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两天两起8人遇难!高层遇火情如何逃生

2023-05-10 05:41:55

来源:广州日报

  5月8日23时许,山西省吕梁市某小区发生火情,造成人员被困,初步判断为四楼管道井电表箱着火。涉火建筑高17层,共有住户46户128人。经紧急疏散救援,23名受伤人员转送医院救治,其中3人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0人生命体征平稳。就在一天前,另一起火灾也发生在吕梁,同样是高楼层小区,一单元电缆井内电线着火,造成人员被困。涉火建筑高32层,共有住户104户279人。经紧急疏散救援,5人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

  两天两起8人遇难,触目惊心。专家介绍,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体量庞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等特点,建筑内包含较多危险源,一旦发生火灾,难以第一时间进行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向上蔓延,这源于高层建筑形成的“烟囱效应”。所谓“烟囱效应”,是指户内空气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向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有实验证明“烟囱效应”的危害性:一座30层、高约100米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从一楼到顶楼只需30秒!

  在高层建筑内,用电设施设备越多,引发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在高层建筑内设有多种电器设备,如空调、排风机等大功率电器。这些电器设备如果出现问题,或超负荷运转,或缺乏维护保养等,便有可能运行不顺、发热,引发火灾事故。住宅内的厨房用火、关于吸烟的种种不安全行为,也极易引起火灾。另外,高层建筑的住户经常存在装修、电气焊等作业情况,如果存在违规操作,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所以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施工作业,防患于未“燃”。

  【科普】

  高层住宅逃生口诀

  疏散楼梯最可靠,沿着墙体赶快跑。

  随手关闭防火门,阻挡烟火能逃跑。

  捂住口鼻开外窗,排走烟气就不慌。

  向下逃生被阻断,可上楼顶等救援。

  借助手电来照明,看清层标增信心。

  被困室内无退处,堵住门缝泼上水。

  ·疏散时应走楼梯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不要乘坐普通电梯,应迅速从楼梯间沿着墙体一侧成单排纵队往下走,以防阻挡上来救援的消防队员。电梯一旦中途出现故障,就会被卡住,如果电梯井失火,就会形成烟囱效应,十分致命。

  ·随手关闭防火门

  逃生的人员在进入楼梯间之后,一定要记得关闭每一层楼的防火门,防止烟气、火势进入楼梯间。火灾发生时,烟雾弥漫的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关闭防火门,基本1分钟左右就会弥漫到4至5楼。

  ·捂住口鼻开外窗

  高层建筑疏散楼梯间产生浓烟时,应用湿口罩、湿毛巾捂住口鼻,边向下走边打开外墙窗户,既能补充新鲜空气,又能增强排烟效果。进入安全通道后,要记住蹲下来,因为烟雾集中在高处,人站着奔跑很容易被呛到。

  ·上楼顶等待救援

  如果向下的通道已经被大火封堵无法逃生时,不要惊慌,可选择楼顶或安全的开拓区域等待消防队员救援。

  ·可借用手电照明

  夜间或断电时,应用手电筒照明,持手电者走在最后,光线向下。高层建筑逃生时,注意查看转弯平台处层标,留意该楼层是否有坍塌迹象。

  家中常备三件宝,关键时候少不了:手电筒、口罩(毛巾)、逃生绳(配备手套)。

  ·堵塞门缝泼上水

  只能待在家中暂时避险时,要做好防止烟雾进入的措施。可用较厚的布条浸湿后塞住门缝,防止烟火渗入,同时向室外发出求救信号,或打电话说明被困位置。切记:这是万不得已的办法。切记:千万不可盲目跳楼!

  防患于未“燃”

  ·装修材料,安全第一

  装修时切记不可使用易燃、可燃装修材料。

  ·故障电器,及时更换

  要时常检查家中的电器和线路,发现线路老化、脱落、破损要及时更换。

  ·易燃物品,远离电源

  电源插座、开关、电暖器、烤火炉旁不要堆放可燃、易燃物品。

  ·家中无人,关闭电气

  外出或晚上睡觉前,应检查燃气阀门以及电暖器、烤火炉、微波炉等电器开关是否已关闭。

  ·常清油污,不留隐患

  定期清理厨房燃气灶、抽油烟机管道的油污,烧水炖汤不离人。

  ·生命通道,保持畅通

  不在室内外、阳台和窗台以及安全出口、走廊前室、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堆放可燃杂物;防盗网必须开逃生窗;不堵塞占用消防通道,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消防器材,家中常备

  家中常备干粉灭火器、灭火毯、防烟面罩、逃生绳、多功能手电筒、消防手套等简易灭火逃生工具。

  ·善用设施,自觉维护

  楼道内消火栓箱内不堆放杂物,且接口、水带、水枪应保持完好有效,确保消防水畅通。

  ·可燃雨棚,及时拆除

  家中切记不可安装塑料等材质的可燃雨棚,安装须选用金属等材质的不燃材料。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孝义:因偷排不明液体导致三人中毒死亡 两名重点嫌疑人被控制

      中新网吕梁5月10日电(记者 范丽芳)据山西吕梁孝义市新闻办通报,5月10日上午,孝义市胡水线(县道)2公里处发生一起因偷排不明液体导致三人中毒死亡的刑事案件,警方已正式立案侦查,两名重点嫌疑人被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完)...

    时间:05-10
  • 13日起呼和浩特首批126所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10日电(记者 张林虎)10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获悉,13日起当地126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共享,更好地满足市民就近便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呼和浩特市决定对具备条件的126所...

    时间:05-10
  • 青海省拉面行业百人角逐“技术能手”

      中新网青海化隆5月10日电(记者 张添福)青海省第四届拉面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10日在“拉面特色小镇”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群科新区举行。  本届大赛为省级一类大赛,竞赛设有拉面个人项目和拉面成品、创新拉面团体项目。全省各市州30支代表队的107名参赛选手在赛场展绝活。  根据青海省级一类...

    时间:05-10
  • 广州市“百企千人”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北京宣讲会召开 将开发六大主题实习岗位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刘卓悦)主题为“共融国家发展大局,齐创湾区美好未来”的穗港澳青年交流暨广州市“百企千人”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北京宣讲会9日在北京举办。  该宣讲会由广州市青年联合会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

    时间:05-10
  • 从“网红”到“长青” 小小一碗螺蛳粉是如何实现产业进阶的?

      自2017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在这些年里都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一起去看看消费领域品牌的发展与变化↓  提到广西的美食,很多人都会想到螺蛳粉。2022年,这碗小小的螺蛳粉已经做成了产值600多亿元的大产业,也造就了柳州螺蛳粉这个知名品牌。  在广西柳州,一...

    时间:05-10
  • 山西孝义通报偷排致三人中毒死亡:两嫌疑人被控制

      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孝义发布”官微消息,山西省孝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情况说明称,2023年5月10日上午,孝义市胡水线(县道)2公里处发生一起因偷排不明液体导致三人中毒死亡的刑事案件,警方已正式立案侦查,两名重点嫌疑人被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截图自“孝义发布”官方微博...

    时间:05-10
  • 【2023打卡中国】和美乡村展新颜 外国网红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探索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万庆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有近5亿农民常住的中国农村,在有近两亿人就业的农业产业,农民的种粮事业如何?除了农事生产还能做什么?新农村又是什么样子?在中国河南商丘,人们会发现无数种可能……  5月8日至9日,来自巴西、埃及、危地马拉、墨西哥、罗马尼亚...

    时间:05-10
  • 甘肃静宁科技助农“慧种田”:传统果园填“智”增效

      中新网兰州5月10日电(魏建军 温艳平)“在政府的好政策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这几年我也转变思路,积极学习科学种果的技术,也经常和村里的种植户相互分享经验,去年苹果套袋12万只,收入在20万元左右。”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余湾乡王坪村村民王国义乐说。  静宁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北纬35度的黄土高原暖温带...

    时间:05-10
  • 专家学者齐聚黄河入海口 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中新网东营5月10日电(吕妍)首届盐碱地技术创新大会5月10日在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开幕,多名专家学者围绕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等展开研讨,为全球盐碱地综合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

    时间:05-10
  • “天路”上的木工“守艺人”:一个人就是一条“流水线”

      中新网西宁5月10日电 题:“天路”上的木工“守艺人”:一个人就是一条“流水线”  作者 祁增蓓 周悦翔 党敏嘉  早上8点,梁军便来到了工作岗位,清点木料、检查锯片、铺开图纸……两米见方的加工台上,他轮番对木板、木块、木条等木料进行切割、开槽、拼接、打磨,或大开大合,或精雕细琢,每一个步骤和动...

    时间:05-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