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山西97岁抗战老战士离世 捐献遗体用于医学事业

2023-03-23 20:57: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3月23日电 题:山西97岁抗战老战士离世 捐献遗体用于医学事业

  作者 杨杰英 刘双红

  “我一辈子也没给国家作过多大贡献,去世后把遗体捐给国家,用作医学研究,最后为国家作一次贡献。”这是山西97岁的老战士姬记宽最后的心愿。

  3月21日13时22分,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抗战老战士姬记宽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享年97岁。

  根据老人生前意愿和遗嘱,3月22日,他的家属通过市、县红十字会将老人遗体捐献给大同大学医学院,用于教学研究,完成了老人生前最大的心愿。

  姬记宽,大同市灵丘县上寨镇雁翅村人,1940年1月参加革命,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0年荣立三等功,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人民功臣奖章”。1952年9月转业至国家电力建设部门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因家乡建设需要,姬记宽服从组织安排回到家乡。

2019年,在灵丘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姬记宽与爱人陆庆华签下遗体捐献志愿。资料图 灵丘县红十字会供图

  回乡后的姬记宽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因地制宜,为村民建设小型水电设施,点亮了山村的第一盏电灯。姬记宽在灵丘工业战线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直至1984年离休。

  早在2014年,姬记宽就有了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国家医学研究事业的想法。

  他特意向灵丘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咨询遗体捐献的事宜,并立下遗嘱“器官无偿捐赠于科学实验,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作最后的一点贡献”。

  “把我最后一次残疾金的一半交给党支部,作为最后一次交给党组织的党费。”姬记宽在遗嘱中如是表示。

  2019年11月16日,时至93岁的姬记宽和他的爱人陆庆华完成遗体捐献志愿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回忆起当年姬记宽签字的场景时,灵丘县红十字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很清晰地记着姬记宽当时说的话:一辈子也没给国家作过多大贡献,自己去世后,把遗体捐给国家,用作医学研究,最后为国家作一次贡献。

  在遗体捐献见证现场,姬记宽家人与大同大学医学院办理了遗体登记移交接收手续,大同市红十字会向老人子女颁发了纪念证书。

  “父亲的一生坚信党的事业,父亲用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将弘扬红色家风,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姬记宽的儿子姬永争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深圳海关查获一宗夹藏走私旧手机案 案值约100万元

      近日,深圳海关在文锦渡口岸开展打击车体藏匿走私专项行动时,锁定了嫌疑货运车辆和人员,查获一宗夹藏走私旧手机案 ,查获旧手机1457台,初估案值约100万人民币,包含苹果、三星、索尼、小米等知名品牌。  海关人员在对嫌疑车辆进行重点查验,用大型X光机进行扫描后,发现车头部位的图像显示有异常,通过观察,...

    时间:03-24
  • 95后女孩续写家族的援疆情怀

      24岁的张凤珍将每天的工作内容安排得十分紧凑。她每天早晨赶到学校,检查班级卫生区,然后指导学生早读。她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语文备课组教研,放学后参与岗中培训,总结和改进支教中存在的不足。  她还是觉得时间太快了,一年的支教生涯已然来到了后半段。她是安徽财经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22年...

    时间:03-24
  • “老人的贴心娃”90后李楠楠:养老服务业呼唤更多年轻人施展抱负

      90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佰仁堂常青乐龄护理院护理员李楠楠从事养老工作快12年了。今年全国两会上,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希望继续为打通养老护理员晋升通道努力。  李楠楠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读初中时奶奶因病去世。为了寄托自己对老人的深厚情感,毕业后她坚定地投身养老行业,成为养老...

    时间:03-24
  • 大学生造黄谣被严厉处分 不纵容是最好的警示

      近日,继南华大学“造黄谣”者何某某被本校开除后,中科大也宣布取消其推免生录取资格。此前,有网友发布消息称,这个学生盗用女生朋友圈照片,并将其加工成不雅图片,发到网上牟利。报警后,男生被警方带走调查,受到行政处罚。而就在前不久,苏州大学学生赵某某也因恶意改图、造黄谣侮辱女性被开除学籍、受到行...

    时间:03-24
  • 司机“开门杀”致人死亡被判刑不冤枉

      开车门是司机上下车必然会做的一个动作,但如果不小心,可能会酿成事故,造成“开门杀”。据报道,去年8月19日,驾驶人吴某将车停放在所开小店门口的一处停车泊位上,打开驾驶室车门准备下车时,一辆电动车从吴某车后方驶来,一下子撞上了打开的车门,电瓶车驾驶者桑某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伤重不治死亡。如东县公安...

    时间:03-24
  • 搞副业的年轻人,除了“搞钱”另有所图

      在豆瓣“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聚集了24万年轻人互相交流彼此在副业中的苦与乐。  _______________  “工资4000,副业4万,你永远不知道那些搞副业的人有多赚钱!”  “掏心窝子跟大家讲,那些跟你说做副业轻松年入N万的90%都是骗人的!”  在豆瓣“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聚集了24万年轻人互相交流...

    时间:03-24
  • “融不进,回不去”的流动青少年需要什么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等问题,成为一些代表委员的关注重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近年来大城市的流动青少年犯罪问题逐渐凸显。据统计,在上海,来沪青少年犯罪在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中的占比处于高位。  有着十几年社会工作经历的张瑾瑜向记者描述了一...

    时间:03-24
  • 一位老红军 两代“雷锋”情

      【中国故事】  那个曾经送雷锋当兵的人走了!  2022年12月28日,红军老战士、辽宁省军区鞍山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余新元因病逝世,走完了99年的人生。  投身革命86年的余新元,先后举荐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入伍,用60余年传承雷锋精神,犹如春风满人间。  从放羊娃到战斗模范  在甘肃...

    时间:03-24
  • 15分钟“便民圈” 让幸福生活实实在在

      【一线讲述】  编者按  买菜、健身、看病拿药、小修小补……15分钟内满足生活所需不再是梦想。近年来,各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速,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收获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

    时间:03-24
  • 居民要安宁 商户要客流 开放式小区带来的“烦恼”何解?

    调查动机  “门开在小区里,却不让居民进出。”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王女士向记者反映,其所居住的小区是开放式小区,小区内存在多种商业主体,导致小区进出人员、车辆混杂,纠纷不断。  开放式小区,即集住宅、商业、办公、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区。小区住宅业主与商业主体多,人流量大,通常不设置门...

    时间:03-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