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走进杭州青山村端午游龙会:在未来乡村编织“新乡愁”

2023-06-22 20:52: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6月22日电(张煜欢 郭天奇)6月22日端午佳节,厚厚的云层笼罩在绿意葱茏的杭州西部山区。在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一大早,村民们聚集在村道上,只见带头一人手举“龙头”,前后村民排成长队手举自制“龙身”,各节前后相接,组成了一条蓄势待发的“端午游龙”。

  这条百米“长龙”带着腰鼓队、旗袍队从青山村村委出发,一路穿过农居、田野、乡间小道,在村庄各处舞动。舞到哪里,便是一阵锣鼓喧天的热闹。

村民在“龙身”上点缀着“太阳花”元素。 郭天奇 摄

  这天,作为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的青山村迎来了第四届端午游龙大会。这个由“新村民”发起策划,老村民倾力组织参与的“新民俗”,正逐渐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成为新老村民们新的“乡愁记忆”。

  创意与传统邂逅 “游龙”再现乡村

  驱车经过大片空旷田野后,记者看到了一片“神奇”的景象:小片的竹林后隐藏着现代化的小洋房、几只鸭子慢悠悠地从欧式小花园走出、朴素的小平房与艺术感十足的访客中心隔路相望……这就是青山村,一个“现代范”与“田园风”完美融合的小山村。

  当记者抵达黄湖镇青山村文化礼堂时,制作完成的竹龙静静放置其中,金黄的龙身显得格外耀眼。两年前来到杭州的安徽姑娘海晴正仔细地整理着竹龙身上的装饰。

  海晴是本次端午游龙活动的策划人员,她告诉记者,竹龙是驻村艺术家联合村内的工匠、村民一起做的,设计师负责制作“龙头”,工匠们制作“龙骨”。竹龙的“龙身”分为50多节,村民可以拿一节“龙身”回家,将家里的旧布料剪碎,装饰在龙的身上。

  制作竹龙本体的是青山村非遗竹编传承人俞才根。俞才根传承竹编技术已有40年,他笑称,“和竹子‘打交道’,我是专业的。”

  “竹子的挑选很有讲究,最起码需要5年以上的竹子,这样的竹子才有韧性。但5年以上的竹子也会有软硬的区别,制作竹龙的竹子就需要软一些的。”俞才根介绍,“竹龙的制作每年都不一样,‘龙头’和‘龙身’的材质也不一样,每年我们会选用不同的竹子,但这些竹子都是来自本村的原材料。”

  俞才根说,选择的竹子不同,龙的形态颜色也由此不同,“像第一年我们做的是青龙,第二年就是黄龙。”

  端午游龙活动看似是一项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但其实是近年当地才兴起的文化活动。

  “几十年前,村子里有一支舞龙队,逢年过节或是家有喜事的时候,村民都会请舞龙队表演,相当于‘请龙神’。后来村里的老年人年纪大了,舞不动了,村子里的年轻人又都外出发展了,舞龙队就渐渐消失了。”海晴说。

新老村民手举游龙穿梭于村庄。 青山村供图

  四年前,端午游龙大会由驻村艺术家和新村民发起,游龙活动的举办也让寓意祥瑞的“龙”再次游弋在了青山村,为这个村庄保留更多文化记忆。

  热闹起来的“留守村” 乡愁未完待续

  为何这样一个过去的“留守村”,会吸引到如此多新村民和驻村艺术家?

  自2015年起,青山村的龙坞水库被公益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定为小水源地保护项目,经过几年的整改,龙坞水库的水质大大提升。在这之后,许多的志愿者选择了留在青山村,成为村里的第一批“新村民”。

  他们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的“反向留守”将为这个小山村带来更多的惊喜。

  村里的摄影师宝柱就是曾经的志愿者,他也是最早到青山村的新村民之一。曾经的宝柱是朝九晚五的“杭漂”,在偶然的机会下他作为志愿者见证了龙坞水库的改变,也在青山村找到了特别的归属感。

  “我平时会拍照记录村里的活动,现在成立了工作室,也有业务拓展到了村子以外。可以说,青山村帮助我把大学的爱好变成了能养活自己的职业。”宝柱说。

  “他们给村里带来了很多活力,以前青山村就是普通山村,但是新村民来了以后,我们就是一个fashion(时尚)的山村了。”俞才根笑着说道。

  在青山村,新村民和老村民的思想也在不断地碰撞交融,如今延续下来的端午游龙活动就是最好的体现。

新老村民手举游龙穿梭于村庄。 青山村供图

  “‘龙头’的方向要对着青山村,‘龙尾’则朝外,这是老村民们的讲究。对年轻人来说,我们则希望竹龙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会特意对每一年的‘龙头’‘龙身’作出变化,有新鲜感。”海晴说。

  对新村民来说,青山村是可以依靠的心灵栖息地,是孩子可以赤脚奔跑的自然乐园;对老村民来说,新村民是村里的活力源泉,是带领青山村走向共同富裕新生活的新鲜力量。志同道合的新老村民,正书写着关于未来乡村更多的乡愁故事。(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宁夏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伤亡人员身份已全部核定

      23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宁夏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38名伤亡人员已全部核定身份。  目前,宁夏当地党政部门正按照属地原则进行“一对一”善后处置,开展家属心理安抚、情绪疏导和法律咨询等工作,派员进行陪同保障和健康服务。(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6-23
  • “赐酒、赛龙舟”新疆昌吉市举行端午文化节活动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3日电 (梁宏涛 闫雯)6月23日,新疆昌吉市举办了“人在旅途爱尚昌吉”2023年第八届端午文化节龙舟赛活动。  身着古装的孩子为现场嘉宾佩戴五色线拉开了龙舟赛活动的序幕。今年的端午龙舟赛文化节尤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现场举行了“画龙点睛”、赐酒等活动。  在传统...

    时间:06-23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队员当好防灾减灾宣传员

      中新网林芝6月22日电 (西绕拉翁 袁勇彬)为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的重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近日,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组织消防救援人员分别前往景区、社区、广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向民众普及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图为消防员带小朋友...

    时间:06-23
  • 海南儋州:千年古村玉蕊花开 游人寻芳打卡

      中新网海南儋州6月23日电(凌楠)“当年玉蕊冠京华,不独人间压万花。”时下,海南儋州的玉蕊花进入“赏花期”,吸引四面八方的游人寻芳、打卡。  玉蕊花在中国唐代是一种受王公贵族推崇的名花。时光流转,玉蕊花成为当代稀少出现的花卉。在儋州市中和镇七里村,人们仍可一睹玉蕊花的真容。该村的玉蕊古...

    时间:06-23
  • 河南新密一处门面房因液化气泄漏致房屋坍塌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新密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3日11时30分,河南省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东大街一处门面房因液化气泄漏,引发爆炸,致房屋坍塌。现场有4人被埋,已全部救出,2人轻伤,2人重伤,均已送医院治疗。  事发后,新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市公安、应急、消防、医...

    时间:06-23
  • 北京连续两天最高气温超40℃ 时隔9年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3日从北京市气象局获悉,截至当天16时,代表“北京温度”的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为40.3℃,这是该观象台自1951年建站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天最高气温超40℃。自2014年5月29日以来,北京时隔9年再次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信号。6月23日,北京什刹海,游人在烈日下...

    时间:06-23
  • 一年四季都有新鲜国产柑橘,背后离不开他

      过去,我国柑橘产量小、品种少  现在,“世界上每三个柑橘  就有一个是中国生产的”  昨晚(22日)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3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中  被称为“柑橘院士”的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  这样介绍了我国柑橘良好的发展势头  他推广栽培技术、开辟柑橘无籽...

    时间:06-23
  • 从“草原之夜”到“薰衣草之都” 可克达拉变了“新模样”

      中新网新疆可克达拉6月23日电 题:从“草原之夜”到“薰衣草之都”可克达拉变了“新模样”  作者 苟继鹏  “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20世纪60年代,一首《草原之夜》让可克达拉为人们所知,这首歌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著名东方小夜曲”。至2015...

    时间:06-23
  • 北京市教委:在高温天气时,学校不安排学生参加大型室外活动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23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应对高温天气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高温天气下要合理调整学生室外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减课或停课措施。  详细内容如下:关于做好应对高温天气有关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气象台2023年6月23日07时00分升级发布高温...

    时间:06-23
  • 云端有间“迎客松反诈铺子”

      中新网安徽黄山6月23日电 (刘浩 叶智成 汪娜)端午节首日,在海拔1700米的安徽黄山之巅,黄山风景区公安局玉屏楼派出所张罗的“迎客松反诈铺子”开张了。  “你们警服身上穿,责任重如山,反诈工作任重而道远。”70岁的退伍老兵何志国说道。看着民警们在现场布置的打卡点、发放印有“反诈勋章”的绿...

    时间:06-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