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乡村青年带来新婚俗

2023-05-17 06:10: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

  免去“万里挑一”(10001元)的彩礼;骑行山地车带着新娘子“低碳出嫁”;在草坪上办一场自己主持的婚礼……这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近在一些地方采访乡村青年婚恋话题时的见闻,从中看到,乡村振兴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兴业,而这些返乡的青年人也为乡村带来移风易俗新风尚。走访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怪现象——个别地区仍存在高彩礼现象,“闪婚”“闪离”困扰部分年轻人。

  青年婚恋问题是小家的事,更是国家大事。《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把青年婚恋列为青年发展的重要领域。各级共青团组织更把解决婚恋中年轻人的急难愁盼当成重中之重。

  婚恋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我们呼唤卸下爱的负担,让婚俗改革的新风吹遍田野。

  ——————————

  今年5月4日,28岁的吴伟迎来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和相识、相恋4年的女友万丽清结婚。这是一次“特殊”的婚礼,小两口作出简化结婚仪式的决定——免去当地“万里挑一”(10001元)的彩礼习俗;从原本计划在大饭店摆35桌婚宴,改为在村内菜馆邀请10桌当地的亲朋好友;“婚宴”饭菜以家常菜、健康饮食为主,争取“光盘行动”……

  让吴伟欣慰的是,自己简办婚礼的想法得到朋友和同事的支持认可,大伙儿都觉得这是一种新风尚。

  在家乡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晓星村,吴伟经常看到社区楼栋和小区电子屏上播放拒绝高额彩礼、提倡婚事简办等主题宣传内容。作为村里团员志愿者,他定期上门向村民宣传婚事简办的新观念。作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合肥包河区在全区500多个居民小区常态化开展“新婚喜事庆贺到家”活动,自觉抵制铺张浪费、随礼攀比;在婚姻登记大厅打造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婚俗文化墙,设立幸福殿堂、婚姻家庭辅导室等功能区,打造集简约仪式、情感辅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婚姻服务驿站。

  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婚俗改革,持续推动“为爱减负”。在乡村振兴中,一大批返乡青年成为倡导“婚事新办、简办”新风尚的主力军。

  骑行山地车带着新娘子“低碳出嫁”,和朋友们发挥爵士鼓、演唱等才艺,来一场即兴演出……90后胡文鑫(化名)和妻子刘敏(化名)的田园风婚礼曾被上传至短视频平台,收获一大波好评。

  胡文鑫和刘敏都在北京工作,回老家办婚礼前,就商量着改变一些仪式习俗。他们对自己婚礼的安排是“不请吹鼓手‘热闹热闹’、不安排车队上门娶亲,婚礼现场不展示陪嫁物品,酒席上的菜品和烟酒饮料都选择经济实惠的……”

  起初,胡文鑫的父亲持反对意见,刘敏母亲也认为这样不妥。胡文鑫向父母解释,刘敏是位崇尚环保的女孩,这些想法是他们两人达成的共识。刘敏宽慰父母说,习俗仪式是喜庆祝兴的,只要大家开心就是最好的安排。

  婚礼当天,胡文鑫和刘敏把借来的100多把椅子摆放在宾馆的草坪上,二人互相配合主持仪式,向来宾分享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收获了亲友们的祝福,婚礼氛围令人难忘。

  推动移风易俗,正在形成合力。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新建的富民一老一幼关爱服务中心食堂成为新人办婚宴、招待宾客的新去处。

  村两委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提倡婚事新办简办。“彩礼宜控制在4万元以内、婚嫁不搞豪华车队,婚礼车队不超过6辆、不在道路两旁乱贴红纸,提倡悬挂中国结等可重复使用的纪念品”等成为新风尚。

  来自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民政局的数据显示,当地的离婚率近年来趋于下降。古浪县民政局副局长俞元芹分析说,这与民法典中“离婚冷静期”的实施有一定关系,也与近年来新乡村青年婚俗观的改变有关系。

  青年婚恋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提出,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支持开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动,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为青年婚恋交友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和适合青年特点的便利条件。以此帮助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家庭观,使得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

  近期,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委与固原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青年交友联谊活动,这是第3年举办类似活动。

  这支消防救援队伍中的很多人来自农村家庭。固原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主任刘军介绍,支队积极推动婚俗改革,举办青年消防指战员集体婚礼,让年轻人对婚俗新风有了更深的认同感。

  刘军说,希望通过这样的办法,更精准实际地解决单身青年消防指战员的婚恋交友问题。追求新风尚的过程中,很多农村青年的婚恋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毛华磊在贵州毕节市纳雍县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他来到福建省屏南县前汾溪村的乡野艺校,从事美学教育相关工作。毛华磊被家里长辈催婚,他看到过不少同龄小伙伴,可能初中或高中没读完就辍学结婚了,通常是两个不成熟的人被“凑到一块”,生下孩子后,夫妻俩把孩子丢给农村的父母后外出打工。

  毛华磊对婚姻的态度更稳重,他不想草率结婚,认为这是不成熟、不负责任的表现。他很欣赏思想独立、拥有自己热爱事业的女性。“年轻人都向往爱情。如果真碰到心仪的女生,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幸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焦敏龙 王豪 田宏炜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攻略来了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题: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攻略来了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沐铁城  截至目前,在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的基础上,所有统筹地区均已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

    时间:05-17
  • 河南一货车两年收58张罚单?当地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

      中新网5月17日电 针对有报道称“河南一货车两年收58张罚单”一事,内黄县人民政府官网发布通报:近日,有媒体发布关于内黄县超载治理方面的报道,内黄县人民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对相关问题展开调查,如有违规问题将严肃处理。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通报截图...

    时间:05-17
  • 北京通州警方通报一起学校内学生伤人案件

      2023年5月15日8时许,通州公安分局接报一起学校内学生伤人案件。警方经工作,将犯罪嫌疑人张某(男,16岁)当场控制。经查,张某于上课期间在教室内对同学张某某(女,17岁)进行殴打,并先后将进行劝阻的老师囤某某(男,43岁)、高某(男,53岁)打伤,三名伤者均及时就医,无生命危险。经进一步调查,张某涉嫌于5月14日晚...

    时间:05-17
  • 老人路边卖枇杷被城管撵?视频中两工作人员被停职

      中新网5月17日电 据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5月16日,网传关于“一老人路边卖枇杷被城管撵”的视频引发关注。目前,中江县已对视频中的两名工作人员做出停职处理,针对此事成立了由纪委监委、作风整顿办、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全面开展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纪依法作出...

    时间:05-17
  • 黄河支流青海隆务河蜕变记:从“臭水沟”到特色生态走廊

      中新网青海同仁5月17日电 题:黄河支流青海隆务河蜕变记:从“臭水沟”到特色生态走廊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在青海高原,隆务河畔素有“金色谷地”美誉。发源于此间的热贡艺术,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名录。  隆务河全长170千米,其中流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境内46.6千米,于...

    时间:05-17
  • 安徽省宁国市高铁南站站前广场主体结构封顶

      中新网合肥5月17日电(刘鸿鹤 王灿)5月16日,中铁四局市政公司承建的安徽省宣城市宁国高铁南站站前广场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为该项目如期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据介绍,宁国高铁南站站前广场项目是宁国市在建的最大综合性市政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站前广场、社会车场、出租车场、落客平台、公交车...

    时间:05-17
  • 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带来了什么?

      中新网绍兴5月17日电 (王潇婧)“2023年要完成‘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指数达到85以上,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到20%,拓展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至75件,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实施领域拓展到26个,推进5个以上处罚事项适用简案快办,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达到30%以上……”  5...

    时间:05-17
  • “中华水塔”青海:省管河湖编修“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

      中新网西宁5月17日电(记者 张添福)记者17日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作为“中华水塔”的青海省,对省管12条河流、4个湖泊、11座水库的“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进行修编,为保护源头河湖健康安澜奠定制度基础。  河湖是地表水输送和存贮的重要空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河湖水生态环境对维护...

    时间:05-17
  • 大熊猫如何求爱?野生熊猫比武招亲,圈养熊猫相亲

      每年3月至5月,都是大熊猫一年一度的求爱期,在这期间,圈养大熊猫会在工作人员安排下举行“相亲大会”,野生大熊猫则会遵循本能,跋山涉水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上演“熊猫圈”的爱情故事。▲两只雄性大熊猫为争夺配偶正在武力角逐,树上的雌性大熊猫正在观战。据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野生熊猫...

    时间:05-17
  • 500余只蜂虎鸟在海南澄迈花场湾筑巢安家

      中新网海口5月17日电(卢刚)海南澄迈县湿地保护协会16日介绍,有“中国最美小鸟”美誉的蜂虎鸟的身影近日频现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500余只蜂虎鸟在保护区内筑巢安家、繁衍生息,吸引了不少鸟类爱好者带着“长枪短炮”前来拍摄。图为近日在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安家的栗喉蜂虎。 姚伟...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