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高校更名令人“心酸” 大学评价体系需要改革

2023-05-12 05:46: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5月9日,河南省教育厅官网发布了《关于申报设置本科学校的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省教育厅对新乡医学院更名河南医药大学,设立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河南体育学院、三门峡应用工程学院进行了考察,现予公示。

  新乡医学院更名为河南医药大学,从更名角度看跨度极大。新乡是地级市,河南是省,医学院更名为医药大学,也是从学院到大学的“跃升”。对此,既有该校的毕业生、在校生为这件事感到高兴,觉得新名字更能体现学校的分量,也有人觉得改名方式不够理想,失去了新乡医学院的传承。

  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医学博士罗维灵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医学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招收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并由中华护理学会(1923年名为“中华护士会”)颁发文凭。据媒体报道,新乡医学院对“更名”一事筹谋已久。这听上去让人颇为心酸。为了更名,一所高校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而这也让人不禁发问:为何有些高校无论如何都要更名?

  这一现象,和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体系有密切关系。不论在官方还是民间的评价体系中,大学都比学院要“高人一等”。高校致力于冠上“大学”的名头,是因为更名为大学后,学校可以获得更大的办学空间,可以申请硕士点、博士点,提高办学层次,而且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声誉要远高于学院。

  这就让很多带着“学院”二字的高校有了更名的冲动。从全世界范围看,有很多一流高校,从建校至今从来没有更名,一直就是学院,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但却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这些“学院”也能成一流大学,是因为一所高校好不好,其实并不在于学校的名称,也不在于学校的规模和体量,而在于学校是否把自己的学科专业都办出高质量和特色。

  概而言之,笔者并不反对更名,但是,高校办得好不好,与校名并无本质关系。从办学内涵看,不是大学就比学院好,有的大学的院系、专业,并没有质量和特色保障,如果追逐大学之名,以为这所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比学院好,就会掉进选择大学和专业的“坑”里。

  不过,在现实中,高校更名往往有着很强的现实考量。像这次登上新闻的新乡医学院,就一直受困于名称不够响亮的问题。要让高校不把更名作为办学追求,需要改革对学校办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选择高校也不能望文生义,而是要理性分析学校的师资、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关注学校办学内涵的择校模式,也会促进大学提高办学质量,以特色和质量吸引学生选择。

  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硫酸灼伤外轮船员眼睛 福建莆田为伤员办理临时入境许可

      中新网莆田5月12日电(吴志)5月11日晚,靠泊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港区中原化工码头的利比里亚籍“南部小牛”轮,一名外籍船员眼睛被硫酸灼伤。图为:莆田边检民警联合莆田海事局等部门,紧急将伤员送往莆田当地医院救治。 蔡紫阳 摄  据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民警介绍,该队全天候驻守港区,见此情...

    时间:05-12
  • 湖北援非医生接力奔赴 以精湛技术赢得信赖

      中新网武汉5月12日电 题:湖北援非医生接力奔赴 以精湛技术赢得信赖  作者 马芙蓉 黄洁莹 孙苗  “我们向当地传递先进医疗理念与技术,赢得了当地人对中国医生的信赖,这背后离不开一代代援外医疗队员的薪火相传、接续奋斗。”11日下午,在湖北省卫生健康系统第四届“生命的朗读者”“医学·人文·...

    时间:05-12
  • 2022年以来福州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960起 追赃挽损超12.63亿元

      中新网福州5月12日电(郑江洛)12日,福州市“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福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陈能文通报,2022年以来,福州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960起,其中部督、省督大要案7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78名,缉捕境外在逃人员31名,追...

    时间:05-12
  • 海南启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专项督察,重点“看海”

      中新网海口5月12日电(记者 王晓斌)记者12日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即日起至5月31日,海南省启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专项督察工作,力求通过全覆盖、大起底检视整改情况,推进督察整改落实。  “重点督察围填海问题整改、海岸带和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海水养殖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处理设...

    时间:05-12
  • 广西专科护士坚守临床一线 研发专利助力临床治疗

      中新网柳州5月12日电 题:广西专科护士坚守临床一线 研发专利助力临床治疗  作者 李娇阳 韦国政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手足踝外科主管护师吴美芳忙碌如常。护士站内,病人呼叫护士的提示音接连响起。走廊上,是护士们疾步奔走的身影。在病区里,日行近两万步,是吴美芳和同事们的工...

    时间:05-12
  • 福建森林消防多措并举 提高防灾减灾“硬”实力

      中新网福建三明5月12日电(江啸宇)202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5个的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不断提升队伍遂行任务能力,全力做好处置自然灾害的准备,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三明支队三明大队以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有计划地组织防汛、地震、应急...

    时间:05-12
  •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万庆丽):当来自远方的客人乘坐高铁进入河南地界,放眼望去,就会发现一望无际的绿色麦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画面。这是河南高铁沿线独有的“丰”景,也是河南给大部分人留下的初印象。而在河南郑州,还有一个地方,用一抔黄土,建成一座城,用一方麦田,让中原大...

    时间:05-12
  • 从乡野走向国际 浙江农民画如何绘就乡村蝶变新画卷?

      中新网嘉兴5月12日电(记者 胡丰盛)走进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一股清新亮丽之风扑面而来——廊庑下、墙壁上乃至梁栊间,一幅幅线条粗犷、色彩清晰的乡土农民画,让人目不暇接,把村庄点缀得诗意灵动、情趣盎然。  “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秀洲农民画是农民从纺织、稻作、民俗等文化中吸纳了...

    时间:05-12
  • 对话“双护家庭”:执子之手守“小家”护“大家”

      中新网济南5月12日电 题:对话“双护家庭”:执子之手守“小家”护“大家”  作者 赵晓 范嘉懿  他们工作在同一个单位,但常常各自忙碌,见不到面;他们是夫妻,却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吃饭、逛街、看电影等其他情侣眼中司空见惯的事,对他们而言却非常奢侈……他们是工作中的“战友”,是生活中的伴侣,更...

    时间:05-12
  • 山东“白衣天使”变身“发明家” 斩获多项发明专利

      中新网济南5月12日电 题:山东“白衣天使”变身“发明家” 斩获多项发明专利  作者 孙婷婷  智能化透明大脑模型、便携式胰岛素取针器、皮试皮丘保护观察计时器、塞丁格式鼻肠管更换用辅助套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山东“白衣天使”们变身“发明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良,创新推出多种护理新技...

    时间:05-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