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布莱恩·林登——从“老外”到“老乡”

2023-06-07 05:07: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布莱恩·林登——从“老外”到“老乡”(海客话中国)

  美国人布莱恩·林登是旅行家、企业家、作家。1984年,林登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孤身一人来到中国,求学、游历、拍电影、当老师、做记者……2004年,他与家人一起定居云南,并办起了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相结合的“喜林苑”品牌。林登深入参与到中国乡村的发展之中,并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

  去年,林登的回忆录《寻乡中国:林登的故事》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林登与中国的缘分已持续了30多年,他与家人一起见证了中国发展

  留学中国是人生的新起点

  林登是土生土长的美国芝加哥人。受限于家庭条件,他从15岁起就要每周工作40个小时来养活自己,从小干过油漆匠、加油站临时工、球童、家具修理工、售货员等工作,靠着半工半读才勉强读完社区大学和夜校。

  在1983年的一个寒冷秋日,林登前往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家中,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洗地毯。这位教授刚从中国回来,他递给林登一面中国国旗,请林登帮忙插到地图上的北京。但林登感到尴尬的是,自己只知道北京在亚洲,不太清楚具体位置。

  教授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接着请林登喝了一杯茶,给林登讲述关于中国的故事。林登听得入了迷。“你想一辈子都清洁地毯吗?”教授突然问。林登否认,同时又有些沮丧。由于家境拮据,林登家中从无任何旅行话题,更何况是出国这样一笔巨大的开销。一直在为生计发愁的林登,并没有太多时间思考远方。

  然而一个月后,林登在夜校里看到一张展板,上面布满了各国的招生广告。绝大多数广告是彩色的,图片也很丰富,唯有一张海报颜色黑白、没有图,上面只有简单几个字:留学中国——提供奖学金。

  林登拨通了中国大使馆的电话并递交了申请表。几个月后,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的林登收到了回复——他拿到了中国教育部提供的奖学金。林登感到难以置信:“为何是我?你们确定选对了人吗?”

  对方回答:“布莱恩,我们选择你,是因为你是一个劳动者,你可以从这个机会中获益最多。你的申请书感动了使馆的每个人。我们愿意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新的起点。”

  回望这段人生经历,林登感动不已,认为这是自己得到的最贵重的礼物。

  扎根云南千年古镇

  1984年,林登来到中国求学。在此期间,他学习中文,主演了电影《他从大洋彼岸来》,还做过摄影记者。在北京期间,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的开放态度给林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自己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生和学生们上英语课的经历:“课余时间,我会给他们播放美国电影,吸引了很多人,教室外经常挤满了人。”

  留学期间,林登还邂逅了自己的一生挚爱瑾妮。他们都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这也是他们最常聊起的话题。在林登看来,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民,是他和瑾妮友谊和爱情的源泉。

  之后,林登前往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与瑾妮先后游历了全球上百个国家,同时也持续关注着中国文化。

  林登发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很多外国人只对中餐、武术、熊猫有印象,或者了解一点皮毛”。

  2004年,两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掉美国的房子,带着孩子来到中国定居。“中国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对中国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希望能为中国做点什么。”林登说。

  他们希望找一座中国传统的老宅子,修缮保护之后,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基地。为了这个目标,一家人在中国游历了两年,从四川康定到浙江乌镇,从广东开平到甘肃夏河,最后在云南大理的喜洲古镇停下了脚步。

  喜洲古镇是一座千年白族古镇,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群。白族“三滴水”门楼、“三坊一照壁”建筑形制,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在一片金色水稻田前,他们寻到了一处“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典型建筑,这里原是喜洲富商杨品相的家宅,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林登接手时,这座古老宅院已经年久失修。在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下,林登花了两年时间将它精心修复,修旧如旧,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本鲜明的白族传统建筑风格。2008年,修缮一新的老宅正式对外开放,林登将其命名为“喜林苑”。

  林登有着一张典型的外国面孔,他身材高大、鼻梁高挺、金发碧眼,但同时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如今,他扎根在喜洲古镇,致力于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初到中国时,林登是个“老外”,如今,村民们都喊他“老乡”或者“林村长”,他对古建筑保护、传统文化推广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

  林登并未将目光仅仅局限在一座古宅,而是关注整个村庄。他认为村民们必须参与进来,这才是项目发展的重点。他希望人们能在此体验生动有趣的文化生活,比如做扎染、做喜洲粑粑、参加丰收节……

  同时,他还带着自己的孩子们,为村里免费开设了“英语角”。每周六晚,村里的孩子们围坐在小镇公园的乒乓球桌旁,学习英语词汇,不少人的父母、祖父母也会前来旁听。令林登难忘的是,他们还曾为整个村庄举办过一场音乐会。“英语角”的孩子们学会了3首英文歌曲,在1000多人面前进行了合唱演出。“我还能记起他们带着毛茸茸的圣诞帽,尽可能大声唱着《铃儿响叮当》的模样。”林登说。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喜林苑”占地1800多平方米,却只有16间客房,更多空间被用作主题餐厅、咖啡厅、图书室、健身房等。林登解释说:“我们想要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让客人在一起交流,而不是待在各自房间里。”带着客人逛喜洲古镇早市,学习制作喜洲粑粑,到苍山茶园和茶农一起采茶,或者亲手做一幅扎染作品……林登喜欢带着客人一起体验当地的乡土文化。

  “把喜林苑做成连锁酒店不是我们的目的。”林登表示,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可以把喜林苑的房价提高,也可以增加客房,但他没有这样做。“我们的初心就是搭建文化桥梁、促进中外交流,让更多外国人感受中国魅力。”

  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林登目睹了城市与乡村的飞速变化,成为许多变化的参与者,他将这些年的所见所闻集结成书《寻乡中国:林登的故事》。

  在这本回忆录中,他详述30多年来中国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生动地展示着他个人对中国探索、认知、融入的过程以及其间的情感变化。书中还收录50余幅摄影纪实作品,林登用镜头带读者回眸中国时代变迁中的美好瞬间。

  “这是一封写给中国的‘情书’。”林登说,这封“情书”献给每天都在改变和激励他的中国文化。

  林登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外国人35年人生经历的故事,他的经历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发展的入口,他对中国的理解是一个感知中国文化的切面。他希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一个真实、充满魅力的中国

  本报记者 黄敬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江沿线博物馆馆长南京同上“大思政课”

      中新网南京6月7日电 (徐珊珊)6月6日,“文化传承·南航行动”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大讲堂启动仪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长江沿线9个省市的20家博物馆,共同启动“文化传承·南航行动”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大讲堂,签署“同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大课”倡议书。  南京航空航天...

    时间:06-07
  • 直击2023高考:爱心护考队伍不断扩大

      中新网福州6月7日电 (叶秋云)“叮铃铃铃……”随着铃声响起,7日上午,2023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福建省共有23.2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共设86个考区、226个考点、8755个考场,抽调考试工作人员约4.5万人。  为了护航高考,福州市组织1300多辆出租车、80多辆公交车和4条地铁线路参与爱心助考,考生和家长可凭...

    时间:06-07
  • 逛湖荡赏非遗话产业 海外华文媒体点赞“建湖有戏”

      中新网盐城6月7日电(顾名筛 谷华 孟啸)九条大河蜿蜒而至,交汇处形成一个如碧莲盛开的美丽岛屿,四面芦苇丛生,鸥鹭戏水……6月6日,参加“2023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盐城建湖行”活动的嘉宾们,被眼前的秀美风景惊艳到了。  “2023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盐城建湖行”活动由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主办,中...

    时间:06-07
  • 上海警方出动3000余名安保力量护航5万余名考生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记者 李姝徵)高考6月7日开考,记者当日从上海警方获悉,高考首日,上海警方共出动3000余名警辅安保力量,为沪全市100余个考点,5万余名考生护航。  当日7时许,位于虹桥路的徐汇中学考点门口,2名交警和4名辅警队员已提前上岗,使用反光锥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分隔开来,并在路边设置了禁止...

    时间:06-07
  • 直击2023高考:花式祝福送考生 志愿服务暖人心

      中新网宁德6月7日电 (林榕生 吴允杰 吕若萱)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7日,2023年全国高考开考,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创历史新高。在家长和老师们的鼓励声中,考生步入考场。 吴允杰 摄老师们举着精心制作的祝福标语送考。 吴允杰 摄  在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考点,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老师们纷纷与学生击...

    时间:06-07
  • 陕西公安全力护航高考

      中新网西安6月7日电(记者 阿琳娜)7日是2023年高考首日,记者从陕西省公安厅获悉,全省公安机关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细化优化工作措施,全力护航高考,助力莘莘学子金榜题名。  据悉,陕西省公安厅此前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对做好今年高考安保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全省各级公...

    时间:06-07
  • 湖北襄阳汉江义务救护队:21年来累计挽救溺水者1869人

      中新网襄阳6月7日电 题:湖北襄阳汉江义务救护队:21年挽救近两千生命  作者 胡传林  湖北襄阳有支义务救护队,每年6月至9月,他们都会值守在汉江边,承担起“生命守护者”的角色,21年来累计挽救溺水者1869人。  6月6日下午2时,刘俊峰与另外两名队员准时来到襄城汉江边值守。前一天,汉江义务救护队集...

    时间:06-07
  • 山东67万名学子迎战高考 社会各界暖心护航

      中新网济南6月7日电 (记者 赵晓)又是一年鱼跃龙门、蟾宫折桂时。2023年山东夏季高考6月7日拉开大幕,67万名学子奔赴考场,为梦想而战。社会各界暖心护航。在菏泽市巨野县第一中学高考点,往届毕业生为考生摇旗助考。 臧东明 摄  当天,中新网记者探访济南、泰安、淄博等多地考点现场,看到考生们携带...

    时间:06-07
  • 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神州写真)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中新社武汉6月7日电 题: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作者 武一力  “反热门”旅行正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拒绝热门地标,偏爱冷门去处,不看人气,只问体验,自得其乐。  5月30日发布的《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

    时间:06-07
  • 广西出租车师傅10年送考路:闹钟都要调3个 就怕耽误送考

      中新网南宁6月7日电 (陈沿佑)2023年高考7日拉开帷幕,广西逾46万名高考生“浩浩荡荡”地奔赴高考考场,开启人生新“征程”。  清晨6时,南宁市第三运输公司出租汽车分公司的出租车师傅陆如逸,已经前往考生接送点。为做好接送工作,他睡前调了3个闹铃,生怕自己迟到。“平时我只调1次,今天怕睡过头影响到...

    时间:06-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