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预制菜成“新宠”,“预告”措施要跟上

2023-06-21 03:53:3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餐厅下单还不到10分钟,工艺复杂的如红烧肉、花胶鸡等餐品就已端上桌,让不少消费者犯嘀咕:这是不是预制菜?近几年,以“30分钟做一桌大餐”为招牌的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消费者的“新宠”。然而,对于在饭店、餐馆吃到预制菜,消费者有不同看法。

  随着锁鲜技术、冷链技术的发展,预制菜的菜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市场越来越普及。有关专业机构调研预测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今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还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预制菜行业迎来发展的东风。

  目前,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餐饮企业,占比达80%。小吃快餐店、连锁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乡厨、团餐食堂等,是预制菜应用的主要场景。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使用预制菜可以丰富供应、提高时效、减少人工等成本。为此,连锁餐饮企业普遍热衷于使用预制菜,部分餐厅八成以上的菜品是预制菜。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饭店吃预制菜可谓“众口难调”。有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可以让自己享受更快的上菜速度和高效的服务;有的则认为,在外面吃饭不能没有“锅气”,花了钱却吃预制菜,给人一种“被宰了”的感觉;还有的消费者主张,菜品口味最重要,是不是预制菜无所谓。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的消费者能够接受预制菜,有的消费者比较抵触,这是正常现象。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使用预制菜必须事先告知消费者,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一般说来,消费者下馆子或到餐厅聚餐,通常都是冲着大厨的手艺,所以餐饮企业如果提供的是预制菜而非现制菜,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由消费者自己决定是否继续就餐。反之,倘若企业有意遮遮掩掩,故意给消费者制造大厨现做、食材新鲜的误解,属于没有履行告知义务,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预制菜不预告的现象时有发生。前不久,浙江杭州一对新人在市区一家知名酒店定了一场价格不菲的婚宴。事后却被亲朋告知,每桌5988元的喜宴性价比不高,16道菜有7成是预制菜,“1196元就能配齐菜单上相同的菜品”。餐饮企业不主动告知使用预制菜,或许是担心一些消费者不能接受,再加上为自身的利润空间考虑。殊不知,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消费者一旦发现真相,就会对于商家的信誉产生质疑,进而选择用脚投票,将商家拉入黑名单。

  无论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还是规范餐饮行业健康发展的考量,预制菜要想普及推广,“预告”必须跟上。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引导广大餐饮企业,主动履行告知义务,把预制菜的品牌、保质期等真实情况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只要把事情摆在明面上,不给消费者制造被欺骗的感觉,相信不少消费者还是能够理解企业的做法,进而愿意主动了解新事物,尝试和接受预制菜。

  漫画/陈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文化“大餐”庆端午佳节 北京市将推1700余场文旅活动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徐婧) 2023年端午节将至。为让市民、游客度过欢乐祥和的端午假期,北京市文旅局统筹全市文旅资源,联合各区、各相关单位共推出各类活动1700余场,以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为市民、游客奉上节日文旅“大餐”。  千余场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端...

    时间:06-21
  • 东盟国家学生以直播为媒 讲中国故事促文化交流

      中新网南宁6月21日电(陈秋霞 玉庚鑫)“我希望能成为一名中文老师,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教印度尼西亚的学生们中文,让更多人懂得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印度尼西亚籍学生魏晓霞2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2023跨境主播微直播培训活动“跨境主播训练营”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

    时间:06-21
  • 青海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期间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双增长

      中新网青海茫崖6月21日电 (记者 李江宁)21日,记者从青海省林草局获悉,据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修复效益监测国家报告》显示: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前后,青海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期间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双增长。  《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修复效益监测国家...

    时间:06-21
  • 长春警方打掉三个洗钱犯罪团伙 涉案资金流水逾亿元

      中新网长春6月21日电 (张瑶 吴婷婷)长春警方21日发布消息,经过34小时连续作战,在吉林省的长春市、榆树市、珲春市三地连续打掉三个“跑分”洗钱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资金流水1亿余元。  5月23日,长春市公安局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汽贸城治安派出所接到分局反诈大队下发的“张某龙”...

    时间:06-21
  • 2023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首只大熊猫宝宝在神树坪基地出生

      中新网成都6月21日电(记者 安源)记者21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大熊猫“鑫鑫”于5月29日在卧龙神树坪基地顺利诞下一只幼仔。这是今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产下的第一只幼仔,预示着该中心大熊猫正式进入“产仔季”。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繁育园部长杨长...

    时间:06-21
  • 强实名制下 演出市场的“代抢”真相

      给“黄牛”2000元 能“冲”进五月天演唱会吗  强实名制下,本报记者调查演出市场的“代抢”真相  6月19日,杭州五月天演唱会的第二场,相比之前的演出,天气闷热了不少,本报记者还没到公交车站,就已经一身的汗。  前一天演出开场后,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表示,在外场遇到“黄牛”,对方表示,给2000元就可以“...

    时间:06-21
  • 甘肃民勤“小城养老”模式 让“幸福银龄”原居安养

      中新网兰州6月21日电(马爱彬)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面对“银发潮”,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在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的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探索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小城养老”模式,托起“银发”幸福晚年。  年近70岁的张平和和老伴闻月兰居住在民勤县祥和小区...

    时间:06-21
  • 闽剧助力“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进社区

      中新网福州6月21日电(记者 刘可耕)社区邻里共同体验闽剧展演互动、齐包粽子庆端午......20日,端午节将至,福州鼓东街道观风亭社区党委与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共同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带领社区居民参观位于福建省闽剧艺术中心的闽剧展...

    时间:06-21
  • 他们为啥不结婚 新世代在担心什么

      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不到700万对  杭州一位有多年新婚辅导经历的社工深有感悟——  他们为啥不结婚,新世代在担心什么  本报记者 肖淙文  前几日,本报记者参加了一场校友聚会,在场14位校友只有两位已婚,还是今年新婚。“我们一桌都是给婚育率拖后腿的人啊。”此言一出,场面瞬间静默。  据...

    时间:06-21
  • 川南缺水大考,不缺大江大河为何十年九旱?

      川南缺水大考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韩元  发于2023.6.19总第109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白龙出龙宫了!”白龙池的游客说。白龙池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的葫芦口水库,池中有块状似龙头的巨石。5月底,威远持续干旱,白龙池水位下降,“白龙”难得地露出水面,吸引来大批游客。白龙池边,大片皲裂的...

    时间:06-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