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京郊绿水青山里的甜蜜事业:小蜜蜂如何成就大产业?

2023-05-19 22:1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5月19日,2023年华北区“世界蜜蜂日(5·20)”主题活动暨首届北京蜜蜂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幕式在北京密云蜜蜂大世界举行。据介绍,本届北京蜜蜂文化节系列活动以“蜂盛蜜匀融山水 森林城市惠京华”为主题,从2023年5月19日持续至9月30日,期间将陆续举办具有蜜蜂文化特色的系列活动。

图为开幕式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主办方介绍,密云区养蜂规模为12.35万群,占全市蜂群总量的51.5%,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 ,也是著名的中国蜜蜂之乡。据悉,密云区内有野生蜜粉源植物201种,主要蜜源植物荆条在全区分布面积达163万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蜜库。

  密云区组建蜂产业合作社联社,将分散的合作社团结起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的合作模式,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供保障。目前,密云区已建成多个蜂产业基地和蜂产品公司2家,蜂业专业合作组织26个,合作社入社社员1982户,蜂产业年产值超1.4亿元,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其中,兼职养蜂户每年养蜂纯收入在3.5万元以上,专职养蜂户养蜂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图为本土雄蜂品种。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目前,在密云区域内已逐步形成了“一区两翼”的饲养格局,即西部主要饲养中华蜜蜂,重点做好中华蜜蜂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据北京敦诚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合作社已经繁育出为茄类作物授粉的本土雄蜂品种,并开始小面积应用。“密云大概有1000-2000亩应用”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全国范围内,雄蜂授粉技术还在推广发展阶段,但这是个朝阳产业,以后肯定是为了健康都用这个。”

图为开幕式现场展示的蜂蜡制作的唇膏。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密云区以蜂为“媒”,全力推进农、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在活动现场的展台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蜂蜜,还展示了许多蜜蜂产业周边产品,比如:蜂蜜香薰蜡烛、蜂蜡唇膏和蜂蜜香皂等。这些产品不仅有成品对外销售,也可以由前来观光的游客自行DIY制作,给游客们带来不一样的游玩体验。

  据介绍,未来密云蜂业将以筑牢首都生态屏障、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促进市民身心健康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战略目标,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全面推动蜂产业从“特色”走向“底色”,实现小蜜蜂大产业的目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将研究地铁大客流车站采用公交分流 优化地铁末班车接驳服务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自2023年6月1日起,北京对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北京市交通委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回应热点问题,其中提到,北京将加快推动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减少与轨道重复并行线路,优化重点区域地铁末班车接驳运输服务,研究地铁大客流车站采用公交...

    时间:05-20
  • 北京6月1日起优化调整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结合公安部优化城市公交专用车道管理措施的要求,听取市民及专家论证意见,北京市交通委会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2023年6月1日起,对北京市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其中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放开部分道路公交专用车道。这是记...

    时间:05-20
  • 百家科幻企业落户北京石景山 京西科幻之城活力初现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0日从北京市石景山区获悉,自2020年开始,石景山区以打造“科幻之城”为目标,吸引各类科幻产业主体在石景山区实现集聚和资源高效转换。截至今年5月,该区已集聚近百家科幻及相关科技企业,初步形成“内容创作+IP转化+影视创投+影视拍摄+科技+体验”产业发展格局。...

    时间:05-20
  • 今年北京入夏时间为5月14日 比常年偏早6天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0日从北京市气象局获悉,今年北京观象台(北京地区气象观测代表站)入夏时间为5月14日,常年(1991-2020年平均)入夏时间为5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规定:基于当年气温序列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构成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当滑动平均气温...

    时间:05-20
  • 山西启动国风文化月活动:沉浸式感受鲜活的历史文化

      中新网大同5月20日电 (刘小红)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一眼千年 晋在眼前”2023山西国风文化月活动19日在大同启动。该活动旨在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深挖山西文旅资源潜力,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启动仪式上,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贵表示,此次活动将国风文化与山西...

    时间:05-20
  • 科技赋能建筑减碳 “厨余回收中心”等项目获奖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张素)一个厨余回收中心,预计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减少约11万吨运往堆填区弃置的厨余和约6.7万吨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个低碳灯塔工厂试验项目,为建筑由“耗能”向“正能”的转型提供实践参考……  第三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日前举行颁奖仪式,本届BEYOND Awards设置生命...

    时间:05-20
  • “520”京城逾5100对新人领证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徐婧 杜燕) “今天是他的公历生日、我的农历生日,还是‘520’,现在我们心情都很激动。”20日一早,肖女士和爱人李先生在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事务中心等待着叫号。在中心门外准备的几排临时座椅上,已经坐满了新人。  近年来,“520”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准新人”...

    时间:05-20
  • 福建稳经济观察:让短暂的“出圈”变为持续的“出彩”

      中新网南平5月20日电 (张丽君 李茜 李健)“山盟海誓”主题文旅产品发布、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旅游推介等系列活动,20日在福建武夷山举办,助力武夷山文旅市场加快复苏回暖。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武夷山抓住流量机遇,敞开怀抱、亮出诚意,用细致周到、暖心贴心的服务,让“网红”变“长...

    时间:05-20
  • 近距离接触高科技 福州科技活动周启动

      中新网福州5月20日电 (吕明)2023年福州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20日在福州马尾船政文化城举行。“AI四足机器人”(俗称“机器狗”)、阿尔法狗和“科技人”同台炫舞技、“科普实验秀”,新大陆、福信富通、福莱航空、帝视科技、博思等福州本土科技企业带来的无人机、AI人脸识别技术、北斗应急指挥服务...

    时间:05-20
  • 莫言的慈善情结:向善,是人心所需

      中新社武汉5月20日电 题:莫言的慈善情结:向善,是人心所需  作者 张芹 武一力  “在世界范围内,经典文学作品多以苦难为底色,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喜欢写苦难?”中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2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这些作品普遍对人的命运予以关注,激发读者的悲悯、同情之心。” ...

    时间:05-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