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青海土地和矿产资源监管执法:打击“洗洞”盗采金矿等

2023-02-24 21:5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2月24日电 (记者 张添福)记者24日从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为深入开展土地和矿产资源监管执法,2022年,青海省自然资源部门主动提取疑似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图斑,发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工作

  当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召开2023年自然资源工作会议。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杨扬介绍,2022年,为深入开展土地和矿产资源监管执法,青海建立执法部门与业务部门、省级与市(州)县自然资源部门联动机制,从规划、准入、监管、服务等方面实行全链条管理,进一步畅通大督察、大执法工作机制。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2023年,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全力推进土地矿产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制定并实施整改工作协调联动、建档归档、验收销号制度,实行台账管理,全省1499个土地督察存量问题完成整改1171个,2021年耕地保护督察反馈的705个问题完成整改329个,129个矿产资源督察问题完成整改99个。

  同时,青海省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查整治工作,主动提取疑似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图斑,核实发现非住宅类线索33个,公开督办典型案例11起。选取平安区、尖扎县、祁连县、湟源县4个区县试点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

  杨扬介绍,青海全力开展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联合七部门印发行动方案,实地排查各类硐口136处,对66处硐口进行了封堵。制定青海省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11项措施,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转发供各地借鉴参考。

  此外,青海省扎实开展卫片执法工作,严格按照“月清、季核、年度评估”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全省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全年立案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737件,罚款1.21亿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沉浸式娱乐成消费热点

      最近,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剧本娱乐玩出了新花样。它从密室中走出来,“浸入”剧场、饭店、景区等场景,通过多元的创意内容和沉浸式的表现方式,迅速形成线下消费新热点。  沉浸式剧本娱乐自2016年在国内兴起,是一种基于剧本内容的推理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推理完成某类任务。最初主要是以密室逃脱、剧...

    时间:02-25
  • 90后厨师走遍西藏万水千山 只为寻找最美丽的高原植物

      今年31岁的郑传家,贵州遵义人,几年前来到西藏成为一名川菜厨师。因为喜爱户外运动,经常爬山,他留意到山间的花朵很漂亮,就随手拍下来发到了短视频平台,没想到这些“原生态”视频,竟意外收获一批粉丝,这给了他信心,于是他慢慢地坚持了下来,成为了B站上一名“野生”UP主,还因此收获了爱情。  扬子晚报/紫牛...

    时间:02-25
  • 摊煎饼、炒菜、送菜,机器人能成为餐馆得力干将吗?

      机器人能成为餐馆得力干将吗?  本报记者 马婧 杨天悦  近日,在地铁牛街站附近出现的一台煎饼机器人吸引众多市民围观体验。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在餐饮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工紧缺的现状,也给餐厅省下一笔钱。但同时,将一部分体力劳动交给机器后,餐饮从业者也需要不断提升...

    时间:02-25
  • 山寨版ChatGPT试玩收费套路多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宇、何颖思 通讯员粤消宣)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遍全球,引得国内用户争相体验。在其开发者OpenAI并未开放国内用户注册使用的情况下,网上出现了众多代注册ChatGPT账号服务、山寨版ChatGPT,并收取费用。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

    时间:02-25
  • 公安机关持续3年开展专项行动保护野生动物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彭景晖、通讯员郑历惠)24日,公安部在京召开“公安心向党 护航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际成效。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局长吕武钦通报,2020年以来...

    时间:02-25
  • 止咳化痰,网红糖水有用吗?

      把新买来的雪梨从顶部切开后,挖一个洞,再把川贝粉、冰糖、陈皮等各式各样的材料塞进梨里,炖上一个多小时后,连汤带皮全部吃掉。这是小彭在网上看来的“网红”食谱,为了缓解自己感冒后久咳不愈的症状,她也给自己制作了这份食疗“套餐”。“口味甜甜的很好吃,咳嗽好像确实好了一些。”小彭说,她只尝了一次...

    时间:02-25
  • 不法分子翻新诈骗手段 警惕“低门槛高薪资”式连环骗局

      警惕“低门槛高薪资”式连环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心理翻新诈骗手段牟取非法利益】  □ 本报记者 温远灏  “公开招聘凶宅试睡员,日薪2000元,月薪6万元到6.5万元不等。工作内容包括记录各时段异常情况并总结、标记重点危险地区、记录身体有没有异常状况等。”  近日,网传浙江杭州一公司...

    时间:02-25
  • 职业打假人:打假绝不是假打

      职业打假人:打假绝不是假打【 “女子超市买250斤过期大米索赔被殴打”引热议】  □ 本报记者 孙天骄  近日,“女子超市买250斤过期大米索赔被殴打”冲上热搜榜。购买者买到过了质保期的大米,不同意退换,坚持要求超市10倍赔偿。而超市负责人挥舞铁锹击打购买者,并愤愤不平道:对方是职业打假人,长期...

    时间:02-25
  • 集中展示图书40万余种 北京图书订货会赴迟来之“约”

      北京图书订货会赴迟来之“约”【集中展示图书40万余种 展台数量2900余个展商数量700余家成为历届之最】  阔别两年,延期三次,2023年2月24日,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人山人海中举行。全国各地的出版人接踵而至,赴一场迟了3年的“约”。  当天上午9时30分,北京青年报记者走出亮马桥地铁站,在东三环辅路上...

    时间:02-25
  • 北京积极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让小修小补逐渐回归百姓生活【北京积极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编者按:  针头线脑中,孕育着大需求;小店升级里,也有百姓新期盼。建设便民生活圈,既是今年商业工作中“让消费热起来”的基础,又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写照。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关注便民生活圈专栏,记者将通过一线走访,用鲜...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