的老天涯:脑袋一热,“这很天涯”

      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一间临时改装的直播间,不少人在干杂活儿,有打包发货的、有订盒饭的,这些打杂的,有国家博物馆某研究院的院长、小米公司的副总裁、某软件公司的高管。  这些行业大佬暂时放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回到了天涯的江湖。  成立于1999年3月的天涯社区,曾号称“全球华人网上家园”,...

    时间:06-28
  • 警方通报男子驾车将妻子冲撞碾压致死:已被刑事拘留

      中新网6月28日电 东营市公安局东营经济开发区分局27日晚发布警情通报称,6月26日,东营开发区一男子因家庭纠纷驾车将其妻子冲撞碾压致死。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图片来源:东营市公安局东营经济开发区分局官方微信  通报全文如下:  6月26日10时20分许,我区艺馨路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