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影像中国”采风对焦浙江宁波海曙:生活、发展成为前后景

2023-05-19 18:2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5月19日电 (张益聪)“凡是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新闻人,凡是中国发展的地方就有影像记录瞬间。”作为《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影像作品的作者,解海龙告诉中新网记者,他还是更喜欢“老记者”这个称呼,在他看来,越贴近生活的照片就越是好作品。

  日前,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解海龙、郭建设、刘占崑、张兆增,荷赛奖获得者张涛等摄影大咖走进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进行了为期3天的摄影采风活动。

天一阁石虎雕像与身着黑猫印花衫的游客 刘占崑供图

  采风期间,众人以“生活”为前景,走访了三江口、天一阁·月湖景区、鼓楼步行街、御史文化场馆、南塘老街等人文地标;以“发展”为后景,探访了古林数字农业、太空农业中心、“鸬鹚捕鱼”非遗传承地洞桥镇沙港村、南山营地等,于方寸间洞见美丽中国里的海曙光影。

  采风一行首先将镜头对准了夜间的奉化江、姚江、甬江“三江口”交汇处。登高而望,在城市霓虹绚烂里,相机中留影的是三江竞“甬”的海曙印象,而影像折射出的,则是“海定波宁”的宁波往事。

古林镇前虞村孩子放学景象 郭建设供图

  “一座城市流露出来的发展气象、人文气息,是我作为摄影师最期待的。”刘占崑表示,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比如宁波天一阁,藏卷古今,矗立近500年,山水人文在此相拥。

  “咔嚓”快门声响起,在刘占崑的镜头里:天一阁林泉雅会馆外的石虎雕像旁站着一位拍照的旅客,而旅客衣服上的黑猫印花与石虎雕像形似。虎猫同框,在定格中捕捉到元代、明代石虎的“萌点”,影像中透露出的诙谐感令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

  “只要是能触动人内心最真实情感的,就是好作品。”解海龙坦言,优秀摄影作品是国之重器,本次“影像中国”评选出百余张全国各地的优秀摄影作品,在天一阁连廊间公开展览,让更多人见证了百姓幸福、祖国建设的瞬间。

  与天一阁珠联璧合,月湖开凿于唐代贞观年间,后在宋元时期,成为浙东学术中心,形成了人文情怀凝聚的鼎盛气象,贺知章、王安石等历史风流人物在此留下足迹,如今,湖、阁不分彼此,成为天一阁·月湖景区。

  在该景区终段,一座水则碑呈现于眼前,并在此处连接“三江六塘”,安宁一方波澜。至此,月湖的全貌才展现出来:从宁波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到如今底蕴深厚的人文景区,沧桑巨变之下,方显宁波“向海而兴”的峥嵘岁月。

  从水则碑向北步行5分钟,宁波鼓楼讲述着另一段故事。还未到鼓楼近前,摄影大咖们手持相机,“长枪短炮”已经对准了这座古建筑,朝镜头聚焦之处望去,“中式鼓楼+西式钟楼”的建筑设计中,透露出抗倭战火的纷飞,以及开放脚步的时代声音。

  “在中国众多的古城中,人们有自己的‘古城印象’。宁波这座中西结合的鼓楼就让我印象深刻。”张兆增说,作为摄影人,用镜头记录古今交织的文化变迁也是一种责任,通过影像留痕,让时间讲故事,里面有风霜历史,也有人间烟火。

摄影大咖们拍摄深溪村骑行公园自行车花式表演 张益聪 摄

  “走进这个村子,村民的生活还是小桥流水人家,我随手拍了两个放学的小孩,特别有意思。”郭建设分享说,人真实的生活状态最能反映这个时代,而百姓的幸福感就在点滴之间。

  其实在古林镇前虞村,风化的砖瓦、斑驳的墙壁,以及墙缝中的草木都独具特色,“对于摄影来说,具体的东西并不一定给人具象感,反而是人的动态、表情显得更加生动。”郭建设说。

  在宁波海曙,“鸬鹚捕鱼”从谋生手段变为非遗传承;南塘老街从旧城老砖变为新貌商业街……城市发展间,本该消失的被挽留,本该老态的展新颜,人声鼎沸里,光影讲述的故事还将继续。

  “攥紧中国种子,端牢中国饭碗”古林数字农业园内,海曙农业深耕现代化,引入“机械耕种+集成农田”模式,从育种到收获全流程技术覆盖,让智慧农业“开花结果”。

  “随着摄影技术发展,如今无人机摄影能展现更广阔的祖国山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摄影家协会航拍分会副秘书长鲍小红表示,面对宽阔的稻田,航拍更能直观展现这种视觉的震撼。

  虽然由于禁飞限制航拍稻田未果成为本次采风的“留白”,但是鲍小红也呼吁航拍爱好者,遵守禁飞区规定,安全起降。

  此外,采风一行还走访了雅戈尔5G数字工厂、太空农业中心、御史文化场馆、深溪村南山营地、骑行公园等地,深入探索了海曙工业、文旅事业发展,瞥见了宁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角。

  记者注意到,本次采风期间,众多摄影师开启了单反、手机“双持”模式。对此,采风摄影师们共同表示,如今是全民摄影的自媒体时代,设备、主体都不是“硬指标”。此次宁波海曙影像采风,在生活点滴中看见发展,往后,用光影记录时代瞬间,还需要所有摄影爱好者共同努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今天北风明显并伴沙尘来袭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昨夜至今天,北京的上空十分“热闹”,雷雨、大风、沙尘轮番登场,部分地区还降下了冰雹。今天开始进入双休日,不过今天京城的天气依旧不平静,本市将刮起明显北风,阵风可达6、7级,并伴有沙尘天气。到了明天,天气将逐步回归平静,以晴到多云为主,午后北风逐渐...

    时间:05-20
  • “为爱加班” 今日全国多地婚姻登记“不打烊”

      本报讯(记者 董振杰)5月20日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周六,但对于不少人来说,520被认为是“我爱你”的谐音,成为年轻人青睐的结婚登记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多地民政部门公开消息发现,不少婚姻登记机关选择“为爱加班”。  江苏泰州民政部门负责人在接受网友在线咨询时介绍,今年的5月20日虽然为国家法定...

    时间:05-20
  • 朝阳发布全市首个区级预付卡管理方案

      本报讯(记者 王薇)朝阳区近日发布北京市首个区级预付卡管理工作方案——《北京市朝阳区预付卡管理工作方案》。据悉,该方案以《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为法律依据,以“规范发展、行业监管、社会共治、防范风险”为原则,由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会同金融办、司法局牵头...

    时间:05-20
  • 中亚青年“寻梦”上海:人文交流很有必要

      【中亚专线】中亚青年“寻梦”上海:人文交流很有必要  中新社上海5月19日电 题:中亚青年“寻梦”上海:人文交流很有必要  中新社记者 许婧  “‘寻梦’就是寻找梦想,成为一名汉语翻译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所以取了这个中文名字。”一个月前,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寻梦(Sultan Ramilya)带着儿时的梦...

    时间:05-19
  • 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现身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徐婧)记者19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18日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野外培训时,监测到了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  据专家介绍,黄胸鹀是雀形目鹀科鸟类,别称“禾花雀”,夏季繁...

    时间:05-19
  • 中国旅游日:“趣东山”扬帆“幸福旅程”

      中新网福建东山5月19日电 (记者 张金川)2023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美好中国,幸福旅程”。当天,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中国旅游日”福建分会场主题活动暨“来福建·趣东山 我的人生正扬帆”启动仪式在漳州东山马銮湾扬帆开启。  “漳...

    时间:05-19
  • 首届“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启动 助力茶文化国际传播交流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杜燕)茶器茶具展示、茗茶体验、茶事雅集、宋式点茶、围炉煮茶……首届“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今晚启动,众多“茶+”活动亮相,助力茶文化国际传播交流。  本次文化节以“与世界共享一杯中华好茶”为主题,邀请驻华使节夫人品茗茶叙,为“国际茶文化小使者”颁奖、国际...

    时间:05-19
  • 院士专家齐聚“百年煤城”鸡西 共探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中新网鸡西5月19日电(辛悦 记者姜辉)“资源型城市转型需提前布局,在充分利用原有产业基础上有选择地延伸产业链,培育壮大科技、绿色、文化、民生等新动能,走出中国特色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在19日启幕的“科创中国”黑龙江煤炭资源型城市(鸡西)产业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

    时间:05-19
  • 京郊绿水青山里的甜蜜事业:小蜜蜂如何成就大产业?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5月19日,2023年华北区“世界蜜蜂日(5·20)”主题活动暨首届北京蜜蜂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幕式在北京密云蜜蜂大世界举行。据介绍,本届北京蜜蜂文化节系列活动以“蜂盛蜜匀融山水 森林城市惠京华”为主题,从2023年5月19日持续至9月30日,期间将陆续举办具有蜜蜂文化特色的系列活动。...

    时间:05-19
  • “519中国旅游日”天津分会场活动开启

      中新网天津5月19日电 (王在御)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19日上午,“5·19中国旅游日”天津分会场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天津市蓟州区黄崖关长城举行。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长城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对于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

    时间:05-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