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上海“校社联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培养创新精神

2023-03-20 17:24: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上海,“双减”后的中小学生课堂之外在做什么?

  2600余门公益在线校外课程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和教师开放;课后服务进社区、进场馆、进企业,“三公里课后服务圈”得到校外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撑。上海市教委20日披露,当下,“校社联动”“馆校联动”的育人格局正在形成。同时,上海还引导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记者20日获悉,上海100%义务教育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参加学生超过133万人。约95%的教师参加了课后服务,另有约1万名退休教师、专业人士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优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人员参与。

  上海市教委方面介绍,遵循“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教育部门在压缩培训规模、强化培训监管、落实应急处置、缓解民众焦虑的同时,着力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从多个方面有力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据介绍,上海中小学全面开展了“5+2”(每个星期5个工作日+每天不少于2小时)、“作业辅导+素质活动”相结合的课后服务,目前实现了小学初中学校全覆盖、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

  作业答疑是学校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学校教师对学生们的相关学科作业进行及时反馈,重视对学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并探索实践性和跨学科作业指导;各个学校依托各自特色项目、特色课程、拓展活动等,开展科普、体育、科技、艺术、急救等素质教育活动;学校还鼓励教师发挥自身的业余爱好特长,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玩中学”“做中学”活动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引导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上海教育部门动员组织各区和街镇向学生免费开放各类社区教育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职业体验、社会实践和生涯教育创造更好条件。

  依托2100余家社会实践基地,上海常态化开辟87万余个学生社会实践岗位。各学校结合不同场所岗位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岗位,比如:礼仪引导员、场馆讲解员、活动辅导员、医院门诊引导员、市场调查员、图书馆书籍管理员等,激发学生兴趣和实践热情。

  据悉,上海已推出各类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编制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版图,设计集爱国主义、公民教育、科学探究等12个主题序列的社会实践资源图谱,打造15分钟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华时评|整治网络暴力,共建清朗网络家园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题:整治网络暴力,共建清朗网络家园  新华社记者 王思北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整治各类网络生态乱象。聚焦网络淫秽色情、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算法滥用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净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对传播各类违...

    时间:03-21
  • 贵州黔西谷里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搜救结束 6人遇难

      中新社贵阳3月21日电 (记者 蒲文思 瞿宏伦)贵州省黔西市政府官网21日发布通报,截至21日4时50分,该市谷里镇鑫昇煤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建谷里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搜救工作结束。本次事故致6人遇难。  经全力救援,井下被困5人全部搜救出井,已无生命体征。  3月19日10点46分许,位于贵州省黔西市谷里镇...

    时间:03-21
  • 陕西聚焦黄河中游生态保护 “母亲河”获司法护航

      中新网西安3月21日电 (杨英琦)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司法协作,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探索黄河生态保护新机制,渭南、延安、榆林三地法院护航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20日在陕西潼关召开。  渭南、延安、榆林三市地处黄河“几”字湾地区,自然条件相似、文化底蕴相通、历史积淀厚重,是黄河中游重...

    时间:03-21
  • 行走县城看中国:普宁古城起新潮

      普宁 古城起新潮(城市味道·行走县城看中国)  游走普宁,是一场旧与新、传统与潮流的相遇——  跟着张声金来到他的家乡燎原镇泥沟村,离普宁高铁站不过20分钟,这位当地“民俗达人”、青年摄影家便一头扎进了大片的窄巷、灰瓦、厝角头中。  其中,一座普通的小院落...

    时间:03-21
  • 注意!北京今天上午有轻雾叨扰 明天凌晨或将有风沙来袭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3月21日)白天,北京阴天间多云,上午时段有轻雾现身,最高气温在19℃左右。明天凌晨开始,北京地区风力加大,或将出现沙尘天气,早起外出的公众需做好防风防沙工作。  昨天,北京的大气扩散条件较差,上午时段能见度较差;午后,随着阳光现身,各地能见度好转,最高气温在16℃左右。今天早晨6点左...

    时间:03-21
  • 《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工作要点》要求,持续推动实施各项行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工作要点》指出,坚持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开展减盐、减油、减糖以及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三减三健”行动。继...

    时间:03-21
  • 亟待被重视的青少年“脊梁工程”

      “青少年生长痛,脸形不对称、驼背、近视、发育不良及成年人的很多慢性疾病,都与脊柱健康问题有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医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厉彦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提案指出,困扰现代人的不少健康问题,矛头指向的都是“脊柱”——人体生命线的健康问题。他表示,脊柱呵护本应从...

    时间:03-21
  • 大学滑雪热背后有群教师发烧友

      3月15日,首届中国高校教师滑雪挑战赛在吉林举行,来自全国55所高校的146位教师参赛。他们中既有滑雪专业运动员出身的资深高校滑雪教练,也有从滑雪“小白”一步步成长为滑雪爱好者的高校普通教师。但无论他们滑雪的资历是深是浅,他们都致力于推动所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滑雪运动,并能够身体力行地去指导学...

    时间:03-21
  • 女子抽粪班里的北京大妞

      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上,很多街坊都认识李萌。这个爱美的年轻姑娘穿着一身环卫制服,正干着人们眼中最脏最臭的活儿。  抽粪车缓缓驶进胡同里,停在公厕旁,在车和粪井中间让出一条可供路人通行的小道。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时传祥所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招呼着,“大爷您先过”“当心,您慢点儿”,紧接...

    时间:03-21
  • 这个00后村医成了村民的“小棉袄”

      在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最偏远的水山村,00后村医韦冬梅守护着一方村民的健康。  从梧柳高速公路里雍收费站下来,还要在曲折的公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韦冬梅工作的地方——坐落在水山村村口的卫生室。木门白墙,诊断室、观察室、处置室、药房一字排开,在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块“乡村医生去向公示牌...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