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促优质资源下沉 江苏肿瘤防治“集训”为基层医疗“造血”

2023-04-17 17:58: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4月17日电(胥林花 徐珊珊)“‘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特别重要。发现越早,癌症患者早诊率、治愈的概率越高,现在50%以上癌症病人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三早’是提升患者五年生存率的有效方法。”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冯继锋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作出如上表述。

  2023年3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统计数据称,目前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06万例。肿瘤筛查的开展,是发现早期恶性肿瘤、降低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的有效方式。

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江苏省启动仪式近日在东台举行,今年的主题为“癌症防控,从基层做起”。 江苏省肿瘤医院供图

  连续四年开展五大高发癌种综合筛查

  江苏省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江苏每年约有28.13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冯继锋介绍,江苏已连续四年在全省部署、推进早癌筛查项目的开展,建立健全癌症早期筛查、干预、治疗、康复、生活指导等全流程管理。目前,江苏省肿瘤医院在全省设立25个项目点,覆盖13个地级市和12个县级市,开展五大高发癌种的筛查,建立“社区高危人群评估-医院临床筛查”模式。

  自2016年起,江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广“早诊早治、初治规范”的肿瘤治疗理念,规范肿瘤诊疗行为,努力实现省、市、县诊治同质化。2019年起,江苏提出癌症防控的全流程管理概念,包括对癌症的科普宣传、早诊早治,治疗规范、康复指导和随访管理。目前,江苏有226家机构、工作人员5600余人参与,已将12.5万名癌症患者纳入全流程管理,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江苏今年全面启动基层医生肿瘤防治培训工作。 江苏省肿瘤医院供图

  “四年来,我们持续在江苏全省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免费为项目点市民开展五大高发癌种的筛查,通过防癌问卷调查,筛查出不同病种的高危人群,再对他们进行针对性临床检查。截至目前全省招募131504人,评估出高危人数99280人,其中肺癌筛查34622人,查出肺癌398例,肺阳性结节4211例,这些肺癌患者的早诊率达90%。”冯继锋说。

  优质资源下沉,为基层医生成长护航

  “肿瘤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早防早治是关键。”江苏省癌症中心专家吴建中认为,肿瘤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对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诸多方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等,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一环。

  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江苏省启动仪式近日在东台举行,今年的主题为“癌症防控,从基层做起”。

  据了解,江苏今年全面启动基层医生肿瘤防治培训工作,包括从预防到治疗、对早筛早诊的认识,以及对康复治疗病人的管理。

  培训体系如何构建?冯继锋说:“我们从县,再到乡镇(街道),对基层医生进行分批培训,以少量多次的授课方式进行,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授课效果。争取用3年时间,将专业培训辐射到80%基层医生。”

  今年2月下旬,江苏省肿瘤医院与宿迁市宿豫区来龙中心医院举行“南北挂钩文明共建”江苏省肿瘤筛查项目启动仪式。两地卫健系统“牵手”,在当地开展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五大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早筛、早诊、早治工作,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的同时,助力基层医生能力提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18所高校875名师生将调查研究扎根田野 一场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师生需要做什么?高校的调查研究需要起到什么作用?在云南省348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一年田野调查研究的18所高校875名师生,正在努力给出答案。  ————————...

    时间:04-18
  • “外卖诗人”15万公里写下4000首诗

      今年54岁的王计兵和其他外卖员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地送餐;和别人有些不一样的是,他写了大半辈子的诗。2022年7月,一首名为《赶时间的人》的诗歌被无意中传到微博后,“外卖诗人”的称号使王计兵一下“火”了,采访邀约纷至沓来。最近,王计兵出版了同名诗集《赶时间的人:一个外...

    时间:04-18
  • 浙江武义厂房火灾已发现遇难人员11名

      中新网4月18日电 据“武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浙江武义县人民政府18日发布通报称,4月17日14时04分,浙江武义泉溪镇凤凰山工业区青云路68号浙江伟嘉利工贸有限公司一厂房起火,三楼有人被困。接到报警后,省市县消防、应急、公安、卫健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并组织技术专家赴现场...

    时间:04-18
  • 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守得住传统 跟得上新潮

      文创台灯、潮流玩具、主题咖啡馆……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  守得住传统 跟得上新潮(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核心阅读  创新传统工艺,延展产品的功能属性;开发潮流玩具,发掘古老非遗的青春模样;走进日常生活,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无...

    时间:04-18
  • 教师杨红军: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南腊完小教师杨红军——  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人物小传  杨红军,1964年生,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他39年来坚守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敬业奉献、以校为家,上千名学生在他的教导下走出大山。他曾获得“全...

    时间:04-18
  • 卧底骗子群:反诈劝阻员的“三十六计”

      “每天一上班就想着怎么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为了能从电信诈骗分子的洗脑中成功劝醒事主,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反诈中心的劝阻员们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  他们“变身”话务员,反复拨打劝阻电话,掰开揉碎地讲解诈骗手段,劝解事主及时止损;他们卧底诈骗群,了解最新套路...

    时间:04-18
  • 从理想到现实,大学生创业如何行稳致远

      即将捧着“挑战杯”金奖进孵化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生梁瑛平语气中满是兴奋:“虽然公司具体落户在哪里,我们还在考虑,但团队总算是要‘有个家’了。”  在极暗的环境下,如何让摄像设备拍照如同白昼?梁瑛平的团队一直致力的,就是打造一只让夜间安防更有效的“夜...

    时间:04-18
  • 他们何以“感动中国”?听白发博主讲述“触网”故事

      他们何以“感动中国”?听五位白发博主讲述自己的“触网”故事——  “银发知播” 以最“潮”姿态传播“硬核知识”   【一线讲述】  编者按  步入信息化时代,当形形色色、良莠交杂的网络短视频日益影响人们生活之时,当我们忧心于老年人和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之际,一个群体的出现,让无数...

    时间:04-18
  • “免费”创建逝者网络纪念馆?网上建馆审核有待规范

      活人被网祭事件不时上演 网上建馆审核有待规范  记者体验“免费”创建逝者网络纪念馆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好好的大活人,却被人在网络平台建立纪念馆“祭奠”了?如此荒唐的事正在网络上不时上演。  近日,浙江一名网友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恶搞,发布在某网络...

    时间:04-18
  • AI换脸技术应用边界在哪里?专家:留“技术水印”

      AI换脸技术应用边界在哪里  专家:给AI换脸视频预留“技术水印”   调查动机  浙江杭州检察机关曝光了一个“女神群”,群里发送的淫秽视频有不少是犯罪嫌疑人使用“AI换脸”技术合成的,还可以根据顾客需要“私人定制”;河北高阳警方破获了一起制作、贩卖、传播淫...

    时间:04-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