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街区:走入国际视野的老城微更新

2023-06-18 17:3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6月18日电 题: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街区:走入国际视野的老城微更新

  中新网记者 唐娟 葛勇 申冉

  “这棵枇杷树要留下来,当年我第一次走进许师傅家,心里就在想这个。”2015年启动的南京小西湖街区微更新项目,至今已过去近八年。再次走进街区居民许庆的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又端详了一眼小院里的枇杷树长势。这棵深深扎根于南京老城南的大树,历经数十载的风雨,依然绿意葱葱。

  2022年11月,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公布,南京小西湖街区项目获得了其中的创新设计项目奖。为何这片藏在南京老城区的街巷能获得国际大奖,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南京小西湖,探访这里老城微更新的故事。

  “评奖专家组对这个项目评价是:在社会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作为小西湖街区微更新项目的规划设计团队负责人,韩冬青认为,“专家组看重的是整个项目以共商共享的创新方式,由多方共同完成的一个既有历史遗产保护、又有现代建筑修缮的城市综合更新。”

历经沧桑的老城南片区华丽转身,从过去的老城“难”重归老城南的风情万种。 葛勇 摄

  老城“难”的困局

  小西湖街区地处南京老城南东部,2010年被列入南京市22处历史风貌区之一。但由于历史沿袭问题,该片区产权关系复杂,居住人口众多。据前期统计数据:在这片4.69公顷的街区内,人均居住面积仅10m²。

  此次微更新项目的实施方、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的副总经理黄洁告诉记者,更新前的小西湖街区,地上房屋密集,临建、违建扎堆;地下市政设施年久失修、管网功能老化严重;半空中还有如蜘蛛网密布的电线。“居住安全、消防安全隐患重重,更难提得上人居环境。”

  “历经多年变迁的复杂城市面貌,靠一刀切的大拆大建‘休克式’疗法显然是不可行的。”韩冬青介绍,“在如此尺寸和密集度的街巷里做‘微创手术’,可谓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所以我们把小西湖作为试点,探索‘小尺度、渐进式’的历史地段保护与再生新模式。以‘院落或幢’为单元进行搬迁和修缮,在充分尊重民意的情况下进行更新。”

近日,中新网直播走进南京小西湖,探访这里老城微更新的故事。 葛勇 摄

  为老街坊留住老念想

  在项目实施前的调研中,规划设计团队的老师与学生扎根街巷,不断与居民攀谈,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

  位于马道街39号居民许庆家,是街区最早接受自主更新翻修的一批,韩冬青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董亦楠数不清多少次来到这个小院,与许庆老两口商量房子的改造。

  “过去,整个屋子被前后的房子围得严丝合缝,一年到头看不到阳光,也不通风。厨房窝在最里面,做个饭转身都困难。”说起这栋住了家族七代人的老宅子,许庆有感情也有无奈,“所以听说要翻修,我就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要让这屋子见得到光、透得了风,二是要留着院子里那棵我年轻时种下的枇杷树。没想到,设计师们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

  堆草巷33号刘光纪家后院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镂空花窗、后院开门,让这个私人后院变成繁花锦簇的共享花园。院子的女主人秦柳昆告诉记者,“一开始对开放家里后院有点犹豫,但看到设计师的图纸,就觉得太合心意了。”

  据黄洁介绍,“为了让这些老居民无论留下还是迁走都能够舒心,我们建立了一个多方协商平台和社区规划师制度,形成一个动态的交流窗口。”

整个项目以共商共享的创新方式,由多方共同完成了一个既有历史遗产保护、又有现代建筑修缮的城市综合更新。 葛勇 摄

  老城南的回归与重生

  2021年初,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正式开街,老居民喜迁新房,游客纷至沓来。历经沧桑的老城南片区华丽转身,从过去的老城“难”重归老城南的风情万种。

  根据历史街巷原有肌理脉络,拆除了占据街巷空间的违建,消防给水和市政管廊以“迷你”规模进行了重建,甚至在街边巷口见缝插针设置了10余处绿地和口袋广场。

  许庆家的老屋经过改造后,不仅每个房间都有明窗带入阳光,还有巧思的天井通风、宽敞洁净的厨房和卫生间,甚至多了一个老枇杷树遮荫的天台。

  如今已成网红打卡地的刘家花园里,秦柳昆每天最开心的事儿,就是招呼左邻右里和南来北往的游人看新开的花,若是昙花开了,更是要挂出“通知”邀请大家同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改造或翻建后的居民自愿腾迁院落,成为街区的社区活动中心、非遗文创工作室、学习空间、特色民宿、小型商铺等,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了日常生活便利,同时通过保护展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街区活力。

  “在小西湖街区微更新项目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居民的想法,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创造力和能动性,也增强了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韩冬青看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的更新必须兼顾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要保护好传承好,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要得到满足,同时,市政公共设施、居民住房水平、居住环境,也要跟得上现代化生活的标准。这样通过多方努力,产生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特有历史文化风貌区,让其在整个城市的发展中,发挥多姿多彩的魅力和价值。”(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热心”的就业服务 一些学生为何不买账?

      随着毕业季临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线上线下招聘、双选会、一对一帮扶……目前,各地各高校正使出浑身解数,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然而,如此的“热心”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买账。一些学生抱怨学校开展就业服务“形式大于内容”,有学生表示学校提供的招聘岗位与专业无关,还有学...

    时间:06-19
  • 跳桥救人小哥彭清林:自己跟英雄不搭界 想做一个平凡的好人

      面对面丨“我就想做一个平凡的好人”专访跳江救人小哥彭清林  12米之上纵身一跳  6月13日,浙江杭州的外卖小哥彭清林,为救跳江轻生的女子,从十余米高的桥上一跃而下,将其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经过诊断,彭清林是胸椎压缩性骨折,给到他的治疗方案是平位卧床加输液和中药外敷治疗,现在卧床休息也很重...

    时间:06-19
  • 酒店收取延时退房费 到底合不合理?

      酒店收取延时退房费,到底合不合理?  律师指出,酒店要收费,应公示或事先说明延时退房的收费标准,而且费用要合理  本报讯 (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王佳宁)近日,有自媒体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某酒店拒绝为高考生延时半小时退房,要求考生下午1点前退房,否则不退100元押金。6月16日,太康县...

    时间:06-19
  • 用人单位“闻病色变” 让求职者很受伤

      拒绝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辞退肺结核患病职工……  【拆除隐形就业门槛③】用人单位“闻病色变”,让求职者很受伤  阅读提示  一些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在求职时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专业人士指出,这一行为构成就业歧视,有此遭遇的劳动者可向劳动部门投诉。建议扩充就业促进法中的反歧视条款...

    时间:06-19
  • 南宁警方通报醉酒男子地铁站推倒女站务员:已拘留

      中新网6月19日电 据南宁地铁公安官方微博消息,6月17日22时许,南宁市公安局地铁公交分局西乡塘站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地铁5号线广西大学站站台,有一名醉酒男子闹事。接警后,民警迅速出警处置,当场控制违法人员。  经调查,当晚22时许,涉事男子周某饮酒后在站台徘徊,在列车正关闭车门时,做出伸脚卡车门...

    时间:06-19
  • 南昌通报“中学生疑被老师要求弃考”:基本属实

      中新网6月19日电 据南昌市教育局官方微博消息,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18日发布关于媒体报道“江西某中学学生疑似被老师要求弃考”的情况通报。  通报表示,针对6月18日媒体报道“江西某中学学生疑似被老师要求弃考”的相关情况,南昌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关注到相关信息,立即成立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经初步...

    时间:06-19
  • 老市场去年被拆除 新市场至今未动工(身边事)

      江西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石阳街老菜市场去年10月因安全隐患被拆除(见图)。最初,当地工作人员表示一两个月后就可以重建市场,今年元旦即可完工;后来又表示今年春节后开工。但直到现在,新市场还没有动工。市场拆除后,附近群众买菜多有不便;客流量大幅减少,周边商户经营困难。希...

    时间:06-19
  • “AI孙燕姿”的法律之维

      法学茶座  近期,华语乐坛最火爆的事件当属“AI孙燕姿”的横空出世。在这场AI歌手的狂欢背后,是否存在法律上的问题?歌手的声音是否可以被任意使用?“训练”AI歌手并命令其“翻唱”需要使用大量音乐作品,是否侵犯著作权?平台在传播AI歌手“翻唱”的歌曲时,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首先,在我国,具有高辨...

    时间:06-19
  • 烧烤界“新晋网红”金蝉吃过吗 徐州这个“金蝉小镇”,有人年赚百万

      每年六七月,是金蝉大量上市的时节。金蝉因富含蛋白质,低脂肪,味道鲜美,深受市民喜爱。近一个月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多次前往“金蝉小镇”徐州沛县鹿楼镇探访,发现当地有金蝉养殖合作社一年可以卖掉近两千万根金蝉卵枝,有养殖户靠卖蝉苗年赚百万。  6月18日下午,沛县手语金蝉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时间:06-19
  • 小学生绘出自己的“成长时间轴” 记录六年最珍贵画面

      武汉晚报讯(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何兰琼)创作自己的成长时间轴、绘出心中的“最美教师”、将藏书赠给学弟学妹……6月16日,汉阳区夏明翰小学开展一系列毕业课程,为毕业生留下最美的记忆。  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涯,那些珍贵的往事犹如封存在贝壳里的珍珠,历久弥新。同学们以“成长时间轴”的方式回忆并记...

    时间:06-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