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一年四季都有新鲜国产柑橘,背后离不开他

2023-06-23 18:34:59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过去,我国柑橘产量小、品种少

  现在,“世界上每三个柑橘

  就有一个是中国生产的”

  昨晚(22日)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3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中

  被称为“柑橘院士”的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

  这样介绍了我国柑橘良好的发展势头

  他推广栽培技术、开辟柑橘无籽化新路

  还培育晚熟新品种,让大家一年四季

  都能吃到新鲜国产柑橘

  在他的助力下

  屈原故里湖北宜昌秭归

  成为全国柑橘鲜果供应期最长的产区

  涌现12个亿元村,带动26万人稳定增收

  这位“柑橘院士”究竟

  如何为柑橘注入“魔法”?↓

  研究方向:柑橘

  他要我国“一年四季有新鲜柑橘”

  1961年,邓秀新出生于湖南宜章一个偏远的小山村。4岁那年,他的父亲病故,家中失去顶梁柱,生活更加艰苦,哥哥姐姐主动将读书的机会留给了他。

  好在邓秀新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从家到学校要走7里山路,也抵挡不住他对知识的渴望。

  1977年,邓秀新参加高考。小时候饿肚子的经历,以及当时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让他坚定选择了农业相关的专业,并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高考后进入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几年后又考入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师从我国柑橘学科奠基人之一章文才深造。

  在邓秀新看来,选择柑橘作为研究方向,很大程度是基于感性认识,“小时候砍柴,经常见到野橘子”。但随着研究深入,他意识到这个产业可以帮农民致富,于是一门心思扎进了这个学科。

  之后,他成为我国第一位果树学博士,还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开展研究。在那里,实验室的条件和柑橘产业的发达让邓秀新羡慕不已:实验室需要试剂打个电话就能送来,柑橘林肥水管理、果实分级、包装等全部自动化。

  美国工作机会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但邓秀新觉得,留学的费用是国家提供的,不能对不住国家、亏欠国家。就这样,他按期回国,同时也打定主意:要使我国像美国一样,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柑橘。

  研究目标:“超长待机”柑橘

  任何时候都不被国外“强敌”击垮

  柑橘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柚子、橙、柑、橘、金柑、柠檬等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柑橘产量小、品种少,上市时间集中在9—12月,很可能被涌入的国外“强敌”击垮。为此,他在“晚”字上下了一大番功夫。

  在盛产柑橘的秭归,他带领团队利用三峡库区“湖北冬暖中心”的特殊气候优势,选育了伦晚等晚熟品种,还示范推广“留树保鲜”栽培技术,有效延长了鲜果采收期,仅此一项就使柑农增收30%以上。

  此外,在他的建议下,当地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种植不同的品种,拉开它们之间上市的时间差:春有伦晚和红肉,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如今秭归一年四季有鲜橙。

  邓秀新团队还破解了甜橙的基因“密码”,研究人员可以锁定甜橙的成熟期、色泽、含糖量、抗病性等,培养出更好、更健康的品种。

  其中,他选育出了一种晚熟新品种,这是一种棕色的橙子,被命名为“宗橙”。因口感细腻甜度高,它迅速成为明星产品。

  在邓秀新团队的努力下,我国规划出3条柑橘带,并从气候、品种等方面入手布局晚熟品种,将柑橘成熟期由4个多月拉到11个月,一年四季都有柑橘上市。“我们的脐橙比美国好,他们卖不动。现在东南亚市场基本上也是中国柑橘。”

  研究成果:柑橘的种子已经

  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柑橘提出了新的需求。“吃一口,吐很多籽出来,影响口感,看起来也不太雅观。”能不能通过细胞工程把柑橘的籽去掉?这成为他的重点课题。

  经过不断尝试,邓秀新团队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创立了无核柑橘品种培育的新技术途径,培育出商业化无核品种“华柚二号”,并一步步把许多柑橘变成无籽品种。市面上,如今无籽的柑橘品种已经占了绝大多数。

  “中国橙”凭借果肉细、味香甜、果核少、外观好等优势,热销国内国际市场。邓秀新曾骄傲地说:“柑橘的种子,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了我们自己手上。”

  研究心得:要在祖国大地上

  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

  除了实验室,他一年至少有两个月待在果园,我国绝大多数种植柑橘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不仅要把成果写到祖国大地上,事实上你必须在大地上。”

  看到果农挑着几十斤重的果子下山,邓秀新亲自体验后觉得辛苦又危险,于是带领团队研发了轨道运输体系,既保障了果农的安全,也解决了集中采摘期劳动力不足的难题。

  看到有果农发愁销路,他又做起了“带货主播”,一场直播助力数万公斤脐橙售罄。

  为了让大家挑选到好吃的柑橘,邓秀新还提供了许多“秘诀”:“一般情况下,橘子扁一点更甜,橙子则要挑选果型长的。同一品种的柑橘,颜色较深的口感会更好。”

  在对柑橘几十年的研究中,邓秀新发现,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质量好的品种,往往都经历了某些严苛的环境。“水果是这样,我们人的一生何尝不是这样?遇到困难坚持一下,继续奋斗,可能明天就出彩了。”

  “橙”风破浪

  用几十载的坚持与付出

  为祖国人民送上满盘果香

  致敬“柑橘院士”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2023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

  制片人/王兴栋 主编/杜显翰

  编辑/李娟 校对/高少卓

  部分素材源自农民日报、中国科学报、秭归发布、华中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乐业民众合唱传承近半世纪古歌

      中新网百色6月24日电 (杨必盛 黄瑞玲)又逢一年一度端阳节。近日,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磨里村,千年古韵悠扬响起,由乐业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卜隆古歌节活动时隔三年再次回归。图为歌圩节上精致漂亮的五色糯米饭。 杨必盛 摄  据了解,“卜隆”是地方壮语支系的译音,表示盛大、兴盛、久远的意...

    时间:06-24
  • 深度体验“最孤独城市”茫崖 旅行达人提议打造独特IP

      中新网西宁6月24日电 题:深度体验“最孤独城市”茫崖 旅行达人提议打造独特IP  中新网记者 李江宁  “茫崖市自然景观丰富且独特,被誉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条件在全国可能都不多,如果茫崖市基于此打造出‘星际旅行’的城市IP,将会吸引更多人到这边来打卡。”旅行博主...

    时间:06-24
  • 重庆市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各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出炉

      中新网重庆6月24日电 (记者 钟旖)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4日发布消息,该市2023年普通高考成绩于今日14时开通查询,同期公布重庆市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各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据悉,该分数线已经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第二次专题会议审议通过。现公布如下:  一、普通类  (一)历史...

    时间:06-24
  • 广西3条河流3个站水位超警 水文中心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中新网南宁6月24日电 (陈秋霞 周也茹)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中心24日提供的信息显示,据水文监测,6月23日8时至24日8时,受强降雨影响,沙江、贺江、蒙江3条河流3个站出现超警0.03~0.22米的洪水,均已出峰回落。24日8时,广西各江河水位均在警戒以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中心预测:未来6小时,蒙江藤县太平镇...

    时间:06-24
  • 甘肃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城市街道全覆盖:让“养老”变“享老”

      中新网兰州6月24日电 (戴文昌)记者24日从甘肃省民政厅获悉,今年实施的400个“为民实事”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甘肃省、市、县三级补助资金到位率100%,整体进度快于往年。  据甘肃省民政厅介绍,从2021年开始,甘肃省委、省政府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养老服务“需求侧”着手,坚持用于民生的支...

    时间:06-24
  • 风吹十里荷花香 “莲”通乡村“致富路”

      央视网消息:这里是浙江金华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的十里荷花省级湿地公园。株株荷花在水中挺立,白的如玉、粉的似霞,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开两三瓣,有的全部盛开,姿态各异、美丽动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拍照。  夏季赏花,秋天采莲。武义宣莲与湖南湘莲...

    时间:06-24
  • 花与茶携手 芳香满园名满天下

      央视网消息:一天明月星河澹,满殿风吹茉莉香,夏日炎炎,暗香浮动。在福建福州永泰县的千亩茉莉花田,每年5月—11月,是茉莉花的盛放期。只见万千洁白花朵簇拥枝头,如雪落枝丫、繁星点点。花农穿行其间、指尖轻拈,采下还未展开的花芽,最终成就了闻名中外的茉莉花茶。  “闽边...

    时间:06-24
  • 打造“果旅融合”新路径 小小百香果成为“致富果”“幸福果”

      央视网消息: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黄澄澄的果实芳香扑鼻。在江西赣州寻乌县,眼前这一处2000多亩连片种植的百香果,给大山披上了绿衣。枝叶繁茂、硕果累累,一个个百香果硕大饱满,果农穿梭田间、忙碌不停。  目前,寻乌县百香果总种植面积已达2.4万亩,当地在做好农产品精加...

    时间:06-24
  • 吃什么?去哪儿玩?数说端午消费

      央视网消息:2023年端午节恰逢毕业季,不仅大家的出行意愿上升,节日消费氛围也很浓厚。这个端午假期吃什么?去哪儿玩?  旅游预订平台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三天,酒店、民宿、景点等预订量比2019年端午期间增长近一倍。其中,甘青环线、川西环线、新疆、云南的搜索热度均环比翻倍...

    时间:06-24
  • 佳节美味取材各异 端午饮食古今相通

      央视网消息:中华大地上丰饶的物产和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大江南北就地取材的地方饮食特色。然而,作为传统佳节,端午的节令美食往往都以甜糯的黏食和香酥的面食为主,体现出节日的团圆与和乐。  在福建晋江,大家围炉而坐,正在品尝端午小吃“煎堆”,古时称为“煎 ”,是饼状...

    时间:06-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