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外星文明为何还未通过人类的“好友申请”

2023-02-27 03:11:26

来源:科技日报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道哲学命题,开启了人类对系外行星与地外文明的探索。许多仰望星空、对宇宙抱有幻想的人,都思考过“地外文明是否存在”这个问题。

  1977年11月16日,科学家曾“天真烂漫”地朝着距离地球2.5万光年的武仙座球状星团M13,发送了一组无线电信息,这就是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事实上,这并非人类唯一一次向宇宙中发出“好友申请”。2017年10月16日至18日,仅在短短3天时间内,科学家就利用一台32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向距离地球12.36光年的GJ 273星系重复发送了3次信号,其中就包含了太阳系和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试图和地外文明联系,这种行为危险吗?霍金曾对人类发出过警告,刚刚结束热播的《三体》电视剧中,人类的覆灭也源于尝试和地外文明进行沟通。但人类仍然没有停下寻找地外文明的脚步,或许正是为了回答亚里士多德的问题——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

  科学界普遍认为一定存在外星生命

  “银河系中大概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1960年,美国射电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给出了一个推测银河系内出现高智文明数量的公式。按照这个公式估算,银河系中至少有数千个文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里计算出来的是具有通信能力的高智慧生物,而不仅仅是初级生命形态。

  虽然寻找了这么多年的外星人一直缥缈无迹,但科学界还是普遍认为“外星生命一定存在”。

  例如,美国天文学家奥托·斯特鲁夫也相信宇宙中普遍存在生命和智慧,他认为:“一个本质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如果事件的数量非常大,就会变得非常可能。银河系中天体数量众多,很可能有许多天体都有智慧生命存在。”

  季江徽介绍,系外行星的发现极大地引发了人们寻找外星文明的兴趣,以及在太阳系附近的恒星周围寻找人类的“第二家园”。霍金曾预言:“我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可以带人类冲出太阳系,到达宇宙中更遥远的地方。”

  为了寻找宜居行星,中国科学家提出具有独特原创性技术路线的“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该计划将发射一个1.2米口径的空间望远镜,通过高精度天体测量法探测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100颗类太阳型恒星周围宜居带的类地行星。“探索太阳系外宜居行星,是为了寻找宜居行星或第二颗地球,进而为寻找地外生命和未来人类太空移民地提供科学依据。”季江徽说。

  关于人类找不到外星文明有多种假说

  如果外星生命真的存在,为什么人类至今还没有找到?对此,有多种假说给出了不同的理解。

  其中有一种是“稀有地球假说”。简言之,像地球这种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远比想象的要稀有。“孕育生命是极端困难的,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大灾变,生命持续生存的概率也非常低,所以可能只有地球上产生了生命且活到了现在。”季江徽说。

  另一种假说认为,外星文明的确存在,但因为技术限制,或者单纯因为对方不愿意,人类和外星文明还没有接触过。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除了开展科学探测外,还被科学家赋予了另一项使命:向地外文明介绍人类。“旅行者1号携带了一张铜质镀金唱片,内容包括地球的相关信息,以及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种音乐,旨在向外星人表达来自人类的问候。”季江徽说。

  此外,还有一种假说认为,外星文明的确存在,也和人类接触了,但人类却完全不知道。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5亿岁,而银河系已经130多亿岁了。宇宙很“老”,意味着宇宙中总有一些文明可能会发展到很高级的阶段。季江徽解释称:“外星文明的技术可能过于先进,对于他们来说,我们或许是他们培育的一个实验品,抑或是一组计算机代码。如同电影《黑衣人1》的结尾名场面,整个银河系也不过是外星人桌上的一颗弹珠。”

  近年来,地外氨基酸屡屡被发现。由于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蛋白质和水又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因此我们对外星文明的存在便多了一份期待。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您的外星“好友申请”已通过。(科技日报记者 史 诗)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鄱阳湖水位再次跌破8米极枯线 发布枯水蓝色预警

      中新社南昌2月27日电 (记者 姜涛)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星子站水位27日8时跌至7.9米,低于8米极枯水位线,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发布枯水蓝色预警。  27日9时,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发布信息显示,2月下旬以来,受江西五河来水减少及长江干流水位转退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27日8时星子站水位7.9米,湖区通江水...

    时间:02-27
  • 锡伯族传统弓箭“守艺人”鄂建烨:30年坚守 “天然”制弓

      中新社沈阳2月27日电 题:锡伯族传统弓箭“守艺人”鄂建烨:30年坚守“天然”制弓  中新社记者 王景巍  “希望通过我的坚守,能把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锡伯族传统弓箭技艺。”从事传统筋角反曲弓制作30多年的沈阳人鄂建烨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锡伯族自古以“...

    时间:02-27
  • 广州194岁木棉抢闸开花 尽显“英雄树”气概

      中新网广州2月27日电(程景伟 陈晓敏)27日上午,不少广州市民发现,广州人民公园的老木棉开花了!这株老木棉今年194岁,迎春绽放,生机勃勃。  目前,广州人民公园共有11株木棉。进入3月,木棉将进入盛花期,为广州传统中轴线添色增靓。  194岁的老木棉位于广州人民公园西北面,树姿巍峨,高大挺拔。老木棉率先...

    时间:02-27
  • 岭南春来早 广东连州万亩桃花盛开引游人

      中新网清远2月27日电(记者 程景伟)岭南春来早,正是踏青时节。以“花开岭南绿美连州”为主题的2023年广东省清远连州市桃花节,26日在清远湟川三峡擎天玻璃桥开幕。据介绍,当日起至3月15日,为当地桃花的最佳观赏期。  桃花是连州市“市花”,当地桃花种植面积近万亩,以鹰嘴桃、春蜜桃、春红桃、映霜红...

    时间:02-27
  • 27岁女孩用发绣留下最后一批“文面女”奶奶的形象

      发绣最早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间,是以人头发为原材料的刺绣,江苏东台就是中国发绣之乡。近日,在苏州工作的27岁女孩郭晓琪创作的一组“独龙族文面女”肖像,受到了很多网友关注。这些作品是用独龙族“文面女”奶奶们的头发,一针一发绣出来的。  郭晓琪是辽宁女孩,大二时开始接触发绣,后师从“中国发绣第一...

    时间:02-27
  • 下载文件、听歌……这些线上服务为啥不能按次收费?

      下载文件、看书、听歌、剪辑视频……“散户”有烦恼  这些线上服务为啥不能按次收费?  本报记者 代丽丽 王天淇  市民刘先生发现,自己在使用百度网盘下载文件的时候,速度很慢,如果想加速,便要购买超级会员服务。但商家给出的付费方式只有按月、按季度或者按年缴费,并没有单次付费的选项。  记...

    时间:02-27
  •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发生5.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27日07时58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北纬41.87度,东经79.85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震中距阿克苏84公里,距乌鲁木齐670公里。地震造成当地震感明显,暂无破坏情况的报告。图片来源:国...

    时间:02-27
  • 今天上午北京轻雾来扰 明日北风再起能见度好转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2月27日),北京天空云量较大,上午有轻雾,能见度不佳;白天最高气温11℃,夜间最低气温1℃,昼夜温差大,提醒市民早出晚归需注意添衣保暖。  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晴空万里, 暖阳在线,气温回升。不过,最低气温却走势平平,一早一晚仍然寒气袭人。监测显示,今天早晨05时,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为零下...

    时间:02-27
  • 当AI变得聪明又油腻 距离人类智能还有多远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蕾去年对人工智能领域产生兴趣,买了四五本人工智能相关的书籍。她记得,有本新出版的书里提到,从阿尔法狗这类专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到通用型人工智能产生,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如今来看,这样的预言显然低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  ...

    时间:02-27
  • 担心被降薪、辞退 “隐孕”成一些职场女性的无奈选择

      公开,担心影响试用期转正、升职加薪;不公开,心里承受诚信压力  “隐孕”成一些职场女性的无奈选择  本报记者 陶稳   阅读提示  当下,“隐孕”已成为女性的一种不得已的职场生存策略。担心被降薪、辞退、影响试用期转正、升职加薪等,是很多职场女性选择“隐孕”...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