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初探中国俄式建筑“木刻楞”:讲述额尔古纳河畔的“浪漫”

2023-04-17 18:07: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伦贝尔4月17日电 题:初探中国俄式建筑“木刻楞”:讲述额尔古纳河畔的“浪漫”

  中新网记者张玮

  沿着大兴安岭北麓、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柏油路一路前行,穿过草原,越过森林,一排排、一幢幢小木屋整齐地排列着,这是专属额尔古纳河畔的“浪漫”。

  因百年前中国男子与俄国女子在中俄界河边“始而相见以为友,继而相爱以为婚”,而在当地形成华俄后裔族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的额尔古纳市成为俄罗斯族聚居地,并保留着较完整的华俄后裔文化。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即将古稀的俄罗斯族民众李祖庆从小生活在这里,吃着酸列巴,喝着格瓦斯,住着木刻楞。

图为李祖庆展示他家的木刻楞“浴室”。 张玮 摄

  这几日正赶上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巴斯克节,李祖庆家的木刻楞每天迎来送往好多客人。

  “我的父辈当年是木刻楞建筑能手,很小的时候,我便给他打下手,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彻底爱上了木刻楞的建筑文化。”李祖庆将记者迎进门,直奔父亲留给他建木刻楞所需的大大小小的工具前。

  “原木两端长宽结合部由牙卯相互咬合,再以木楔子固定,上层原木下要凿上一条浅槽,中间夹上‘茅蒿’,逐层垒摞,再配有雕刻精美的窗框……”李祖庆边展示各种工具的用途,边向记者介绍着木刻楞的建造流程。

  木刻楞是额尔古纳俄罗斯族的典型民居,建筑材料以实木为主,其墙身全部由原木叠摞而成。这种建筑方式使得房屋结实耐用、冬暖夏凉、美观大方,且百年不倒。

  走近李祖庆家的木刻楞仔细看,房檐、门檐、窗檐上下的彩绘和雕刻让整座木屋灵动起来:门上檐用刀子刻出云字边;窗上下檐边刻着牡丹花;房檐则是镶嵌成型的“3D祥云”。

图为李祖庆讲解木刻楞制作技艺流程。 张玮 摄

  如此精细的活儿要“归功”于李祖庆从小的热爱和一生的坚持。

  1992年,李祖庆放弃自己的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木刻楞的建造中,这一干就是20多年。

  由于中国俄罗斯族民间建筑木刻楞独特考究的建筑与装饰工艺在中国其它建筑中很罕见,2013年,“俄罗斯族木刻楞营造技艺”被列入“内蒙古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李祖庆成为木刻楞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李祖庆说:“我们这里位于祖国北疆,冬天气温极低,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是常有的事,如果房屋是砖瓦结构,遇到冻害、气温急剧变化,土地热胀冷缩、一冻一鼓,就会造成地基下沉、房屋开裂。”

  “而木刻楞则是由一根根木头构成,四角固定扣住,既结实又稳固。”李祖庆说,如今,当地有95%的房屋都是木刻楞。

  20多年来,李祖庆盖了100多座木刻楞。“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收徒,不能让这门儿手艺断层,更不能让文化断档。”(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如此“蹭流量”是否侵权?周杰伦告网易,索赔205万

      周杰伦与网易之间的“爱恨情仇”可谓是一波三折。前几年,因为周杰伦歌曲版权问题,获得独家授权的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有过纠纷,并赢得官司。之后关于版权归属的纷争依然不断,网易云音乐至今没有拿到周杰伦音乐版权。  这次,网易因周杰伦再上被告席,却和一款游戏有关。  昨天,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

    时间:04-18
  • 18所高校875名师生将调查研究扎根田野 一场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师生需要做什么?高校的调查研究需要起到什么作用?在云南省348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一年田野调查研究的18所高校875名师生,正在努力给出答案。  ————————...

    时间:04-18
  • “外卖诗人”15万公里写下4000首诗

      今年54岁的王计兵和其他外卖员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地送餐;和别人有些不一样的是,他写了大半辈子的诗。2022年7月,一首名为《赶时间的人》的诗歌被无意中传到微博后,“外卖诗人”的称号使王计兵一下“火”了,采访邀约纷至沓来。最近,王计兵出版了同名诗集《赶时间的人:一个外...

    时间:04-18
  • 浙江武义厂房火灾已发现遇难人员11名

      中新网4月18日电 据“武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浙江武义县人民政府18日发布通报称,4月17日14时04分,浙江武义泉溪镇凤凰山工业区青云路68号浙江伟嘉利工贸有限公司一厂房起火,三楼有人被困。接到报警后,省市县消防、应急、公安、卫健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并组织技术专家赴现场...

    时间:04-18
  • 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守得住传统 跟得上新潮

      文创台灯、潮流玩具、主题咖啡馆……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  守得住传统 跟得上新潮(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核心阅读  创新传统工艺,延展产品的功能属性;开发潮流玩具,发掘古老非遗的青春模样;走进日常生活,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无...

    时间:04-18
  • 教师杨红军: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南腊完小教师杨红军——  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人物小传  杨红军,1964年生,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他39年来坚守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敬业奉献、以校为家,上千名学生在他的教导下走出大山。他曾获得“全...

    时间:04-18
  • 卧底骗子群:反诈劝阻员的“三十六计”

      “每天一上班就想着怎么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为了能从电信诈骗分子的洗脑中成功劝醒事主,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反诈中心的劝阻员们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  他们“变身”话务员,反复拨打劝阻电话,掰开揉碎地讲解诈骗手段,劝解事主及时止损;他们卧底诈骗群,了解最新套路...

    时间:04-18
  • 从理想到现实,大学生创业如何行稳致远

      即将捧着“挑战杯”金奖进孵化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生梁瑛平语气中满是兴奋:“虽然公司具体落户在哪里,我们还在考虑,但团队总算是要‘有个家’了。”  在极暗的环境下,如何让摄像设备拍照如同白昼?梁瑛平的团队一直致力的,就是打造一只让夜间安防更有效的“夜...

    时间:04-18
  • 他们何以“感动中国”?听白发博主讲述“触网”故事

      他们何以“感动中国”?听五位白发博主讲述自己的“触网”故事——  “银发知播” 以最“潮”姿态传播“硬核知识”   【一线讲述】  编者按  步入信息化时代,当形形色色、良莠交杂的网络短视频日益影响人们生活之时,当我们忧心于老年人和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之际,一个群体的出现,让无数...

    时间:04-18
  • “免费”创建逝者网络纪念馆?网上建馆审核有待规范

      活人被网祭事件不时上演 网上建馆审核有待规范  记者体验“免费”创建逝者网络纪念馆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好好的大活人,却被人在网络平台建立纪念馆“祭奠”了?如此荒唐的事正在网络上不时上演。  近日,浙江一名网友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恶搞,发布在某网络...

    时间:04-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