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生态学家印开蒲:生态保护是我一辈子钟情的事业

2023-03-21 20:50: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3月21日电 题:生态学家印开蒲:生态保护是我一辈子钟情的事业

  作者 祝欢

  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当天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印开蒲颁发了奖牌和证书,专门对他为四川省生态保护作出的突出贡献进行通报表扬。这位耄耋老人一直在为保护生态奔波,见证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迁,并将它展现给世人。

  在九寨沟还鲜为人知时,印开蒲建议在该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印开蒲是亚丁自然保护区最初命名者之一;印开蒲寻找到被认为灭绝的植物界的“大熊猫”五小叶槭等多种珍稀植物……印开蒲从科研辅助人员干起,跑遍了四川盆地的山山水水。

2021年3月,年近八旬的印开蒲在汶川县绵虒镇寻找拍摄点位。 受访者供图

  与植物结缘

  一做便是六十余年

  1960年,印开蒲高中毕业,便进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他就此和植物结缘。标本夹、绳子、砍刀……印开蒲回忆起年轻时的工作,用“条件艰苦”几个字来概括。“我们在野外都是就着干粮吃咸菜,交通全靠两条腿。有时候要爬上树采集标本,有时候甚至要到悬崖边上去采集标本,因此我们要带足自己常用的工具。”印开蒲常常一走就是半年时间。

  “搜集资料就是多多益善,采集到更多更全面的标本。”一天下来,印开蒲能采集到十余斤的标本。如今,在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里,能看到不少印开蒲采集回来的标本。

  落石、泥石流、暴风雪……在野外调查的路上,总有各种各样的意外。而在野外工作了六十余年的印开蒲总结出了经验:该冲就要冲,该停就要停。在前往调查的路上,印开蒲见证了太多意外,还有同行不幸遇难。

  在印开蒲看来,要成为合格的“植物猎人”并非易事,除植物学和园艺学知识外,还需具备历史、地理、考古等知识,以及冒险精神和奉献精神。正是有着“植物猎人”相似的经历,印开蒲更能体会一百余年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之路的艰辛。

印开蒲骑马前往拍摄点位。 受访者供图

  重走威尔逊之路

  《百年追寻》问世

  一百多年前,威尔逊在中国西部拍摄了上千张照片。1997年,印开蒲开始谋划在威尔逊拍照的地方再拍一张照片,进行图像对比,以此反映一百年来中国西部生态的变迁。

  依靠成果转让支撑自己重走威尔逊之路的经费;每天提前到单位爬楼梯来储备自己重走威尔逊之路的体力;搜集了海量的资料为自己重走威尔逊之路做规划……在第一次重走威尔逊之路时,印开蒲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经过了近7年时间的筹备,印开蒲沿着威尔逊走过的路线,深入湖北、重庆、四川,寻找威尔逊留下老照片的拍摄地点,并重新拍摄照片。

  如何找到曾经的拍摄地是印开蒲重走威尔逊之路的最大难点。“一个县一个县地走,找当地的老乡和县档案馆问。”在找拍摄地的过程中,虽然艰辛,印开蒲也交到了越来越多的朋友。

  定位、爬山、对照老照片、寻找植物、寻找机位……印开蒲每到一处,都重复着一整套的流程。为了再次拍摄到威尔逊在海拔456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大炮山拍摄的图片,当时六十余岁的印开蒲花了2天时间,在高寒缺氧的情况下毅然登上了山坡垭口,拍下了对比的图片。

  用了整整六年时间,印开蒲走完了威尔逊走过的路,拍摄了250组对比照片,在2010年出版集生态、历史和社会价值于一体的著作——《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以下简称《百年追寻》),引起国内生态学界与公众的关注。

印开蒲翻看《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 祝欢 摄

  《百年变迁》再问世

  生态保护继续传承

  2018年,印开蒲萌生了再拍一次的想法,想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西部的生态变化。“根据我们出去调查了解的情况,我认为最近这10年的生态变化超过了过去100年。”印开蒲表示,这也是自己想再次拍摄的原由之一。

  《百年追寻》问世十余年之后,印开蒲再次踏上了寻访“百年变迁”之路。从1907年威尔逊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开始,到2021年印开蒲团队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结束,在跨越114年的历史时空里,几代人对中国西部地区同一地点进行考察,通过拍摄照片进行对比,鲜活地展现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和社会演变。

  在印开蒲的办公室里,《百年追寻》一书已经泛黄,甚至还起了毛边,“在做新书时,要不断对比,这本书早就被‘翻烂’了。”印开蒲介绍,与《百年追寻》相比,《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在组织章节时还有意将威尔逊之路拆解成10条旅游线路,为西部生态旅游构建出一张新地图。

  “从2009年拍摄的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汶川特大地震对于河谷两岸的边坡和植被破坏严重,而从2011年、2014年和2019年拍摄的三组图片中发现,在实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后,大自然显示出了超强的自愈能力。”印开蒲指着书中的阿坝州汶川县绵虒镇岷江河谷的一组图片说,“这些都是宝贵的影像资料,也是我一直做下去的原因。”

  现在,印开蒲的“追寻”,也变成了一群人的“追寻”。印开蒲表示,《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一书,有近百人加入了拍摄队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少数人的行为就变成大多数人的热爱。”新书出版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内和所外不少人来找印开蒲要新书和签名,印开蒲都一一满足。“对他们来说能够起到鼓舞他们从事研究工作的信心。”印开蒲笑着说。

  “生态保护是我一辈子钟情的事业。”对于印开蒲而言,生态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让他特别开心。印开蒲希望,以10年为尺度,将拍摄延续下去。如今,生态学博士朱单成为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的接班人,让印开蒲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科大取消何某某推免生录取资格

      (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

    时间:03-22
  • 大熊猫“宝新”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幸离世

      中新社成都3月22日电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1日23时许发布“关于大熊猫‘宝新’有关情况的说明”:虽经过十余日24小时重症监护和治疗抢救,大熊猫“宝新”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3年3月14日不幸离世。  公开资料显示,大熊猫“宝新”出生于2021年6月24日,母亲是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的大熊猫...

    时间:03-22
  •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 立遗嘱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 立遗嘱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90后”“00后”带着游戏账号立遗嘱  本报记者 孙天骄 陈磊  前几天,18岁零1个月的何平(化名)联系中华遗嘱库,立了份遗嘱。她在遗嘱中说,如果自己遭遇不幸,财产全部捐给公益机构。她的财产包括存了多年的压岁钱和一个玩了多年的游戏账...

    时间:03-22
  • 沙尘来了!北京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北风劲吹阵风可达7级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3月22日),冷空气携大风沙尘而至。白天北京北风劲吹,阵风可达7级左右,最高气温16℃,夜间最低气温4℃。目前,北京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同时生效中,市民外出需注意防风防沙,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工作。  昨天白天,北京天空阴沉,有轻雾,大气扩散条件较差,能见度不佳;截至...

    时间:03-22
  • 南京街头的和服 讨论不止于“合不合适”

      3月20日,一个春日的下午,南京古鸡鸣寺门口,一名女子身着和服,在盛开的樱花树下拍照。一名路过的游客看到这一场景,觉得“穿和服在南京游玩这种行为,多少有些不尊重历史,伤风败俗”,便向景区巡逻员反映了这一情况,还拨打了政务服务热线12345。  这名游客说,巡逻员接到投诉后,表示“这个只能从道德上进行谴...

    时间:03-22
  • 300多天后,她们还是没等到造黄谣者的道歉

      2022年5月12日,张一(化名)崩溃了。  她发现自己和另外两个女生的照片,被P成了黄图,发布在一个色情网站的论坛上,配文称她们“经常勾引男人”。  张一当即向济南历城区洪家楼派出所报警,警方介入处理。  今年3月9日,她等来了警方的处理结果,赵某峰因传播淫秽物品,被行政拘留10日,定于本年度暑期执行...

    时间:03-22
  • 黑婚介套路深 在年轻人婚恋路上挖坑设障

      “本人在被重度洗脑下忽略了自己的经济能力,经济上原本就捉襟见肘,现在被逼得更加走投无路,十分心急,恳请你们帮助我们维护消费者权益,追回血汗钱,感激涕零!”  2022年12月,一位贷款近3万元购买婚介VIP服务的消费者,因为对红娘的服务质量不满意,要求退款而遭拒绝,遂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帖子,下方有100多...

    时间:03-22
  • “家长被老师踢出群聊”暴露了什么问题

      家长群又闹出了事端。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河南焦作沁阳市一名小学生的父亲发视频称,因为在班级群内发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不但被老师踢出群聊,还被老师打电话“教育”。对此,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已介入调查。  社交媒体时代,以微信群、QQ群为主体的家长群成了家校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实现...

    时间:03-22
  • 60岁保安阿姨在高校“偷师学艺”

      和每一位大学校园里的门卫阿姨一样,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保安袁素琴的本职工作,是扮演好“幕后”角色。  她总是在早上6点起床,赶在学生上课前,将负责的三层楼打扫一遍。水电设备要报修、进出人员要登记、晚上9点半提醒学生离场关灯,深夜偶尔还要给忘拿书包的同学开个门。  不过,刚刚过完60岁生日...

    时间:03-22
  • 直播间“挂号”相亲:正视焦虑也要警惕骗局

      相亲市场,不只有大城市的《非诚勿扰》,三四线城市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相亲直播间”,不少直播红娘纷纷上线,很多单身青年也涌向直播间“交友唠嗑”。在这里,婚恋社交如同一片沃土。  但直播相亲的“春天”,不见得是相亲者的“春天”。以山东临沂有名的相亲主播王孟阁的直播间为例,每场直播安排10名...

    时间:03-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