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让优秀传统文化潮起来!

2023-06-21 04:51:06

来源:扬子晚报

  将礼服设计与广州织金彩瓷相融合,将澳门当地植被融入玻璃用具设计,以敦煌花砖中各式草木纹样为元素设计胸针……“遇见国潮·聚力成长”2023苏澳青少年国潮文创设计大赛启动以来,来自江苏、澳门两地大中小学的青少年纷纷踊跃投稿,众多创意国潮文创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大赛吸引了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学生组团参赛,澳门大学生们将国潮与首饰、服装、潮玩相融合,设计作品精美且极具特色,引发关注。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澳门大学生国潮设计惊艳亮相

  在澳门科技大学集体投稿的作品中,00后学生谭绮莹的设计《瓷意》将礼服设计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织金彩瓷相结合,十分亮眼。“我们家传承广州彩瓷已经40多年了,从小我就看着爸爸在陶瓷上精心绘制,所以我非常热爱这一传统工艺。我在设计中融入了金地牡丹、百蝶图、福禄图等最具代表的广彩经典纹样。”谭绮莹介绍,以手绘瓷片来装饰礼服是自己的一次尝试。“广彩工艺繁复,以往大多以大件工艺品呈现。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广州彩瓷,也希望广彩能融入日常,融入更多不一样的地方。”

  澳门龙环葡韵湿地的广州樱花、山樱花以及澳门卢廉若公园的石斑木,这些澳门当地植被都融入范可依所设计的玻璃用具《与春语花》中。范可依是浙江人,在澳门求学4年。为了表达对澳门以及澳门春花的热爱,她选择玻璃作为材料来设计用具,希望再现澳门春花的美丽。“我也希望借助这一设计唤起人们对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关注,让大家更加珍惜和呵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范可依告诉记者,她认为国潮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融合的一种表达方式,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澳门大学生组团参赛

  在澳门科技大学的投稿中,还有融入敦煌文化和掐丝珐琅技术的敦煌草木胸针,融入莲花元素的茶具,设计精美,让人赞叹。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助理教授闫少石介绍,此次组团参赛的选手均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参赛作品包含了结合澳门文化、岭南文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时尚类首饰、服装以及潮玩等设计。

  在日常授课中,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我们一直在尝试,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做到创新,让传统文化以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所呈现。”闫少石告诉记者,澳门科技大学已经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到南京参加大学生设计类的交流活动。“苏澳青少年国潮文创设计大赛非常有意义,不仅能够加强江苏和澳门之间设计文化的交流,同时能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文化行业的发展。同时,这一主题活动还能加强澳门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南京小学生别出心裁设计国风积木

  在少年志APP大赛专区,来自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苏州高新区文昌实验小学校、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能达小学、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等江苏中小学的同学们纷纷投来创意作品。

  南京市大光路小学二年级学生钱星泽设计的六面画国风积木别出心裁。在9个正方体积木的6个面上,钱星泽围绕生肖“马”的主题绘画出不一样的图案,其中包含汉字“马”的演变,与“马”有关的诗词、剪纸和国画,最终形成了创意满满的六面画国风积木。“中华文化充满魅力,我喜欢画画和做手工,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让更多小朋友爱上传统文化。”

  参赛攻略看过来!

  一、大赛主题

  大赛以“遇见国潮·聚力成长”为核心主题展开国潮文创设计。参赛者可以用画笔或者设计软件进行原创绘制,形成文创设计图,也可以使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制作,设计具有中国特色、家乡韵味,能够展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原创作品。参赛作品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可以是概念设计或实物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书签、明信片、手账、手工艺品、建筑模型、潮玩、食品、服装服饰等,作品创意不限。

  二、参加对象

  主要面向江苏省、澳门特别行政区青少年,欢迎其他地区青少年积极投稿。比赛分为少年组(中小学生)、青年组(大学生)两个类别。

  三、参赛要求

  1.作品上传要求:拍摄设计作品的照片并上传,或者直接上传设计图,文创作品图片要求原图(无阴影、无反光,图片300像素以上,图片大小1mb以上),提交图片数量不超过5张(其中一张图片尽量体现作品全貌,其他图片可多角度展示作品原貌)并对设计作品的设计理念、设计材料、设计目的等进行文字阐述。

  2.内容要求:所有参展作品须为原创设计,无知识产权争议或纠纷。在活动初评环节结束后,入围作品原作者需提交设计原件进行审核。

  四、投稿方式

  江苏省及其他地区参赛对象投稿方式:个人参赛投稿可用手机搜索下载“少年志”APP,点击进入首页“精彩专题”—“苏澳青少年国潮文创设计大赛”,进入活动页面,根据提示线上投稿。学校集体参赛作品请发送至江苏赛区专属邮箱sagcds@qq.com。澳门特别行政区参赛对象投稿方式:个人和学校组织参赛投稿均可将参赛作品照片发送至澳门赛区专属邮箱sagcdsao@qq.com。每个设计作品包含相关参赛信息(姓名+学校+组别+创意阐释+联系方式),如果作品有指导老师可写上老师姓名及联系方式。

  五、评奖设置

  奖项设置:分少年组、青年组两个组别,一等奖每组各3名、二等奖每组各5名、三等奖每组各10名、优秀奖若干,并根据组织、指导参赛的情况评出一批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

  六、成果推广

  大赛不向参赛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优秀参赛作品将在少年志融媒平台活动专区展播。优秀实物设计作品将获选参与苏澳青少年国潮文创设计线下主题巡展;获得较高认可的概念设计将有机会被制作成国潮文创产品进一步推广。优秀作品奖的青少年设计者将有机会参与“遇见国潮·寻宝江苏/澳门”两地青少年代表采风活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文化“大餐”庆端午佳节 北京市将推1700余场文旅活动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徐婧) 2023年端午节将至。为让市民、游客度过欢乐祥和的端午假期,北京市文旅局统筹全市文旅资源,联合各区、各相关单位共推出各类活动1700余场,以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为市民、游客奉上节日文旅“大餐”。  千余场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端...

    时间:06-21
  • 东盟国家学生以直播为媒 讲中国故事促文化交流

      中新网南宁6月21日电(陈秋霞 玉庚鑫)“我希望能成为一名中文老师,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教印度尼西亚的学生们中文,让更多人懂得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印度尼西亚籍学生魏晓霞2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2023跨境主播微直播培训活动“跨境主播训练营”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

    时间:06-21
  • 青海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期间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双增长

      中新网青海茫崖6月21日电 (记者 李江宁)21日,记者从青海省林草局获悉,据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修复效益监测国家报告》显示: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前后,青海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期间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双增长。  《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修复效益监测国家...

    时间:06-21
  • 长春警方打掉三个洗钱犯罪团伙 涉案资金流水逾亿元

      中新网长春6月21日电 (张瑶 吴婷婷)长春警方21日发布消息,经过34小时连续作战,在吉林省的长春市、榆树市、珲春市三地连续打掉三个“跑分”洗钱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资金流水1亿余元。  5月23日,长春市公安局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汽贸城治安派出所接到分局反诈大队下发的“张某龙”...

    时间:06-21
  • 2023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首只大熊猫宝宝在神树坪基地出生

      中新网成都6月21日电(记者 安源)记者21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大熊猫“鑫鑫”于5月29日在卧龙神树坪基地顺利诞下一只幼仔。这是今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产下的第一只幼仔,预示着该中心大熊猫正式进入“产仔季”。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繁育园部长杨长...

    时间:06-21
  • 强实名制下 演出市场的“代抢”真相

      给“黄牛”2000元 能“冲”进五月天演唱会吗  强实名制下,本报记者调查演出市场的“代抢”真相  6月19日,杭州五月天演唱会的第二场,相比之前的演出,天气闷热了不少,本报记者还没到公交车站,就已经一身的汗。  前一天演出开场后,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表示,在外场遇到“黄牛”,对方表示,给2000元就可以“...

    时间:06-21
  • 甘肃民勤“小城养老”模式 让“幸福银龄”原居安养

      中新网兰州6月21日电(马爱彬)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面对“银发潮”,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在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的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探索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小城养老”模式,托起“银发”幸福晚年。  年近70岁的张平和和老伴闻月兰居住在民勤县祥和小区...

    时间:06-21
  • 闽剧助力“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进社区

      中新网福州6月21日电(记者 刘可耕)社区邻里共同体验闽剧展演互动、齐包粽子庆端午......20日,端午节将至,福州鼓东街道观风亭社区党委与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共同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带领社区居民参观位于福建省闽剧艺术中心的闽剧展...

    时间:06-21
  • 他们为啥不结婚 新世代在担心什么

      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不到700万对  杭州一位有多年新婚辅导经历的社工深有感悟——  他们为啥不结婚,新世代在担心什么  本报记者 肖淙文  前几日,本报记者参加了一场校友聚会,在场14位校友只有两位已婚,还是今年新婚。“我们一桌都是给婚育率拖后腿的人啊。”此言一出,场面瞬间静默。  据...

    时间:06-21
  • 万水千山“粽”是情:老味道与新国潮碰撞“舌尖”上的端午

      中新社南京6月21日电 题:万水千山“粽”是情:老味道与新国潮碰撞“舌尖”上的端午  中新社记者 杨颜慈  情浓端午,粽叶飘香。穿梭在南京大街小巷,售卖粽子的商户渐渐热闹起来。返乡不久的新西兰华侨杨美兰兜转菜市场的几个摊位,精心挑选青翠欲滴的粽叶。  阔别故土五年,此番返乡恰逢端午节,杨美...

    时间:06-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