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对话“双护家庭”:执子之手守“小家”护“大家”

2023-05-12 13:5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5月12日电 题:对话“双护家庭”:执子之手守“小家”护“大家”

  作者 赵晓 范嘉懿

  他们工作在同一个单位,但常常各自忙碌,见不到面;他们是夫妻,却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吃饭、逛街、看电影等其他情侣眼中司空见惯的事,对他们而言却非常奢侈……他们是工作中的“战友”,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别人眼中的“白衣天使”。

  5月12日,在“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中新网记者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对话“双护家庭”,听他们讲述以“小家”护“大家”的辛酸与甜蜜。

  最美的爱情是“我的世界你最懂”

  “5·12”对山大二院产科护士孙悦和她的爱人郭太和来说,不仅是带有职业光环的护士节,还是两人的结婚纪念日。

  3年前的今天,他们领了结婚证,结为伉俪。

  “2020年初,我自愿报名到武汉支援抗疫。期间,在光谷院区和同事们奋战了52天。他是我背后坚强的后盾,帮我疏导压力,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孙悦手里举着结婚证动情地说,从武汉顺利返回济南后,她与郭太和专门挑选了护士节这一天,办理结婚证。

  当时两个人已经恋爱一年多时间,疫情期间共患难,加深了他们的感情。

  回忆起那段战“疫”时光,郭太和说,他特别心疼妻子,发回来的照片都是她穿着全套防护装备在各个病床之间穿梭忙碌,听她说起热得浑身都湿透了,脸上都是口罩勒痕。“我非常能理解她的那种苦与难,不能在她身边帮忙分担,只能尽最大心力去开导她、支持她。”

  “我在消化内镜科,她在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深有体会,其间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也更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郭太和看来,在人生中能遇到一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非常可贵。他很幸运,遇到了那个懂自己的人。

孙悦中午给丈夫送饭。 赵晓 摄

  结婚3年来,孙悦和郭太和在工作上相互扶持,在生活中互相照顾,生了两个“宝贝”。

  家中最小的孩子7个月大,孙悦正处在哺乳期。“我在产科工作,照顾孩子熟能生巧。虽然现在为了喂奶,每天家里、单位两边跑有些累,但感觉很幸福,尤其是回家看到两个孩子的笑脸,让我在紧张的工作后得到放松。”孙悦说。

  “闲暇之余,我们也会像年轻情侣一样,出去吃饭、看电影,增进感情。”孙悦告诉记者,在“5·12”这个特殊的日子,两人已经计划好,一起吃饭后,到第一次约会的大明湖散散步,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

  以“小家”之力守护“大家”

  “他在急诊科,我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量都非常大。这些年,为了保证至少有一个人能在家照顾两个孩子,我们的上班时间是完全错开的。”说到这里,纪曰玲忍不住落泪。

  纪曰玲与丈夫李超同为护士,工作时间都是“八八制”,加上家中老人年迈,照看两个孩子的体力和精力有限。所以多年来,两人的“白班”和“夜班”总是相反,家中“交班”时的碰面是他们为数不多的相处时间。

李超在急诊科为患者量血压。 赵晓 摄

  两人在急诊科相识,作为一名男护士,李超有体力优势,通过科室轮转积累了内科、外科、神经科、ICU等多科室的工作经验,遇到急难任务常冲到前面,还主动帮助经验不足的同事。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有担当的精神吸引了纪曰玲。

  在李超眼中,纪曰玲身上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她从急诊科调到新生儿科后,工作难度不减反增,硬是凭借一股韧劲钻研和掌握了各项新技能,在新生儿科扎下根,一做就是11年。

  回想10多年来的工作经历,让纪曰玲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与同事在2021年全力协作救治了一位仅有23周大小的早产儿。“当时产妇因宫颈机能不全出现胎膜早破,我们立即组建一支医疗团队,对患儿进行‘黄金小时集束化管理’救治。”

纪曰玲在监护室内喂新生儿喝奶。 赵晓 摄

  “这个孩子出生时只有450克,还不如一个矿泉水瓶子大。”纪曰玲用手比划着孩子出生时的样子,“后期,我分管照顾他,经过100天如履薄冰的救护,他的体重涨到2700克。”纪曰玲说,孩子现在已经两岁多,通过随访得知,他生长发育得非常好,这让她深刻地感受到护士职业的价值感。

  尽管新生儿科和急诊科的工作都异常忙碌,两人也深感辛苦,但对这份工作仍旧充满热爱。

  “既然选择这个职业,就做好了辛苦付出的准备。”李超说,去年他曾到新疆进行两个月的医疗支援,当时正值济南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夫妻二人各有各的忙碌,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曾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质疑,唯一感到亏欠的就是对不住孩子和父母。

  谈及未来,李超表示,两人仍会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以“小家”之力守护“大家”,争取做出一些科研成果,为患者提供更周到、更细致的护理服务。(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北邢台任泽区:劳动者驿站让城市更有“温度”

      中新网邢台5月12日电 (张鹏翔 武娜)12日一大早,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环卫工人王小平和刘秀庭,像往常一样清扫完负责的路段后,便朝着路边的一座驿站走去。  “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好地方,夏天能乘凉,冬天能取暖,还能吃上一口热饭,有了这驿站真好。”王小平倒了杯热水,竖起大拇指。邢台市任泽区的快...

    时间:05-12
  • 天津市气象局启动“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

      中新网天津5月12日电 (记者 王君妍 通讯员 张妍 王晓堂)12日,在全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这天,天津市气象局启动2023年“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突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联合蓟州区气象局和蓟州区下营镇政府,邀请气象科普志愿专家面向蓟州区下营镇的山区群众、学生等重点人群精准开展...

    时间:05-12
  • 转动的星球、跳动的心脏 一场博览会告诉你未来课堂长啥样

      中新网郑州5月12日电 (阚力)戴上3D眼镜,一颗跳动的“心脏”,在眼前现场“解刨”……12日启幕的第五届河南教育装备博览会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在希沃数字化场景教室里演示着医学解剖。  为期三天的此次大会,以“数字引领 创新发展”为主题。展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家教育装备企业,在数万平方米展...

    时间:05-12
  • 四川宝兴:村民上山偶遇野生大熊猫在河边喝水

      中新网雅安5月12日电 (刘刚 高华康)5月12日中午,四川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村民张继良、王佑良等人一起上山劳作时,在青衣江源头中梁子沟海拔2700多米的原始森林里,偶遇了一只在河边喝水的野生大熊猫。  据村民张继良介绍,为了不打扰野生大熊猫喝水,他们躲藏在离大熊猫不足20米远的林中观看。而村...

    时间:05-12
  • 广佛同城开启“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

      中新网广州5月12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日上午,广州市地震局与佛山市地震局联合举办2023年广佛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地震灾害疏散演练活动,在广州设主会场,在佛山设分会场。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广州主会场设在广州市天河区金穗幼...

    时间:05-12
  • 护士佘沙:因感恩身披白衣,不忘“汶川人”身份

      中新网成都5月12日电 题:护士佘沙:因感恩身披白衣,不忘“汶川人”身份  记者 王鹏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也是汶川特大地震十五周年纪念日。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病房内,27岁的护士佘沙如往常一样忙碌着。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她多次请缨前往武汉支援抗疫,一句“我是汶川人,懂得感恩”感动了许多人。...

    时间:05-12
  • 广东湛江首批金鲳鱼苗出口海外

      中新网湛江5月12日电 (梁盛 王伟 范俊霞)广东湛江海关12日发布消息称,经海关部门检验检疫合格,湛江鑫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6万尾金鲳鱼苗,目前正踏上前往马来西亚的“一带一路”之旅。  据悉,这是湛江口岸首次出口金鲳鱼苗。  湛江素有“中国金鲳鱼之都”的美誉,是广东发展海洋牧场、打造“...

    时间:05-12
  • 妈祖诞辰1063周年 两岸信众北京同纪念

      中新社北京5月12日电 (陈建新)“妈祖大爱 两岸情缘”海峡两岸(北京)妈祖文化交流暨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活动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逾百名嘉宾、信众齐聚一堂,共同参加纪念活动。  北京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郑玉水致辞表示,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未来协会将与各...

    时间:05-12
  • 今日辟谣(2023年5月12日)

      谣言:湖南省长沙县“有小孩被偷”?  真相:近日,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流传信息称:长沙县黄花镇、安沙镇多个孩子被偷。经当地公安部门侦查发现,2023年5月6日居民曾某某在某业主群内看到了一则附有辟谣公告的旧消息,但仍将其中的谣言信息进行了传播并呼吁其他网友转发。随后,居民杨某某将该消息再次传播...

    时间:05-12
  • 旧谣新传博眼球 杜撰政策行骗局——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4月辟谣榜综述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对4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杜撰政策信息、捏造社会事件、散布伪科普等方面,以碰瓷热点、假借权威、旧谣新传、危言耸听等套路,扰乱社会秩序,误导公众认知,造成负面影响。  杜撰政策意欲行骗。4月以来,有不法分子歪曲解...

    时间:05-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