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打破职普边界,“一考”不再“定终身”

2023-06-07 04:45:43

来源:工人日报

  面对过去“非普即职”的分流,职普融通无疑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选择和成才机会——

  打破职普边界,“一考”不再“定终身”

  阅读提示

  作为我国较早一批试点城市,青岛探索实施职普融通,这种模式缓解了“一考定终身”“非普即职”的升学压力,给了中考发挥失常或是后劲足的学生弥补遗憾的机会,也缓解了很多家长的分流焦虑。

  过完这个月,徐冉即将迎来春季高考的冲刺阶段,这也是她选择职教高考的第二年。

  去年这个时候,徐冉还是一名普高学生,经过一年学习,面对“怎么也学不上去”的成绩,徐冉选择转到职业学校职普融通班。“与其在普高考入专科,不如通过春季高考升入本科。”徐冉对现实有着理性而清晰的认识。

  面对过去“非普即职”的分流式教育体制,职普融通无疑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延后式的选择机会。经过一年高中教学体系的尝试,学生对于自身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此时再做选择也更为理性成熟。

  作为我国较早一批的试点城市,青岛2016年探索实施普职融通,发展至今,已经细分为职普融通、综合高中、新型职普融通三种模式,全市23所中职学校与18所普通高中开展职普融通班,16所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8所普通高中与7所中职学校开办新型职普融通班,每年有6600余名普通高中的学生转入职业学校。

  “一考”不再“定终身”

  中考结束,徐冉以1.5分之差无缘心中理想的高中,在去普通高中和优秀职高之间,父母坚定地选择前者。“其实我的第二志愿是去华夏职业学校,但是父母传统意识里总觉得高中更好。”在我国,徐冉父母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普通高中的学业难度明显增加。徐冉坦言:“我很想考本科,但从普高升入本科院校确实有难度。”高一下学期,班主任将职普融通的政策告诉了徐冉,她第一次知道,升入高中还能再做选择,而且还有更大的几率考入本科。这一次,徐冉没有再犹豫,选择了青岛华夏职业学校职普融通班,主攻春季高考。

  2016年,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改革机制,青岛开始普职融通试点工作,开展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学分互认、学籍互转。青岛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职普融通班的学生高一接受普通高中教学,高一第二学期、高二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前共有三次学籍互转机会,学生可以根据成绩自主选择。

  “这种模式缓解了‘一考定终身’‘非普即职’的升学压力,给了中考发挥失常或是后劲足的学生弥补遗憾的机会,也缓解了很多家长的分流焦虑。”该负责人说。

  近年来,按照山东省提出的“中职创办综合高中部,职普共建综合高中,职校整体转型”三个综合高中实施路径,在职普融通基础上,青岛探索尝试综合高中和新型职普融通,增加了在职业学校设置综合高中班,在普通高中开设新型职普融通班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跨校统筹,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更高质量的教育。

  “课业并不轻松”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学习氛围不浓、基础学科薄弱被很多家长诟病。职普融通面对的是春季和夏季高考,如何打牢学生基础学科的成绩,考验着联合办学的主体。

  这方面,青岛市教育局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制度优势,定期组织综合高中与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教师开展联合教研科研,顶层设计职普融通学校师资、课程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管共享。

  青岛华夏职业学校副校长高萍萍告诉记者,学校与联合办学的66中、16中组成了工作专班,共同教研课题,文化课教师由普通高中教师担任,专业课和技能课教师由职业学校教师担任,形成了“文化课驻教、专业课走教、联络员驻校”的双班主任制培养机制。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理工高中)配备了德国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通过普高引进、双一流高校招聘等形式配备了24名基础学科教师队伍,邀请重点高中老师兼任教研组长,促进学校基础教学水平。

  为鼓励普通高中积极参与职普融通,青岛市教育局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师资硬件等经费支持;普通高中教师到职业学校授课达到相应标准享受支教待遇;出台考核机制,开设职普融通班且育人成效明显的学校,给予综合考核加分激励。

  高云珂去年以山东省第五名的成绩,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据她回忆,自己在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综合高中班时的课业并不轻松,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每晚还有三四节晚自习。

  最令高云珂记忆深刻的是学校的纪律管理。进入校门封存手机、上课不能讲话、宿舍准时熄灯等等。高云珂坦言,严格的管理为他们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数据显示,青岛目前共有23所职业学校开设普职融通班,与普通高中联合办学。普转职的人数由最初每年十几人,增加至去年的6600人。

  期待通道更加畅通

  随着职普融通教育体系认可度的提升,持续增长的普转职人数也在考验着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加快专业设置调整、加强师资硬件配备、进一步畅通高考通道等问题都亟待破题。

  在青岛,职普融通班高一学年学习普高教材,每周搭配两节职业认知课程,定期组织校外实践研学,“这种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打牢基础学科教育,为参加夏季高考的学生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帮助准备转到春季高考的学生确定职业方向。”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校长孙洪传说。

  面对教师队伍的不足,华夏职业学校引入8名企业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老师,全程参与教研、任课、备赛等教学活动;鼓励本校基础学科教师考取专业教师资格证,实现“一专多教”;联合初中、中职、普高、企业等创建普职融合育人联盟,与新加坡等国家签署中本研连读协议,为学生搭建更多升学通道。

  综合考虑兴趣爱好和高考趋势,徐冉选择了服装设计专业。令她欣喜的是,这里的学习氛围更甚从前的班级,基础学科的老师几乎全部来自普通高中,自己的成绩也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

  最近几天她正忙着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和啦啦操排练,对于未来,徐冉的目标非常明确,“想考取公办本科,还得再加把劲儿”。

  张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江沿线博物馆馆长南京同上“大思政课”

      中新网南京6月7日电 (徐珊珊)6月6日,“文化传承·南航行动”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大讲堂启动仪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长江沿线9个省市的20家博物馆,共同启动“文化传承·南航行动”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大讲堂,签署“同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大课”倡议书。  南京航空航天...

    时间:06-07
  • 直击2023高考:爱心护考队伍不断扩大

      中新网福州6月7日电 (叶秋云)“叮铃铃铃……”随着铃声响起,7日上午,2023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福建省共有23.2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共设86个考区、226个考点、8755个考场,抽调考试工作人员约4.5万人。  为了护航高考,福州市组织1300多辆出租车、80多辆公交车和4条地铁线路参与爱心助考,考生和家长可凭...

    时间:06-07
  • 逛湖荡赏非遗话产业 海外华文媒体点赞“建湖有戏”

      中新网盐城6月7日电(顾名筛 谷华 孟啸)九条大河蜿蜒而至,交汇处形成一个如碧莲盛开的美丽岛屿,四面芦苇丛生,鸥鹭戏水……6月6日,参加“2023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盐城建湖行”活动的嘉宾们,被眼前的秀美风景惊艳到了。  “2023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盐城建湖行”活动由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主办,中...

    时间:06-07
  • 上海警方出动3000余名安保力量护航5万余名考生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记者 李姝徵)高考6月7日开考,记者当日从上海警方获悉,高考首日,上海警方共出动3000余名警辅安保力量,为沪全市100余个考点,5万余名考生护航。  当日7时许,位于虹桥路的徐汇中学考点门口,2名交警和4名辅警队员已提前上岗,使用反光锥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分隔开来,并在路边设置了禁止...

    时间:06-07
  • 直击2023高考:花式祝福送考生 志愿服务暖人心

      中新网宁德6月7日电 (林榕生 吴允杰 吕若萱)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7日,2023年全国高考开考,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创历史新高。在家长和老师们的鼓励声中,考生步入考场。 吴允杰 摄老师们举着精心制作的祝福标语送考。 吴允杰 摄  在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考点,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老师们纷纷与学生击...

    时间:06-07
  • 陕西公安全力护航高考

      中新网西安6月7日电(记者 阿琳娜)7日是2023年高考首日,记者从陕西省公安厅获悉,全省公安机关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细化优化工作措施,全力护航高考,助力莘莘学子金榜题名。  据悉,陕西省公安厅此前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对做好今年高考安保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全省各级公...

    时间:06-07
  • 湖北襄阳汉江义务救护队:21年来累计挽救溺水者1869人

      中新网襄阳6月7日电 题:湖北襄阳汉江义务救护队:21年挽救近两千生命  作者 胡传林  湖北襄阳有支义务救护队,每年6月至9月,他们都会值守在汉江边,承担起“生命守护者”的角色,21年来累计挽救溺水者1869人。  6月6日下午2时,刘俊峰与另外两名队员准时来到襄城汉江边值守。前一天,汉江义务救护队集...

    时间:06-07
  • 山东67万名学子迎战高考 社会各界暖心护航

      中新网济南6月7日电 (记者 赵晓)又是一年鱼跃龙门、蟾宫折桂时。2023年山东夏季高考6月7日拉开大幕,67万名学子奔赴考场,为梦想而战。社会各界暖心护航。在菏泽市巨野县第一中学高考点,往届毕业生为考生摇旗助考。 臧东明 摄  当天,中新网记者探访济南、泰安、淄博等多地考点现场,看到考生们携带...

    时间:06-07
  • 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神州写真)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中新社武汉6月7日电 题: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作者 武一力  “反热门”旅行正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拒绝热门地标,偏爱冷门去处,不看人气,只问体验,自得其乐。  5月30日发布的《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

    时间:06-07
  • 广西出租车师傅10年送考路:闹钟都要调3个 就怕耽误送考

      中新网南宁6月7日电 (陈沿佑)2023年高考7日拉开帷幕,广西逾46万名高考生“浩浩荡荡”地奔赴高考考场,开启人生新“征程”。  清晨6时,南宁市第三运输公司出租汽车分公司的出租车师傅陆如逸,已经前往考生接送点。为做好接送工作,他睡前调了3个闹铃,生怕自己迟到。“平时我只调1次,今天怕睡过头影响到...

    时间:06-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