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过度借调为何总是“卷土重来”

2023-05-12 05:46: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半月谈》报道,记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有的上级单位借调人员接近甚至超过在编人数,有的基层单位在岗人员竟少于被借调人数。此前,有某地级市的组织部门披露,全市一次性清退借调干部1400多人,其中市县两级部门从乡镇借调的干部就有600多名。

  “借调的比在编的多”,尽管这实际上是很多地方一直存在的现象,但一经披露,仍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不少人担忧,长此以往,基层的日常工作不仅会受到影响,人心也会出现浮动,而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更是无从谈起。

  印象中,一些地方每隔一阵儿都会清理借调人员,但过不了多久,各式各样的借调人员又会以各式各样的理由“卷土重来”。过度借调枝枝蔓蔓,成为难以根治的顽疾,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上级机关来说,既能通过借调找来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又不用负担“人头费”,何乐而不为?对基层单位来说,把自己的人借出去,能够熟络与上级机关的关系,也不难接受。而对借调者本人来说,到上级单位“开开眼界”,又何尝不是一次拓展人脉、锻炼能力的机会?

  多方合力之下,过度借调之风自然很难遏止。本来,作为一种上下沟通交流的渠道,适度的借调确实有助于互相加深认知,但这种行为一旦被赋予另外的利益考量和权力竞逐,借调乱象也就愈演愈烈了。

  必须看到,过度借调看似各方都有收益,也都满意,但最终受损的,却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比如,上面不出“人头费”,那只能是基层出,这无疑会加重基层负担;上下级之间的非工作交流日趋频密,也会增加额外支出;此外,大量借人也会滋生新的治理问题。

  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命题下,扎实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当此之时,首先要严格依法行政,参照公务员法中关于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等相关规定,明确借调行为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相应的程序。什么情况下需要借调?借调需要履行什么样的手续?借调人员的薪酬谁来支付?这些都应该有规可循。

  谁用人谁花钱,这本是颠扑不破的常识,为什么现在还存在基层花钱给上级单位用人的怪现象?政府用人要严格按程序办事,不应该单独为借调留一个口子。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也是协调各方权责的必然。

  此外,还应该从根本上科学施策,合理核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并动态调整。一旦确定了,就不要轻易改动,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随意向基层单位借人。

  这就要求各级机关单位都要以事设岗、以岗定人、人岗相适。如果动辄以所谓的专项行动、专班工作为由随意调人,或者临时性工作虽然办完了,但人却“沉淀”下来,不仅会损害机构设置的权威性与科学性,也会造成人员臃肿、事项不清。

  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均应纳入相应的事和岗里面,如果凭空滋生出很多杂事,并让借调来的很多人去做,就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表现。答好全面深化改革这道题,就要以刀刃向内的自觉、刮骨疗毒的勇气、人民至上的理念,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步伐。

  龙之朱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硫酸灼伤外轮船员眼睛 福建莆田为伤员办理临时入境许可

      中新网莆田5月12日电(吴志)5月11日晚,靠泊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港区中原化工码头的利比里亚籍“南部小牛”轮,一名外籍船员眼睛被硫酸灼伤。图为:莆田边检民警联合莆田海事局等部门,紧急将伤员送往莆田当地医院救治。 蔡紫阳 摄  据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民警介绍,该队全天候驻守港区,见此情...

    时间:05-12
  • 湖北援非医生接力奔赴 以精湛技术赢得信赖

      中新网武汉5月12日电 题:湖北援非医生接力奔赴 以精湛技术赢得信赖  作者 马芙蓉 黄洁莹 孙苗  “我们向当地传递先进医疗理念与技术,赢得了当地人对中国医生的信赖,这背后离不开一代代援外医疗队员的薪火相传、接续奋斗。”11日下午,在湖北省卫生健康系统第四届“生命的朗读者”“医学·人文·...

    时间:05-12
  • 2022年以来福州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960起 追赃挽损超12.63亿元

      中新网福州5月12日电(郑江洛)12日,福州市“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福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陈能文通报,2022年以来,福州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960起,其中部督、省督大要案7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78名,缉捕境外在逃人员31名,追...

    时间:05-12
  • 海南启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专项督察,重点“看海”

      中新网海口5月12日电(记者 王晓斌)记者12日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即日起至5月31日,海南省启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专项督察工作,力求通过全覆盖、大起底检视整改情况,推进督察整改落实。  “重点督察围填海问题整改、海岸带和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海水养殖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处理设...

    时间:05-12
  • 广西专科护士坚守临床一线 研发专利助力临床治疗

      中新网柳州5月12日电 题:广西专科护士坚守临床一线 研发专利助力临床治疗  作者 李娇阳 韦国政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手足踝外科主管护师吴美芳忙碌如常。护士站内,病人呼叫护士的提示音接连响起。走廊上,是护士们疾步奔走的身影。在病区里,日行近两万步,是吴美芳和同事们的工...

    时间:05-12
  • 福建森林消防多措并举 提高防灾减灾“硬”实力

      中新网福建三明5月12日电(江啸宇)202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5个的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不断提升队伍遂行任务能力,全力做好处置自然灾害的准备,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三明支队三明大队以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有计划地组织防汛、地震、应急...

    时间:05-12
  •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万庆丽):当来自远方的客人乘坐高铁进入河南地界,放眼望去,就会发现一望无际的绿色麦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画面。这是河南高铁沿线独有的“丰”景,也是河南给大部分人留下的初印象。而在河南郑州,还有一个地方,用一抔黄土,建成一座城,用一方麦田,让中原大...

    时间:05-12
  • 从乡野走向国际 浙江农民画如何绘就乡村蝶变新画卷?

      中新网嘉兴5月12日电(记者 胡丰盛)走进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一股清新亮丽之风扑面而来——廊庑下、墙壁上乃至梁栊间,一幅幅线条粗犷、色彩清晰的乡土农民画,让人目不暇接,把村庄点缀得诗意灵动、情趣盎然。  “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秀洲农民画是农民从纺织、稻作、民俗等文化中吸纳了...

    时间:05-12
  • 对话“双护家庭”:执子之手守“小家”护“大家”

      中新网济南5月12日电 题:对话“双护家庭”:执子之手守“小家”护“大家”  作者 赵晓 范嘉懿  他们工作在同一个单位,但常常各自忙碌,见不到面;他们是夫妻,却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吃饭、逛街、看电影等其他情侣眼中司空见惯的事,对他们而言却非常奢侈……他们是工作中的“战友”,是生活中的伴侣,更...

    时间:05-12
  • 山东“白衣天使”变身“发明家” 斩获多项发明专利

      中新网济南5月12日电 题:山东“白衣天使”变身“发明家” 斩获多项发明专利  作者 孙婷婷  智能化透明大脑模型、便携式胰岛素取针器、皮试皮丘保护观察计时器、塞丁格式鼻肠管更换用辅助套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山东“白衣天使”们变身“发明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良,创新推出多种护理新技...

    时间:05-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