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明起,这个地方放假三天

2023-04-20 22:06:18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广西正投入一场盛大的狂欢!

到处都是令人沉醉的“歌海”

4月21日起

广西开始放假三天!

如果遇到身边的同事请假

别惊讶

他是要回村“撩歌”了

毕竟村里没他可能要输……

广西“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现场。俞靖 摄

3月14日,广西官方发布

今年“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4月21日至23日放假调休,共3天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

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

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

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这一天是壮族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民众相约一起赶歌圩、祭祀先祖

跳竹竿舞、抢花炮、演壮戏等……

壮族民众搭台对山歌。曾开宏 摄

这一天也是壮族的“情人节”

青年男女们齐聚田间、山头

对山歌、抛绣球,谈情说爱

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和游戏

常让众人流连忘返

壮族民众着盛装欢跳竹竿舞。黄艳梅 摄龙胜各族自治县各族寨花与游客们进行“绣球传情”。韦吉阳 摄

自2014年开始

广西政府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

世界那么大,只有广西放假”等网络流行段子

形象概括了广西人“三月三”出游的“任性”

山歌手在柳州市柳侯公园唱起山歌。王以照 摄

“请假回村唱山歌”可不是段子

广西作为"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壮族歌圩遍布壮乡各地

在这一盛大的日子里

广西人是一定要唱歌的

以歌会友

battle谁是村里最靓的仔!

两名女山歌手与两名男山歌手对唱山歌。朱柳融 摄

相传“三月三”是为了纪念

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

所以也称“歌仙节”“歌圩节”

电影《刘三姐》剧照。长影集团供图

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

分布有壮、汉、瑶、苗

侗、仫佬、毛南等12个世居民族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广西各族民众欢聚一堂

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

参与人数逾千万之众

堪称全球最大的“歌圩”

农历三月初三,游客前往“中国壮乡”南宁市武鸣区赶歌圩。黄艳梅 摄百色布林村举办山歌节庆祝传统节日“三月三”。 杨志雄 摄

这一天

广西成了“歌的海洋”

来自全国各地的山歌爱好者云集于此

各地歌王斗歌争奇

多场民族歌圩精彩上演

歌手在南宁市武鸣区灵水湖畔唱山歌迎客。黄艳梅 摄观众把“鱼峰歌圩”现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王以照 摄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刘三姐是我国广为流传的

民间传说中的壮族人物

是广西各族民众勤劳勇敢

聪慧机敏、坚毅执著的代表

“刘三姐歌谣”被一代代人传唱至今

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民众身着民族服饰赛山歌。黄艳梅 摄

电影《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

张艺谋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成为广西旅游的“招牌”

因此让人们记住了“歌仙”刘三姐

也记住了“山好、水好、歌好”的魅力广西

《印象·刘三姐》演出现场。《印象·刘三姐》运营公司供图

从民间传说到舞台艺术

电影银幕、实景演出等

近百个以“刘三姐”为题材

的文艺作品不断推陈出新

“刘三姐”的山歌淌过岁月的河流

刻进几代人的记忆

成为广西经典的文化符号

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在广西民族剧院上演。俞靖 摄

“三月三”作为壮族的狂欢盛会

唱山歌仅是其中的一项重头戏

丰富且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

让游客们直呼“玩得嗨了”!

身着民族服饰的壮族美女参加赶歌坡活动。黄艳梅 摄

“歌谣环绕”的歌圩中

铜鼓声声清脆悠远

伴着轻快的节奏

当地民众身着民族盛装

和游客手牵手共跳“竹竿舞”

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壮族男女,和着鼓声欢跳竹竿舞。黄艳梅 摄壮族民众跳竹竿舞。林浩 摄

轻巧优美的打扁担

寄托着壮族民众丰收的愿望

壮族打扁担展演。梁照曾 摄

妙趣横生、热闹非凡的抛绣球活动

引起现场青年男女的欢呼

彼此交换信物

播下爱情的种子

壮族青年男女以绣球定情展演现场。杨志雄 摄壮族姑娘在抛绣球。黄艳梅 摄

中国式橄榄球”抢花炮

吸引“广西老表”赤膊上阵

场面十分火爆刺激

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月三”传统花炮节现场。吴练勋 摄

吃五色糯米饭是广西

必不可少的“三月三”习俗

寓意生活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壮族五色糯米饭。林浩 摄

“三月三”的欢歌响彻广西各地

“百节之乡”融水苗族自治县

古朴苗寨敞开大门迎客

芦笙声声悦耳

苗族民众在跳芦笙舞。龙林智 摄苗族姑娘向游客展示自己的民族服饰。石峰 摄

千年侗寨三江侗族自治县

有着震撼人心的侗族大歌

惊险刺激的抢花炮

两名侗族女子抬着花炮。龚普康 摄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三月三”传统花炮节现场。滚亿忠 摄

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民俗巡游、长发梳妆

弹唱琵琶歌等民俗活动

令人流连忘返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黄洛瑶寨,少数民族民众在参加民俗巡游。潘志祥 摄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黄洛瑶寨举办“长发节”,长发梳妆展示。潘志祥 摄

这么热闹的“壮族三月三”

你想来体验赶歌圩、唱山歌吗?

快和广西人一起“嗨”起来!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林洁琪)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柳州一男子在市场被贴膏药后倒地?官方通报

      中新网4月21日电 据“微柳江”微信公众号消息,柳州市柳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日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网传柳江区一男子在市场被贴膏药后倒地的视频引发网民关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4月18日9时许,柳江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拉堡镇老街某市场摆摊的韦某被一名陌生男子贴膏药后倒地,民警立即...

    时间:04-21
  • 桂林漓江首批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开航 漓江实现“绿色游”

      中新网桂林4月21日电(吴琳)2023年桂林“4·25漓江保护日”系列活动——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首批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开航仪式20日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杨堤码头举行。  据介绍,30艘全新建造的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在碧波旖旎的漓江上逐浪前行,纯电动力游览排筏航行时噪音小于65分贝,非常安静舒适,游客乘坐时...

    时间:04-21
  • 我国中东部将有大范围降水过程 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中新网4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1日至24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西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将有一次降水过程。预计,4月21日08时至23日08时,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将先后下降6~10℃。  我国...

    时间:04-21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黄帝故里拜祖!

    无论身在哪里中华儿女都有一个耀眼的符号——炎黄子孙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如约而至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河南郑州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身为炎黄子孙你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矗立在黄河畔的巨型炎黄二帝塑像。马健 摄在郑州农历三月初三拜谒轩辕黄帝的传统绵延至今巍巍始祖...

    时间:04-21
  • 北京大部今天有雨阵风6级 最高气温仅15℃阴冷感明显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4月21日),北京大部地区有降雨,以小雨或零星小雨为主,阵风可达6级,最高气温仅15℃,阴冷感明显,公众外出需注意防风保暖,行车需保持车距,谨防道路湿滑。  从昨天后半夜开始,北京出现降水,主要在西部地区。今晨降雨还在持续,6时20分左右,南郊观象台气温仅有个位数,外出体感阴冷。  北京市...

    时间:04-21
  • 拒绝“低水平忙碌” 超八成受访大学生按下生活倍速键

      有人一天旅游18小时,有人“分身”处理4项工作  超八成受访大学生按下“生活倍速键”   “人民广场看了、南京东路步行街逛了、城隍庙去了、豫园去了……一天把上海知名的景点都逛遍了。”近期,在网上颇为火爆的“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让河南一所高校的杨紫琳仿佛照见镜子里的自己。  此前到...

    时间:04-21
  • 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炭火”生生不息

      一团生命的炭火熄了,温暖却传了下去,在大地上星星燃烧聚为一簇簇炬火。  2011年,退休后一直默默捐资助学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家和,因病无法继续公益助学事业。他委托自己的学生兼同事陈章武筹备成立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兴华助学”),并捐出自...

    时间:04-21
  • 北漂13年,送过外卖的哲学硕士回到老家

      4月10日晚,经过近3个小时的飞行,陈涛落地距离北京1800多公里之外的成都。他随身的背包里,装着简单的衣物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时隔3年,回到老家,他的心情远没有自己的行李那样轻松。  当时35岁的陈涛,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合伙人,在旁人看来前途光明、未来可期。如今,38岁的他,创业失败,去年年底成为“闪...

    时间:04-21
  • 急聘!淄博烧烤“火爆出圈” 烧烤师高薪难求

      山东淄博烧烤出圈后,当地烧烤行业呈现火热状态。一些烧烤门店面临人手紧缺问题,特别是经验丰富的烧烤师更是高薪难求。  晚上十点,山东淄博的一家烧烤店前台,不少食客还在焦急地等待叫号。而在后厨,老板马丽娜和员工早已忙成一团,配菜、切肉、上串,应接不暇。她告诉记者,现在店内已经有六个长期工、四...

    时间:04-21
  • 新变异株不断在本土检出,会造成国内第二轮疫情高峰吗?

      新变异株不断在本土检出,会造成国内第二轮疫情高峰吗?  “‘厉害’的新毒株不一定造成新传播”   据中疾控最新数据,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13日,全国共报送31434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06个进化分支。其中监测到的本土重点关...

    时间:04-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