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那个被网暴压垮的粉红色头发女孩,走了

2023-02-22 10:20: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郑灵华手写的遗书中,她留下了一幅铅笔画:一个哭泣的小孩席地而坐,从脖颈到肚脐的胸前,4根明显加粗的线条矗立,扎成一道“牢门”,里面站着一个哭泣的小孩,扶着“栏杆”向外张望。

  这可能是郑灵华生前最后的心理投射。2023年1月23日,兔年大年初二,郑灵华自我结束生命,卒年23岁。

  她在遗书中说,“内心创伤,由于吃药已经记不太清了”。生前,她吃大量抗抑郁的药。在她“尽力罗列”的原因里,第一条就是“网暴”。

  郑灵华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直接原因是她“染了粉红色头发”。

  2022年7月13日,郑灵华收到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她赶到医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躺在病床上的爷爷。当她把祖孙俩的合影发在小红书平台后不久,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照片陆续被抖音平台的多个营销号、百家号平台上的一个认证博主盗用,随之在网络上扩散,因为她师范院校学生的身份,有网友针对她的粉红色的头发提出批评和谩骂。

  尽管她在数天后向来自网络的恶意“妥协”——将头发染回黑色,但是网络暴力依然给她造成心理创伤,她发来的一份医疗诊断显示抑郁状态。

  作为记者,我曾经报道过郑灵华遭遇网络暴力以及维权的经历。最初联系到她时,郑灵华不仅对营销号、自媒体充满敌意,并且对机构媒体也有些畏惧——她告诉我,一家媒体未经过她同意发布的报道恶化了事件的发展

  在这次采访过程中,我很谨慎,一个受过网络暴力伤害的女孩,重新对媒体、对记者敞开自我时,我必须要保护并对得起这份信任。

  整个采访有些琐碎,郑灵华一直把记忆追溯到童年,还讲了一直隐藏于她内心的许多事。在寻找报道配图时,她开心地挑选了多张粉色头发、黑色头发的照片,大多数是在图书馆、自习室学习的场景。

  报道刊发后,她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篇稿子。她在律师的帮助下发出了律师函,并打算起诉那些网暴者。我和郑灵华、公益代理律师金晓航一起建了个3人微信群,以对维权进展保持沟通,群名叫作“反击网暴”。她告诉我,她很高兴又可以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报道结束后,我与郑灵华成为好友。她经常向我征求一些在校期间和生活中的建议,例如加入社团、朋友间的琐事等。这几天,当她离世的消息在网络上流出,许多看过此前我那篇报道的朋友和媒体同行发来消息、致电,核实真假或是希望获得家属及知情人的联系方式跟进,也有人劝我写一点什么。

  对于这些,我和金晓航都不约而同地拒绝了。当我提到郑灵华不希望媒体再介入的遗嘱时,很多机构媒体都表示理解。郑灵华出事后,金晓航协助家属处理了许多事,但对郑灵华的死,近一个月来,他一直对外守口如瓶。

  郑灵华在遗书中明确提出不再希望过多地占用公共资源。但是,郑灵华去世的消息还是经报道后,在网络空间“炸开了”。她的亲友也不断接到来自陌生人和媒体的电话、信息,不堪其扰。

  对郑灵华的离世,很多人在网上表达同情、激愤、不平,但是又难以找到应该受到批判、为她的不幸负责的主体。

  这也是我在采访中多次听过郑灵华表达的——遭遇网络暴力后,她不知道为何有那么多污言秽语涌向她和爷爷的照片,像暗地里砸来的石块。她更不知道背后的那些手为何要将这些石块掷过来。

  最终,郑灵华被这些乱石压垮了。

  在采访中,我听她聊过自己的家庭、求学、情感的点点滴滴,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郑灵华由爸爸、爷爷和奶奶抚养长大。她表示,在她成长的路上,爷爷是她最坚强的依靠。

  她喜欢音乐,也非常刻苦,获得过许多专业上的荣誉和奖励。去年,她从浙江师范大学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读研。她希望在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她热爱音乐,喜爱和小朋友在一起。

  她经常打工、兼职赚取一点家用,也用来交纳假期外语课和舞蹈课的学费。她在接受采访时抱怨,一所学校请她给学生培训合唱比赛,迟迟不肯结算本已压得很低的劳务费。

  在她微信朋友圈、微博发布的照片和唱歌的视频里,她总是灿烂地笑着、愉快地唱着。她与徒步中互相指路的陌生人成为好友,也与和她在网络上理论过的网友成为朋友。

  她以为,任何人都能用“讲理”明白事理、理解真相。她跑到许多盗用她个人信息的账号底下留言、发送私信,希望对方删除盗用的照片、向她去世的爷爷道歉。但有些时候,对方并不理会,或是变本加厉。

  我曾不止一次劝她不要一个个面对那些逞一时口舌之快的“网络流氓”,把维权事宜交给律师。她尝试过,但当打开不同的社交账号时,看到涌来的网络侮辱,还是难以忍受,特别是提到她爷爷的内容——网络暴力并未因她主动维权、向平台投诉、亮明律师函、通过媒体呼吁、提起诉讼而终止,有些施暴者反而变本加厉,持续对她攻击。

  她在微博中提到,一个IP属地为浙江的网友,在郑灵华受到网络暴力一个月后,依然到发布律师函的微博下嘲讽,在经过举报封禁后,又更换小号和平台持续对郑灵华“辱骂和骚扰”。

  维权中最难的是搜证、固证。由于是自诉,一切证据要靠她和律师搜集、固定。最初,她将15张微博截屏照片、165张百家号截屏照片以及1份刻录的抖音视频光盘加以公证,留作证据。后来,需要公证的证据越来越多。

  郑灵华曾经问我,是否了解同样发生在杭州的“女子取快递被造谣”的案件,是如何从自诉转为公诉的。她希望自己的案子也能这样。

  郑灵华最后一次联系我是在2022年9月28日,她向我咨询在校入党的事情。10月份以后,她没有再主动联系我。偶尔看到她朋友圈动态时,我感觉她的状态很好。在学校读书、上课、唱歌……似乎一切都在向好。

  现在看,事实并非如此。从10月份起,她的抑郁症在加剧,诉讼维权也几乎陷入停滞。并且,她不得不离开学校去治疗。

  不能学习,让她“看不到未来”。她在遗书中说“我真的想好好读书,恢复社会功能”。在她的遗书中,还附着一份返校申请。

  郑灵华习惯在社交平台上每天打卡,比如坚持外语学习,比如维权进展,会在朋友圈记录。她朋友圈最后的打卡内容是2022年11月24日:“抗抑住院Day1 笑容一定会回来的。”

  只是,这个打卡只坚持了一天。不到两个月后,她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

  关于后事,郑灵华生前说——

  她希望在葬礼现场播放《La vie en Rose》这首歌。

  她希望她的朋友们都能来,一位好友来读她的生平。

  她希望大家都不要伤心难过,如果她曾经为大家带来过快乐,请延续下去。

  她希望能和爷爷埋在一起。

  她还希望,能有人帮帮她的爸爸,让他的生活更加斑斓,比如养一只小狗。她的遗憾是没有养到小猫。

  经郑灵华家属同意,最后,我们将郑灵华公益代理律师的声明原文发布于此——

  我是网络暴力事件受害人郑灵华生前名誉权案件的代理人,浙江楷立律师事务所的金晓航律师。感谢广大媒体朋友和网友们对郑灵华同学的善意与关心。现回应大家的关心,我再次受郑灵华家属之托,沉痛地告知各位:郑同学已于2023年1月23日不幸离世。面对网络暴力,郑同学渺小而不屈,平凡而坚强。她生前曾表示,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事过多占用公共资源。今后除了国家有关部门依法介入的情况,郑同学的家属亦不想再提及此事。逝者已逝,希望各位尊重逝者本人遗愿和家属意愿,还郑灵华的亲友以安宁。最后希望大家远离网络暴力,为网络暴力能得到彻底终止而呼吁。愿逝者安息,天堂没有网暴;生者坚强,人间自有真情。

  耿学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生态环境部:2022年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袁秀月)过去一年,我国水生态环境治理有哪些进展?2023年,黑臭水体整治、排污口监管有哪些重点安排?22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情况。发布会现场。袁秀月 摄  2022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

    时间:02-22
  • 翼龙如何实现飞行?约1.3亿年前中国哈密翼龙化石研究揭秘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地球上会飞的脊椎动物目前所知仅翼龙、鸟类和蝙蝠三类,它们中唯一绝灭的翼龙是最早演化出动力飞行的爬行动物,早于鸟类约7000万年征服蓝天。翼龙是如何实现飞行的?其飞行机制与鸟类、蝙蝠有何异同?研究人员展示本次研究的哈密翼龙肩带化石标本。 中新社记者 孙...

    时间:02-22
  • 青海民和救助“捕鼠专家”雕鸮后放归自然

      中新网西宁2月22日电 (李隽石延寿)22日,记者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委宣传部获悉,21日下午,该县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将一只伤愈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放归自然。  2月16日,民和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接到该县马场垣乡一村民电话求助称:其家中飞来一只受伤的鸟,请求民警处置。图为放归自然的雕鸮...

    时间:02-22
  • 意大利大叔的17载“中国情缘”:因为热爱,所以心安

      中新社宁波2月22日电 题:意大利大叔的17载“中国情缘”:因为热爱,所以心安  作者 项菁  “除了自己的家乡,我最喜欢的城市就是余姚。”意大利外商Nanni是一位亲和、爱笑的大叔,已在浙江宁波余姚打拼9年时间,对这座城市有着深深的眷恋。  由于从事国际贸易业务,2006年,Nanni与中国结缘,并常年奔波于...

    时间:02-22
  • 银行加快解决房贷提前还款难 违规转贷陷阱需警惕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银行加快解决房贷提前还款难 违规转贷陷阱需警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预约时间长、转贷陷阱重重……近期,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难的话题引发关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召开会议,要求商业银行改进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客户提前还款服务工作;同时加大检...

    时间:02-22
  • 宁夏打造中药材线上“百科全书” 收录标本上万份

      中新网银川2月22日电 (记者 杨迪)记者22日从宁夏药品检验研究院获悉,宁夏药品检验研究院中药数字化标本馆建成上线一年来,致力于打造中药材线上“百科全书”,已收录包括宁夏枸杞在内的中药材及饮片标本上万份。  据了解,该中药数字化标本馆于2022年初正式上线,目前收录中药材及饮片标本1700多种、...

    时间:02-22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5G智慧农业 种出高质量好味“稻”

      光明网讯(记者 赵金悦)提到5G,脑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网速超快,但5G技术和种水稻会有着什么关系呢?在“丝苗米之乡”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山水环绕之中,几千亩良田静待春天的播种。广州科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道:“我们会利用5G技术,借助传感器,收集土壤湿度、肥力、虫害以及天气等数据信息,基地根...

    时间:02-22
  • 青海:开展长江、黄河及其流域重要湖泊沿线自然资源执法

      中新网西宁2月22日电 (记者 张添福)记者22日从青海省自然资源部门获悉,2022年,该省将黄河、长江及其流域重要湖泊沿线自然资源执法与卫片执法、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查整治、严厉打击盗采矿产资源违法活动等专项工作有效衔接,呵护高原水生态。  青海省是黄河、长江的发源地,...

    时间:02-22
  • 安徽兄弟两人接力捐“髓”救人

      中新网合肥2月22日电 (付艳 田婉露)22日,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一场生命接力正在进行中。34岁的李玉欢躺在病床上,为北京一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他脸上满是笑容,一旁的血细胞分离机正在对他的血液进行采集和分离。陪伴在身旁的是安徽省宿州市第6例造血干细...

    时间:02-22
  • 上海首开“电子烟”罚单:4人、两场所被罚4400元

      中新网上海2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22日披露,松江区卫生健康委监督所(松江区卫监所)对在禁烟场所吸电子烟的个人及未履行禁烟义务的场所作出行政处罚,共计4400元(人民币,下同)。这也是上海首开“电子烟”罚单。  2022年10月28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公共场所控...

    时间:0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