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500余只蜂虎鸟在海南澄迈花场湾筑巢安家

2023-05-17 09:46: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5月17日电(卢刚)海南澄迈县湿地保护协会16日介绍,有“中国最美小鸟”美誉的蜂虎鸟的身影近日频现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500余只蜂虎鸟在保护区内筑巢安家、繁衍生息,吸引了不少鸟类爱好者带着“长枪短炮”前来拍摄。

图为近日在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安家的栗喉蜂虎。 姚伟 摄

  澄迈县湿地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姚伟说,今年4月,他惊喜地发现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内多处有蜂虎鸟的身影。特别是刚刚完成退塘还湿后留下的塘堤,随处可以找到蜂虎鸟的巢洞。经过他与其他观鸟爱好者一个多月的观测和统计,今年来花场湾内繁衍生息的蜂虎鸟至少有500只。

近日,栗喉蜂虎现身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 姚伟 摄

  每年4月至7月是栗喉蜂虎的繁殖期,它们会选择集群筑巢,将巢洞设于山坡垂直的河岸或砂质的峭壁之上,然后在巢洞中产下鸟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幅降低天敌的捕食威胁,增进群体觅食的效率,增强对幼体的食物供应与保护。

图为近日在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安家的栗喉蜂虎。 姚伟 摄

  姚伟介绍,蜂虎对栖息及筑巢环境要求很高,筑巢沙土要细小松散,巢穴外部视线要好,保证阳光充足。而且这些小鸟喜静,要找到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实属不易。

  经过观测,在花场湾内,已发现有五、六个塘堤的堤坝内发现蜂虎栖息的踪迹。目前,聚集在花场湾的蜂虎鸟主要是栗喉蜂虎,也发现少量的蓝喉蜂虎。根据蜂虎鸟的习性,再过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蓝喉蜂虎聚集至花场湾。

近日,蜂虎鸟在澄迈花场湾聚集。 姚伟 摄近日,大量蜂虎鸟在澄迈花场湾聚集。 姚伟 摄

  蜂虎鸟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极高,往年在花场湾内发现的蜂虎数量也只有少数,为什么今年会有大量的蜂虎鸟选择在花场湾内筑巢生息?姚伟说,这与花场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22年3月份,澄迈县福山镇成立退塘工作专班,历时9个月全面完成了花场湾花场村3054.9亩养殖塘退塘还湿工作

图为近日在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安家的栗喉蜂虎。 姚伟 摄近日,蜂虎鸟的身影频现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 姚伟 摄

  近年来,澄迈县湿地保护协会在花场湾内持续开展公益环保活动及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保护工作,并组织种植红树约10万株,改善红树林面积约100亩。如今,花场湾除了生态变好外,还迎来越来越多的鸟类。

近日,蓝喉蜂虎抵达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 丁恒 摄近日,在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栗喉蜂虎将食物送至洞穴。 姚伟 摄

  目前,澄迈县正在研究重新规划花场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将其打造成为海南省内外知名观鸟之地,让“退塘还湿”的村民依靠即将通车的环岛旅游公路和良好生态的花场湾吃上旅游饭。(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官方:已建设边境森林草原防火隔离带7440余公里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杨旭东17日在北京表示,针对边境防灭火的实际,中国每年安排补助资金近8000万元(人民币),建设边境森林草原防火隔离带7440余公里,对防止外火入境、内火外延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

    时间:05-17
  • 黄河长城“握手地”:被一家四代人接力守护的老牛湾

      中新网忻州5月17日电 题:黄河长城“握手地”:被一家四代人接力守护的老牛湾  作者  刘小红  地处山西忻州偏关县的老牛湾是黄河入晋的起点。黄河南下,在此回环转折,形成一个完美的弯环,这里也是内外长城交汇,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中华文明的两大地理坐标共同在此绘就出河声岳色的壮丽景观。...

    时间:05-17
  • 当前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听听专家怎么说……

      当前流行的XBB系变异株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重组变异株。研究数据显示,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要强,但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科学看待疫情,坚持已经养成的良好的卫生习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认为,原来没有感染的人群、高龄老人、没有打疫苗...

    时间:05-17
  • 上海专家探索使用磁导航精准定位肺小结节 助力早期肺癌诊疗

      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 (陈静 王根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肺部结节被检出,小小的结节如何确定位置,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  记者17日获悉,上海专家利用磁导航定位技术实现精准定位肺里各个部位结节,还可为肺病变患者提供“一站式”临床解决方案。这是磁导航定位技术应用于早期肺癌诊疗的一个...

    时间:05-17
  • 办事一站式、入驻支持足、配套有氛围……记者带您探营“天开园”

      【天工开物】办事一站式、入驻支持足、配套有氛围……记者带您探营“天开园”  央广网天津5月16日消息(记者周思杨 韩雨晨)近期,相信不少天津市民都被“天开园”三个字“霸屏”了,“天开园”即天开高教科创园,光看名称,就能得知这里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打造科技创新策...

    时间:05-17
  • 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新路 河北正定塔元庄村把“流量”变“留量”

      央视网消息:传统的吃喝玩乐式旅游很难长久地留住游客,这是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扰。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因地制宜,探索村企合作的乡村旅游新模式,把客流的“流量”变成怎么把游客留下来的“留量”。  今年“五一”前夕,全长106公里的“滹沱河生态走廊”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1...

    时间:05-17
  • 国家林草局: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薄弱,下一步将尽快补齐短板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负责人刘跃祥17日在北京表示,由于历史欠帐较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一直是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突出短板,下一步将尽快补齐短板。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时间:05-17
  • 云南发现一樟科土楠属新种——大果土楠

      中新网昆明5月17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在云南省东南部的野外考察中发现一樟科土楠属新种——大果土楠。  据介绍,樟科土楠属植物是典型的热带分布类群,约100种,其多样性中心位于马来群岛的东南部和澳大利亚。该属植物在中国非常稀有,目前报道...

    时间:05-17
  • 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全国森林草原火灾数量大幅下降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兼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永利17日在北京表示,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森林草原火灾数量大幅度下降。  当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张永...

    时间:05-17
  • “羊驼爸爸”迟海涛:在荒漠化草原为神兽建欢乐家园

      中新网锡林郭勒5月17日电 题:“羊驼爸爸”迟海涛:在荒漠化草原为神兽建欢乐家园  作者奥蓝  5月中旬的上海,气温时不时迎来一波小“狂飙”。在崇明区的上海自然卷卷牧野,空气中满是自然的清香。森林中、草坪上、小路旁,成群羊驼漫步其间,时不时与游客互动。  作为国内首家都市羊驼体验牧场,这里...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