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融不进,回不去”的流动青少年需要什么

2023-03-24 05:52: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等问题,成为一些代表委员的关注重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近年来大城市的流动青少年犯罪问题逐渐凸显。据统计,在上海,来沪青少年犯罪在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中的占比处于高位。

  有着十几年社会工作经历的张瑾瑜向记者描述了一个普遍现象:一些青少年从小以留守儿童的身份在农村或偏远地区长大,因为缺少家庭教育和社会资源,农村对他们已经没有吸引力,长大后来到大城市找工作,由于生活成本高、社会资源或自身技能不足等原因,很可能会去高强度、低技能的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处于“融不进,回不去”的状态,感到迷茫和焦虑。他们往往会以家乡或共同经历等因素形成集群,在面临“呼朋唤友”的情绪裹挟或遇到街头的诱惑时,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行为,甚至去实施犯罪行为。

  张瑾瑜所在的机构是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中心”),作为副总干事,他目前主要负责服务群体的分析研究工作。阳光中心是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主管的社会服务机构,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运用专业方法开展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生命健康、助困增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等服务,特别是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流动青少年需要什么,我们就尽量提供什么。”张瑾瑜介绍,考虑到这个群体的流动性大,阳光中心采取了以固定阵地和重点场域为抓手、覆盖青少年群体的工作思路。

  随着城市的发展,阳光中心先后在来沪人员较多的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豫园小商品市场、虹口灯具城、青浦区工业园区等地建立站点,由社工入驻开展服务。社工会进入看守所、拘留所,为在押青少年提供法治意识宣传、人际关系修复、生存技能提升等服务。此外,他们还开展来沪二代子女助学成长项目,在学校和社区招募服务对象,提供沪语学习、艺术类课程和亲子沟通等服务,帮助孩子们丰富童年、融入社会。

  张瑾瑜告诉记者,阳光中心面向羁押在拘留所和看守所的流动青少年开展的服务,是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需求设计的。

  社工会在进行生命历程访谈时,挖掘影响流动青少年产生犯罪行为的因素。比如,他们都是抱着改善生活的目的来到大城市,为了挣钱,可能会从事传销、盗窃、诈骗、色情服务,或者被身边人影响,发生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行为。在监所中,他们的情绪往往呈现从紧张、焦虑,到麻木、失望,再到出所前的迷茫,这样的“循环”状态。

  “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增强与重要他人的联结,做好生涯规划,提升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无论他们过往的背景如何,只要有目标并为之努力,相信他们都能远离犯罪,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张瑾瑜说。

  小胜(化名)是一名来沪务工“二代”,父母都在饭店工作,一家三口曾住在临时宿舍里。由于缺乏家庭归属感,小胜在社会上结识了一群“好兄弟”整日玩乐。一晚,兄弟们囊中羞涩又想要消费,便煽动小胜一起实施了抢劫。由于小胜犯案时是未成年人且是初犯,检察院委托阳光中心的青少年事务社工进行社会观护帮教工作

  在看守所内被羁押了50多天又被转去工读学校,小胜觉得自己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情绪变得低落,开始自暴自弃,在校经常与人发生冲突,成绩也一落千丈。社工一方面陪伴鼓励小胜度过情绪波动期,另一方面着手修复他与父母的关系,帮助他的父母提升家庭教育意识与能力。小胜顺利度过了考察期,参加了中考。

  帮教结束后,小胜一直和社工保持着联系,汇报自己的进步。职高一年级时,他期末考试考得不错,进了年级前十。二年级时,他担任了学生会的干部。毕业后,小胜去了一家新业态的科技公司做项目主管。3年后,小胜在昆山贷款买了房,他和父母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又过了3年,小胜符合苏州的人才引进标准,将户口迁到苏州,开启了创业之旅。

  阳光中心副总干事、负责全市各区重点工作推进和督导的社工郭明,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了阳光中心在重点场域开展工作的情况。

  社工们注意到,服务行业尤其是从事餐饮业的务工青年一般在午市结束后、晚市开始前休息,社工就抓住这个时段开展宣讲服务。郭明说:“在这个年龄段,他们有一些生理需求,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不了解生殖健康知识,一旦女方意外怀孕实施引产手术,会对她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有的年轻人没钱去引产,一直拖到生产,那又可能发生弃婴问题。我们和相关部门一起,进行防范性侵和生殖健康知识宣讲、发放计生用品,做的是前端干预。”

  在外来务工青年聚集的批发市场和工业园区等区域,阳光中心已经建立起了多个工作站点,以社工驻站的方式提供服务。这样,虽然务工者的流动性强,但提供服务的社工点是固定的。例如,在有着6000多家商铺、两万余名从业人员的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阳光中心社工站点在七浦汇群团服务站的平台上,根据街区从业人员实际需求,发挥社工的专业特长,搭建了集服务、维权、学习、融入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每年受益的青少年约有3000人次。

  目前,阳光中心在全市12个区设立了工作站,有近400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开展工作。张瑾瑜坦言,他们的工作也有瓶颈:“比如我们想面向外卖员、快递员开展服务,但他们工作起来往往连轴转,工作日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休息日也累得只想睡觉。而企业方、站点也很难为员工安排出时间。”他认为,要将服务流动青少年的工作做得更好,还需要大环境的改善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广场舞培训基地调研座谈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召开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李双南)近日,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调研组到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调研,并就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和全国广场舞培训基地相关工作开展座谈。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石景山区文化馆剧场、石景山区文化中心二层室外平台“智慧音响”科技试点、“舞聚石...

    时间:03-24
  • 骑行游客遭雪崩被困 西藏林芝警民联合全力救援

      中新网拉萨3月24日电(张力 贡桑拉姆)记者23日从西藏林芝边境管理支队获悉,3月22日13时,该支队竹瓦根边境派出所接到求助称,一位骑行游客途经国道219线海拔4500多米的益秀拉山口时,遭遇雪崩被困,并出现高反症状、低温症和雪盲症。派出所民警联合村干部、辅警、公路养护人员、护边员前往事发地救援。在...

    时间:03-24
  • 中青网评:五个一百,用奋斗星火烛照澎湃航程

      心若有光,花自芬芳。奋进路上,点点星火也能汇聚成信心与向往的火炬。澎湃时代,庸庸日常亦可孕育出光明且温暖的顶流。平凡英雄,是追梦的光束,他们的故事,演绎在互联网舞台的中央。   时下,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在火...

    时间:03-24
  • 新华全媒+丨河净水清 “中华水塔”三江源保护成效显著

      近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将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相结合,生态保护和脱贫致富实现双赢。  自2016年黄河源园区内建立了“一户一岗”的生态管护员制度后,生态管护员从草原的使用者转变为草原的管理者,成为国家公园受益者。在生...

    时间:03-24
  • 深圳海关查获一宗夹藏走私旧手机案 案值约100万元

      近日,深圳海关在文锦渡口岸开展打击车体藏匿走私专项行动时,锁定了嫌疑货运车辆和人员,查获一宗夹藏走私旧手机案 ,查获旧手机1457台,初估案值约100万人民币,包含苹果、三星、索尼、小米等知名品牌。  海关人员在对嫌疑车辆进行重点查验,用大型X光机进行扫描后,发现车头部位的图像显示有异常,通过观察,...

    时间:03-24
  • 95后女孩续写家族的援疆情怀

      24岁的张凤珍将每天的工作内容安排得十分紧凑。她每天早晨赶到学校,检查班级卫生区,然后指导学生早读。她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语文备课组教研,放学后参与岗中培训,总结和改进支教中存在的不足。  她还是觉得时间太快了,一年的支教生涯已然来到了后半段。她是安徽财经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22年...

    时间:03-24
  • “老人的贴心娃”90后李楠楠:养老服务业呼唤更多年轻人施展抱负

      90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佰仁堂常青乐龄护理院护理员李楠楠从事养老工作快12年了。今年全国两会上,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希望继续为打通养老护理员晋升通道努力。  李楠楠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读初中时奶奶因病去世。为了寄托自己对老人的深厚情感,毕业后她坚定地投身养老行业,成为养老...

    时间:03-24
  • 大学生造黄谣被严厉处分 不纵容是最好的警示

      近日,继南华大学“造黄谣”者何某某被本校开除后,中科大也宣布取消其推免生录取资格。此前,有网友发布消息称,这个学生盗用女生朋友圈照片,并将其加工成不雅图片,发到网上牟利。报警后,男生被警方带走调查,受到行政处罚。而就在前不久,苏州大学学生赵某某也因恶意改图、造黄谣侮辱女性被开除学籍、受到行...

    时间:03-24
  • 司机“开门杀”致人死亡被判刑不冤枉

      开车门是司机上下车必然会做的一个动作,但如果不小心,可能会酿成事故,造成“开门杀”。据报道,去年8月19日,驾驶人吴某将车停放在所开小店门口的一处停车泊位上,打开驾驶室车门准备下车时,一辆电动车从吴某车后方驶来,一下子撞上了打开的车门,电瓶车驾驶者桑某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伤重不治死亡。如东县公安...

    时间:03-24
  • 搞副业的年轻人,除了“搞钱”另有所图

      在豆瓣“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聚集了24万年轻人互相交流彼此在副业中的苦与乐。  _______________  “工资4000,副业4万,你永远不知道那些搞副业的人有多赚钱!”  “掏心窝子跟大家讲,那些跟你说做副业轻松年入N万的90%都是骗人的!”  在豆瓣“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聚集了24万年轻人互相交流...

    时间:03-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