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网上“开炮”惹纠纷 两起法院判例判决结果为何不同?

2023-04-20 04:00:15

来源:工人日报

  为闺蜜出头大骂“渣男”;写学术研究文章质疑职业打假人——

  网上“开炮”惹纠纷 判决结果各不同

  阅读提示

  两起法院判例,都涉及社交平台言论是否侵犯他人名誉权,原告一起胜诉一起败诉。法院指出,应当廓清网络言论自由与侵害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的边界。

  信息时代,网络社交平台成为公众发声、表达观点、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社会大众有在法律框架内,对公共话题发表意见和看法的自由。另一方面,个人如果不履行合理审慎的注意义务,发表不当言论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的,就应承担侵权责任。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了两起判例,对廓清社交平台言论自由与侵害他人隐私权及名誉权的边界,具有积极指引意义。

  闺蜜为好友发声被判侵权

  重庆市民赵某与孙某系闺蜜,在孙某与钱某谈恋爱期间,三人有较多的往来。后来孙、钱感情破裂分手,当天,孙某向赵某发送信息,诉说了很多与钱某恋爱及分手的细节后自杀身亡。赵某认为,对于闺蜜的轻生,钱某难辞其咎。

  随后,赵某在其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上发布10余条与孙某、钱某相关的信息。其中一条信息内容为“孙某是被PUA的!”并@某明星。经某明星转发后,该事件成为热点话题。赵某发布的其他信息内容包括“我不觉得钱某有什么好洗(白)的”“必须要PUA渣男钱某付出代价”“希望你死一万次”等文字描述,并附有孙某生前与钱某或亲友的聊天记录,赵某与孙某其他朋友的聊天记录等截图。

  钱某以赵某侵犯其名誉权为由,诉至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赵某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支付维权合理开支等。

  法院审理发现,该事件发酵后,赵某的前述个人社交平台账号评论区有大量诸如“他值得死一万次”“让他社会性死亡都算轻了”等内容。同时,钱某的前述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及其工作店铺账号、大众点评网账号评论区内均出现大量针对钱某及其家人谩骂的内容。该10余条信息点赞量、阅读量、评论量高达上千条。相关话题有近2.9万人讨论,1.3亿人阅读。

  法院审理认为,赵某无权未经当事人同意,公开发布涉及他人恋爱相处细节、倾诉情感体验片段的私人信息。且赵某作为非情感亲历方,在无充分证据情况下,对钱某使用“渣男”“洗白”“PUA”等侮辱性用语,过度传递孙某死亡与钱某密切关联的信息,其言论欠缺客观中立,超出审慎、善良合理范围,明显不当,损害钱某名誉。因案涉信息已删除不可见,法院遂判决赵某赔礼道歉、支付钱某维权合理开支。赵某不服,提起上诉。

  近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赵某以自身观点评述他人情感关系,对钱某使用侮辱性用语,影射钱某与孙某死亡有关联,其言论具有引导性、欠缺客观中立性,已逾越网络言论自由边界,侵害钱某名誉权,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司法应最大程度保障学术自由

  无独有偶,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法院前不久也审结了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结果原告败诉。

  法院审理查明,赵某于2022年5月16日,在网络平台发表名为《警惕职业打假人变“恶龙”》的文章,从“重庆忠县王女士销售150碗熟扣肉”被职业打假人起诉到法院被判罚10倍赔偿这一新闻事件说起,指出“职业打假”现象已超出法律上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初衷,提出立法上应反思和调整,司法上应进行个案矫正和补偿的展望。

  该文章举例多次提到职业打假人邓某。邓某认为赵某的文章使用“恶龙”“牟利”等词语对其污名化,使用“职业打假人”称谓对其标签化,严重侵犯了他的名誉权。邓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赵某删除文章、赔礼道歉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法院认为,社会大众对他人行使舆论监督权利而发表的言论,应当具有较高的容忍度。“恶龙”“牟利”等词语,属于常用的监督或质疑用语,不具有明显侮辱性。社会大众对职业打假人褒贬不一,无论从词语本身性质,还是从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看,都不属于侮辱性词语,遂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法院在判词中特别强调,“学术研究应提倡开放性和包容性,只要研究过程和结论不构成对他人权利的实质性侵犯,司法应当最大程度保障学术的自由”。

  切莫混淆名誉权和名誉感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名誉权依法受到保护,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网络社会的兴起,让很多人在网上肆无忌惮地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以为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也有一部分人在争吵、纠纷中自认为名誉权受到侵害,事实上这是对名誉权‘会错了意’,混淆了名誉权和名誉感。”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根据民法典,名誉权是指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而名誉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个人对自我价值的主观感受。名誉感并不属于法律评价范围。

  李建认为,在钱某与赵某名誉权纠纷一案中,赵某在个人社交平台中,发布10余条信息对钱某进行攻击,让社会对钱某的名誉进行了贬低,侵犯了其名誉,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赵某撰写职业打假人大数据报告,没有恶意贬低邓某名誉,只是让邓某觉得自己的名誉感受到侵害,故其提出的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

  为此,李建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对他人进行评价,均须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否则就会侵犯他人名誉。同时,网络上对客观事实的客观描述、评价,或者善意的批评,通常不会被认定为侵犯他人名誉权,应正确看待,避免徒增讼累。

  李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川“4·20”芦山强烈地震十周年:废墟崛起新家园 产业蝶变谋新机

      中新网四川芦山4月20日电 题:四川“4·20”芦山强烈地震十周年:废墟崛起新家园 产业蝶变谋新机  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  4月20日8时2分,“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广场再一次摆满了寄托哀思的鲜花,人们神情肃穆地站在黑色横幅前,缅怀逝者、致敬新生。纪念活动现场。 贺劭清 摄  十年前的这一刻,...

    时间:04-20
  • “大块头”有大智慧——江苏无锡锡山区建设高标准农田

      日前,江苏省无锡市入选农业农村部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无锡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耦合,整合种源、种植、收购、中转、加工、包装、物流、仓储等全环节全要素,实行全程质量把控和可追溯,无锡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了最新一代农业“数字引擎”。眼下,在无锡...

    时间:04-20
  • “鸟中大熊猫”黑鹳连续三年造访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

      中新网兴安盟4月20日电 (张玮 张金林)20日,记者从内蒙古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工作人员在开展候鸟巡护监测过程中,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踪迹,这已经是黑鹳第三年造访该保护区。  画面中的黑鹳体态优雅,时而四处觅食,时而高空盘旋,一副悠闲惬意的样子。图为体态优美的黑鹳。 张金林 摄...

    时间:04-20
  • 江苏一企业污水采样造假50余次逃避检查 相关人员被判刑

      中新网宿迁4月20日电 (刘林 朱来宽)4月19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在徐州市新沂市阿湖镇对一起污染环境案进行公开宣判,以污染环境罪判处被告人石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同时禁止被告人石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排污等相关活动。  新沂某食品有限公司系徐州市重点排...

    时间:04-20
  • 中央气象台: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从19日下午开始,内蒙古全区大部迎来大风降温天气。  受此影响,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地出现了能见度较低的沙尘天气。记者从内蒙古气象台了解到,今天(20日),内蒙古全区大部有大风天气,中西部局地会出现沙尘或沙尘暴天气。同时全区大部气温下降6~8℃,中西部、东南部气温下降10~14℃...

    时间:04-20
  • 新疆哈密伊吾县以花为媒助力乡村振兴(图)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0日电 (刘亚辉 尔帕 吾守尔)随着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苇子峡乡数万棵野山杏树杏花盛开,以“杏会苇子峡·花香蝴蝶谷”为主题的第五届杏花节火热开幕,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参加。  苇子峡乡位于伊吾河中下游河谷地带,气候环境适宜杏树生长,野山杏种植近万亩。每年四、五月间,遍布河谷的...

    时间:04-20
  • 强冷空气影响中国大部 北方部分地区降温超20℃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0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受强冷空气影响,中国大部地区迎来降温,北方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将超20℃。  19日开始,强冷空气影响新疆,并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报,20日至2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黄淮、江汉、...

    时间:04-20
  • 浙江援青12年:用情援建382个项目 民众获得感增强

      中新网西宁4月20日电 题:浙江援青12年:用情援建382个项目 民众获得感增强  作者 李隽  “我们之前也去过很多家医院看过病,由于手术风险较大,所以一直也没好。这次在浙江援青专家和海西州人民医院的大夫的帮助下免费的给我们做了手术,我们从心里感激。”19日晚,患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彭毛才让的儿...

    时间:04-20
  • 探访四川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全链条”监测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

      中新网凉山4月20日电 (记者 王鹏 刘忠俊)今年是四川汶川8.0级地震15周年,也是芦山7.0级地震10周年。在四川,地震科研观测如何实现?如何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近日,中新网记者探访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了解到,四川近年来通过“全链条”监测,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近日,西昌地震监测中...

    时间:04-20
  • 青海大学生顶岗支教:是“准教师”更是“生力军”

      中新网西宁4月20日电 题:青海大学生顶岗支教:是“准教师”更是“生力军”  作者王文霞李隽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早上8点,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初级中学,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已是书声琅琅,学生或抬头听课,或低头书写,神情专注,“大学生”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着……  西宁市湟中区作为青海师范大...

    时间:04-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