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探访四川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全链条”监测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

2023-04-20 11:04: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凉山4月20日电 (记者 王鹏 刘忠俊)今年是四川汶川8.0级地震15周年,也是芦山7.0级地震10周年。在四川,地震科研观测如何实现?如何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近日,中新网记者探访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了解到,四川近年来通过“全链条”监测,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

近日,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研究人员正在工作。 刘忠俊 摄

  400米深井打在断裂带上 实时监测地下流体异常

  在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的院落内,有一口名为“川32井”的400米深井,井口隐藏在一座二层小楼中。对地震监测来说,这口深井多年来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口井,刚好打在则木河断裂上。”面对记者的疑问,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站长胡德军一语道破“川32井”的“秘密”。他介绍,凉山境内天然井泉众多,而与断裂相连的地下流体,可能存在地震孕育的信息。正因如此,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2021年建成了四川地震系统唯一的标准水化实验室,为获取震前的地下流体物理和化学异常信息,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在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科研人员每天都密切监测着地下深处的流体信息,蒋川就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实验室日常主要监测“川32井”地下水的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以及水中的一些其他溶解气体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对凉山州其他井泉化学组份进行定期检测。

近日,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研究人员在讨论地震监测数据。 刘忠俊 摄

  “‘川32井’就处在则木河断裂的上盘,因此如果地下有变化,就可能反映到它的井水当中。”蒋川进一步向记者介绍,比如地下出现了地壳变动,氡就会更多地溶解在水中,他们在监测中便会发现水中的氡含量有所增加。“(过去)地震前有过这种异常,但这种前兆异常是不是表明一定有地震,我们还在探索研究。”

  监测地电 捕捉地震孕育异常信息

  除了地下流体,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的另一“法宝”,是地电监测。距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60余公里外的冕宁地震台,在乡道旁一座不起眼的平房里,平房不远处还有一口极深的观测井,这里便是地电的观测场地。

  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电磁学科组长何昶彬介绍,地电阻率观测的电极都深埋在地下,通过观测地下介质电性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监测到该区域地下应力的调整情况,从而捕捉到震前的地震孕育及发生的异常信息。

图为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川32井”外,研究人员在观察地下流体。 刘忠俊 摄

  “我们仪器每天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库。经科学处理后与其他的学科手段进行对比,以判定该异常是否与地震孕育过程有关。”何昶彬说,地震监测涉及的数据处理,是另一项“黑科技”。

  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运维室主任颜欢告诉记者,位于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的数据中心,正是各类地震监测数据的汇集地。他介绍,地震科学仪器的监测精度极高,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为的生产活动对监测数据的干扰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发现的任何一个微小异常,我们都会进行会商,对未来震情趋势进行研判。”

  承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东临邛海、西靠泸山的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始建于1971年,主要承担着凉山州及邻区的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核心职能。

  胡德军告诉记者,凉山州及邻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多样、断裂带纵横交错,历史上曾发生多次中强以上地震,西昌也是川滇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此建中心站具有区位和构造上的优势,完全具备开展地震监测和科研的有利条件。”

图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凉山片区工程正在进行综合形变观测山洞工程勘查。 刘忠俊 摄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其凉山片区的承建主体,正是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按照规划,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将沿凉山州几大断裂,新增测震、形变、流体和电磁野外观测站。目前,该项目凉山片区工程正在进行综合形变观测山洞工程勘查。

  “这是一个集野外观测、数字模拟、科学验证以及成果应用为一体的一个科技创新平台。”胡德军说,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成后,能够提高中国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加快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实现防震减灾现代化、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和风险奠定基础。在胡德军看来,目前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还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任重道远,还需要一代代地震工作者的努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浙江援青:促文化交流 助产业发展

      中新网温州4月20日电(记者 李江宁)“我们举办的这些活动都是围绕民生而来,都是为了拉动青海海西的消费而来,更为了促成浙江和海西的产业协作,尽可能让这些活动产生整体的、联动的、系统的效应,让它的影响力更大,效果更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海西多元的民族文化、奇特的自然风光、独有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

    时间:04-20
  • 新疆木垒县新能源高端装备项目开工 总投资达12.3亿元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0日电(石倩)20日,新疆木垒县举行2023年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复工暨新疆双杰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开工仪式。  第二批集中开复工项目共10个,项目总投资达12.3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4亿元。涉及新能源、大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项目建成投产后,必将从完善产业链条...

    时间:04-20
  • 太行农人谷雨时节播种忙 农技服务助农丰产丰收

      中新网太原4月20日电(任丽娜)雨生百谷,润物无声。2023年4月20日16时14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气,这时候正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大好时节,在位于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泊里村,谷雨时节,农民在使用机具抢墒播种。谷雨时节,太行农人播种忙。 赵卫东 摄  近年来,左权县积极实施有机旱作农业...

    时间:04-20
  • 大别山下的“板栗致富梦”

      中新网信阳4月20日电 题:大别山下的“板栗致富梦”  记者 刘鹏  谷雨前夕,大别山北麓的河南省罗山县高店乡,万亩板栗林已悄然冒出嫩绿幼芽,郁郁葱葱,绵延不断。  地处淮河与浉河交叉地带的高店乡,水资源丰富,土壤疏松肥沃,这里已有两百多年的油板栗种植史。因栽植一次常年受益,故而大多村民家都种...

    时间:04-20
  • “江城”吉林鱼味十足 全力开拓“鱼经济”

      中新网长春4月20日电(记者 石洪宇)今春,“江城”吉林市鱼味十足。  记者20日从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3年吉林市春季文旅产品新闻发布会获悉,今春吉林市文旅市场以“踏青品鱼·寻味江城”为主题,以“第14届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系列活动为主线,将强化渔产品的文化属性,弘扬、传承吉林市渔文化。...

    时间:04-20
  • 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双创”大赛收官 第三届“双创”大赛启幕

      中新网长沙4月20日电(记者 张晓曦)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双创”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暨第三届“双创”大赛启动仪式19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参赛项目代表、评审专家、知名投资人、留学人员代表等200余人参加。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发表视频讲话指...

    时间:04-20
  • 千里修“心”之旅——青海黄南州先心病患儿赴津接受免费救治

      中新网西宁4月20日电 题:千里修“心”之旅——青海黄南州先心病患儿赴津接受免费救治  作者 孔一权 戴枭翔  日前,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22名先心病患者及家长,在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火车抵达千里之外的天津。  患儿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15岁……他们都是在最近的免费先心病筛查...

    时间:04-20
  • 以科技创新守护平安 辽宁公安集中展示科技信息化成果

      中新网沈阳4月20日电(记者 王景巍)4月20日,在“第二十五届东北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上,辽宁省公安厅举办了2023辽宁公安科技信息化成果展,集中展出近年来辽宁公安“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成效和信息化深度应用成果,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辽宁公安科技信息化成果服务国计民生和赋能基层实战能力...

    时间:04-20
  • 大山深处的“呦呦鹿鸣”

      中新网重庆4月20日电 题:大山深处的“呦呦鹿鸣”  作者梁钦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每天早上8时许,位于武陵山区的重庆市彭水县鹿鸣乡小学里,一阵阵《诗经》诵读声总会朗朗传出。一本《诗经》、一家书院,正在改变着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2022年初,鹿鸣乡小学设...

    时间:04-20
  • 今年一季度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7元 同比增长3.6%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陈杭)今年一季度,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7元,同比增长3.6%,比上年全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5.0%,经营净收入增长3.8%,转移净收入增长3.2%,财产净收入下降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47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增长5.3%。  这是...

    时间:04-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