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缅怀全国著名基础教育专家姚文忠

2023-05-16 05:54:09

来源:成都商报

  摆渡20载,提灯40年 陶研事未了,人走灯不灭

  ——缅怀全国著名基础教育专家姚文忠

  ■ 他的前半生,是站在讲台上的摆渡人,成全和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 他的后半生,像是基础教育的提灯人,把陶行知思想播撒在一所又一所校园。

  ■ 5月13日,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发布讣告:全国著名基础教育专家、著名陶行知研究专家姚文忠先生因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5月13日3时2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4岁。

  在成都乃至整个四川基础教育圈,提起姚文忠,有这样一句话,“几乎没有哪个中小学老师没有听说过他,几乎没有哪个中小学校长没有见过他”。

  姚文忠先生与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以及红星教育已有多年深厚交情,除了日常采访,在红星教育举办的“教育影响城市”成都基础教育EPC年度盛典中,姚文忠先生曾连续数年作为评审组委会委员参与评审,并就盛典的举办予以悉心指导。

  我们采访了多位成都基础教育人,并回顾追忆他与红星教育的相交点滴,以此缅怀这位四川基础教育界的摆渡人和提灯人。

  姚文忠简介

  生于1940年3月5日,中共党员。曾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教师进修研究中心小组成员、四川省中小学继续教育专家专家、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等职。出版或发表《特别教育论》《学校诊断》《物理教学及心理学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学校管理》等众多著作和论文,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爱戴。

  他的前半生——

  摆渡基础教育

  “看到最开阔和真实的中国基层教育”

  姚文忠的中学时代,是在成都树德中学度过的,此后,他考入西南师范学院,并在1958年正式加入教师行列。

  此后约20年,姚文忠任教于乐山市犍为县。这期间,他教过最偏远的小学和中学,不过,在姚文忠后来的自述文章中,这段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日子,却是他一生都怀念的。

  1973年,我从一个乡初中调到另一个区的完中任教。到完中上班那天,我先是登上小山头,回望刚刚穿过的古老街道,沧桑感一下子就在心中升起来,在车水马龙的故乡没有这种感觉。远远望去,掩映在杂树林中的,就是我将任教的完中。那里树不高,树色浓绿,能够把校舍荫蔽在自己怀里。我身上已经走得汗淋淋了,心里却感到清凉,格外动情。

  虽然由乡初中调到区完中,也没有所谓升调的快乐;倒是道路两旁,山坡上目送我离去的学生使“恋情”久久不能消退,发觉自己泪目了。

  到了新学校,我问校长:“可以看看学校的实验室吗?”很干脆,他把我交给实验员。实验员更干脆,指着一串钥匙道:“所有钥匙都编了号,你自己看。”

  看到柜子里的设备仪器,足够上课用的,我高兴得想唱歌,9月的烦热一扫而光。这个学校的设施设备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联系校长的言行,我看到了深藏在这所优秀农村学校的希望。

  ——节选自《八旬教师姚文忠:我一直怀念在农村学校教书的日子》,原文发表于《教育导报》2021年第27期

  农村任教,条件差,生活苦,但是姚文忠说,自己的态度一贯就是“直面人生”,读书遇到困难不愁,工作分配遇到挫折不愁,教书期间遇到困难也不愁,“怨天尤人没有用,去解决问题才有用”。

  他的后半生——

  提灯基础教育

  “陶研事未了,斯人已离去”

  1980年,40岁的姚文忠从乐山犍为回到成都,并入职四川教育学院教育教研室,从此,这位教学生的先生,成了“教老师、教校长”的先生。

  此后数十年,从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教科所等主管部门,再到成都七中、川大附中、新都一中等中小学,姚文忠不但参与了大量教育课题的研究,也下到一线,参与了多所学校的办学探索实践,足迹遍布全川,“主要就是跟中小学交流两点:学校该怎么办,书该怎么教”。期间,姚文忠撰写了大量文章和专著,成为四川基础教育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全程亲历者和参与者。

  有成都校长这样形容姚文忠,“在成都乃至整个四川教育圈,几乎没有哪个中小学老师不知道姚老,几乎没有哪个中小学校长没见过姚老”。

  姚文忠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

  在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红星教育共同举办的“教育影响城市”成都基础教育EPC年度盛典中,自2018年起,当时已年近八旬的姚文忠多次担任评审团成员。

  数百份评审材料堆在桌上一尺多高,一评就是两三天,但每年姚文忠都爽快应邀,“主流媒体愿意发挥媒体的力量,记录城市教育的进步印记,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基础教育,助力成都教育强市的打造,意义重大,我很高兴参与其中”。

  姚文忠的徒弟徐磊回忆,去年以来,姚老的身体就已经不如从前了,但生病期间,姚老仍坚持参加了多场学术会议,并一直牵挂着他所研究的学校的整体质量提升以及四川、新疆两地学校结对发展情况等。

  “今年元旦后,姚老病情加重入院……即使这期间,姚老也一直都非常乐观,经常惦记着他那些没做完的项目和课题。”

  在姚文忠的多个头衔中,他最看重的是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这也是他人生后半程的30余年里,所花心血最多的,“希望以陶行知研究会为现代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情”。

  2007年,恰逢四川省陶研会从重庆迁入成都20年,姚文忠填了一首《卜算子》,词的最后一句是“陶研事未了”。

  徐磊说到此事,不甚唏嘘:岂止陶研事未了,还有好多基础教育的事都未了,待到送别姚老后,团队会把姚老没做完的事情继续做好、做踏实,“人走灯不灭,这也是对姚老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殷建

  文中部分专访内容致谢《教育导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重庆警方破获特大非法经营成品油案 涉案金额逾千万元

      中新网重庆5月16日电(记者 刘相琳)记者16日从重庆市公安局获悉,重庆警方近日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成品油案,成功斩断一条非法经营成品油犯罪链,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查获非法经营成品油33吨,查扣改装运油车5台,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重庆渝北警方此前在工作中发现,渝北区一废弃厂房,一辆外省油罐车和...

    时间:05-16
  • 瓜果种子结出产业链 山西上党农民抱团调产让撂荒地变增收地

      中新网长治5月16日电 题:瓜果种子结出产业链 山西上党农民抱团调产让撂荒地变增收地  中新网记者 李庭耀  立夏已过,山西长治上党区桥沟村艺鑫种养专业合作社大棚里的西瓜成熟,一排排瓜蔓蜿蜒而上。“村民整枝实现一蔓一瓜,确保口感。”16日,合作社负责人李天林介绍,曾经村里耕地撂荒三分之一以上...

    时间:05-16
  • “3岁孩子疑被幼师扇耳光”,官方通报

      近日,网上关于“3岁孩子疑似在幼儿园被老师扇耳光”的舆情引发关注,东风区高度重视,已成立由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等组成的调查组,全面开展调查核实。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微信公众号截图...

    时间:05-16
  • 中消协称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待整治

      中新网5月16日电 (中新财经 谢艺观)16日,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2)》,其中提到,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和网游低俗化现象有待整治。网络游戏及部分学习类App预装儿童智能应用游戏化、商业化、色情化,一些学习类App存在学习功能少、休闲功能多、诱导营销多的问题,影响未成年消费者...

    时间:05-16
  • 公安部公布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10起典型案例

      中新网5月16日电 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300余起,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万余条,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2000余个,并依法对造谣传谣网民进行查处。公安部今日公布打击整治...

    时间:05-16
  • 【寻味中华丨名楼】寻芳蓬莱阁:中国仙文化之窗

      中新社烟台5月16日电 题:寻芳蓬莱阁:中国仙文化之窗  中新社记者 杨兵 王娇妮  “我从小就是港剧迷,30多年前,香港电视剧《八仙过海》的主题曲响起的时候,家人们早就挤在电视机前,吕洞宾、铁拐李等形象至今难忘。”广东游客方园退休后的首次旅行,便选择了神往已久、享誉海内外的蓬莱。  20世纪80...

    时间:05-16
  • 打造透明书房监督孩子学习?专家:父母的不信任会影响孩子一生

      近日,网上一张“透明书房”的图片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事情起因是一名网友将自己正装修的新房发到了网上,其中书房里摆放着一张书桌,桌子上方是玻璃,玻璃对面则是客厅,也就是说,在书房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客厅里的人在干什么,反之亦然。这名网友称,自己打造“透明书房”是为了监督孩子学习。对此,心理专...

    时间:05-16
  • “新中式”走俏 中国青年职场穿搭尝试融入国风

      (神州写真)“新中式”走俏 中国青年职场穿搭尝试融入国风  中新社西安5月16日电 题:“新中式”走俏 中国青年职场穿搭尝试融入国风  作者 杨英琦  在中国写字楼的“格子间”里,一群青年正不动声色地将国风融入职场服饰。  黑色吊带裙下蹬着同色系的皮鞋、小腿袜,当“90后”女孩潘达(化名)...

    时间:05-16
  • 甘肃民勤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民众“忧居” 变“优居”

      中新网兰州5月16日电(戴文昌 田鹏鹤)5月中旬,记者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三合村看到,该村因地制宜打造本土乡风特色,房屋色调采用青砖白墙,住宅整体风貌将“门勒、琉璃瓦、街门楼”等传统元素融入建筑风格,彰显民勤传统文化,留住“乡愁愿景”的民众尽享安居乐业。  近年来,苏武镇为保护自然生态,...

    时间:05-16
  • 江苏睢宁上演育秧“擂台赛” 以“技”兴农竞风流

      中新网徐州5月16日电(朱志庚 顾士刚) 立夏时节,水稻育秧正当时。在江苏省睢宁县凌城镇优质水稻集中育秧基地,一路之隔的两块育秧地里,种粮大户陈宏尚和睢宁县新力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潘跃各自带领一群人展开育秧“擂台赛”。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凌城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农技负责人仝刚跃做了临时“裁判...

    时间:05-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