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2023-06-07 13:4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神州写真)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中新社武汉6月7日电 题: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作者 武一力

  “反热门”旅行正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拒绝热门地标,偏爱冷门去处,不看人气,只问体验,自得其乐。

  5月30日发布的《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2023年版)》显示四大新趋势:小众独特、自在松弛、未知惊喜、深度在地。同程旅游日前发布的《当代青年“旅行人格”图鉴》显示,注重体验的“反骨旅行家”正在涌现,其中40岁以下的占86%。

6月6日,许多年轻人来到武汉黄鹤楼下的红墙前打卡拍照。吴淘淘摄

  去安徽,“反热门”旅行者不上黄山,独辟蹊径来到景区东侧的翡翠谷“碧玉溪”,或到西溪南镇、潜口镇住民宿,体验徽派民居,品尝农家美食;去桂林不看山水,却挑战独特的户外攀岩;去庐山不看瀑布,却感受治愈心灵的禅修……

  去武汉,他们不登黄鹤楼,在黄鹤楼脚下找到“同框”的最佳机位。今年5月以来,黄鹤楼地铁站旁新修建的朱红色围墙“火”了。武汉大学生符睿和同学特地穿着汉服来此与黄鹤楼合影,朱红墙映衬下,“拍照很‘出片’”,符睿说,照片发到朋友圈后收获一众好评。

  起源于英国伦敦的CityWalk(城市漫游)在中国多个城市升温,人们围绕街道,以步行、骑行的方式认知城市,渐成潮流。

  在广州,“荔湾区散步”成为城市“打开”新方式:从广州长寿路地铁站出发,步行到荔枝湾公园听一台粤曲,顺着骑楼走到永庆坊;也可骑车到烟火浓郁的西华路,品尝老字号“文记河粉”,感受“老广文化”。

  在武汉,为了向游客展示地道老武汉生活,武汉CityWalk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导览青年志愿者邱旻洁设计了一条约4公里的“宝藏路线”:从汉口南京路出发,再到洞庭街、黎黄陂路,贯穿曾经的英、俄、法租界,途中穿插咖啡馆、教堂、菜市场,城市历史与时尚得以鲜活呈现。

  端午假期来临,自称“小马路爱好者”的“Z世代”女孩许多提前规划了北京胡同骑行路线:从雍和宫向西进入五道营胡同,再到北锣鼓巷,一直骑到什刹海,“小马路保留着原汁原味,我想体验当地人的生活。”许多说。

6月1日,武汉汉阳车站前路宛如绿野仙踪。 吴淘淘    摄

  充满“松弛感”的菜市场、老社区,也晋升为“景点”。北京三源里菜市场集结了各种生鲜“尖货”,泉州石狮菜市场融合城隍庙文化,沈阳小河沿早市充满了粗犷朴实的东北风……武汉归元寺不远的车站前路,是个老社区,一条废弃铁轨穿街而过,两侧居民区种满绿植花卉,邻里拉着家常。28岁的游客费雅恬称,这条小路让自己暂时逃离日常的快节奏,这里有生活本身的模样。

  小红书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中国人的出行目的地呈现出“非标准化”趋势,“个性化目的地”异常火爆,不少年轻人主攻小众冷门景点。在该平台,“小众挖掘机”相关话题浏览量超20亿。

  分析指,距离近、花销少、不拥挤、美食多等元素,已是年轻人旅游策划的重要标准。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常务副院长龚箭认为,时下,人们出行愈加看重安全、便捷、体验,中国新世代正处于求知、社交发展的重要阶段,“反热门”出游满足了他们的探索欲。(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匠心工作室”让居民有了专属“幸福日”

      “大家一起想想,萤火虫接下来要飞到哪里呢?”“田野里。”“好,那它去田野里要干什么呀?”“给稻草人照亮。”“和布谷鸟比赛。”……近日,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盛北社区“匠心工作室”的公益阅读课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以尽情释放。  这堂课的“老师”是周彩虹,她是盛北社区居民,也是...

    时间:06-07
  • 高考首日,这一波“高考表情”值得定格

      央广网哈尔滨6月7日消息(记者庞淼 实习生张玉欣)6月7日,全国高考开考。高考第一天,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有人从容,有人紧张;有人欣喜,有人淡定。来,让我们用相机定格一波生动的“高考表情”。  考场外,学生们穿着颜色亮丽的衣服,代表好运,代表自信。自信从容的表情展现了少年们赤诚无畏的鲜活个性。少年...

    时间:06-07
  • 北京发现超过100株丁香叶忍冬 属目前国内最大实生群落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徐婧)记者7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该局近日在开展全市野生植物保护联合检查中,在门头沟区清水镇一处山脊的崖壁上发现了目前中国丁香叶忍冬最大实生群落,现场初步统计超过100株,最高的植株有1米多。  丁香叶忍冬(Lonicera oblata)是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花期5月至6月...

    时间:06-07
  • 拉林铁路隧道线路地基下沉 旅客列车停运

      中新网西宁6月7日电(祁增蓓)记者7日晚间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公司”)获悉,6日起,拉(萨)林(芝)铁路甲竹至康萨区间岗木拉山隧道线路地基下沉,目前已组织相关专家前往调查抢修,运行于该条线路的动车暂时停运。  拉林铁路是中国首条高原电气化铁路,于2021年于6月25日开通运...

    时间:06-07
  • 浙江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上升

      中新网杭州6月7日电(钱晨菲 邱祥琪)7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在杭州富阳召开《2022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新闻发布会,记者从现场获悉,2022年该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为86.02,实现连续11年上升。  《公报》主要从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量、近岸海域环境、声环境、自然生态环境、...

    时间:06-07
  • 云南多举措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新网昆明6月7日电 (记者 缪超)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7日在昆明召开发布会,云南将从建设沿边产业园区、畅通国际大通道、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做大做强口岸经济、密切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毗邻南亚东南亚,当前正在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

    时间:06-07
  • 特写:豫北小麦晾晒“图景” 村庄街道满目金黄

      中新网新乡6月7日电 题:豫北小麦晾晒“图景”村庄街道满目金黄  中新网记者 韩章云  当前,“中原粮仓”河南麦收重心已跨过黄河移至豫北地区,趁着天气晴好,在豫北新乡县,处处晾晒场景,满目金黄。  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文化广场、水厂大院……芒种时节,中新网记者走进该县看到,当地村民充分利用各...

    时间:06-07
  • 昆明出租车司机连续20年“爱心送考” 助学子顺利高考

      中新网昆明6月7日电 (黄兴鸿)“我已经连续20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这些年免费接送的高考考生有近百人。”7日,53岁的云南省昆明市出租车司机陆正平告诉记者。  陆正平介绍,昆明发起首届“爱心送考”时,他的女儿刚上幼儿园。“许多父母因工作等原因,高考期间无法接送孩子,作为出租车司机,我有这个条...

    时间:06-07
  • 浙江:昔日“烂泥稻田”村 蹚出文旅振兴路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浙江:昔日“烂泥稻田”村 蹚出文旅振兴路  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近日,记者走进浙江省安吉县横山坞村,街道干净整洁、文旅业态丰富多样。时间回溯到20年前,“烂泥稻田”四个字是该村曾经的真实写照。  “烂泥”是...

    时间:06-07
  • 山东老字号“出圈”背后,行业协会的鼓与呼

      中新网济南6月7日电 (记者 李京泽)近年来,“国潮热”持续升温,老字号“赶潮”求新求变。受齐鲁文化滋养的山东老字号乘势“出圈”,东阿阿胶、泰山桃木王、宏济堂等老字号亮相进博会等国际舞台,成为山东递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记者近日跟随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媒体采访团来到山东,在以“聚焦社会组...

    时间:06-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