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生态环境部:2022年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2023-02-22 15:2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袁秀月)过去一年,我国水生态环境治理有哪些进展?2023年,黑臭水体整治、排污口监管有哪些重点安排?22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袁秀月 摄

  2022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介绍,2022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方案,长江、渤海排污口溯源任务完成9成以上,推动解决2万多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完成黄河中上游及汾河流域6省30地市入河排污口排查。

  2022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国家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同比分别降低3.7%、5.5%。

  黄小赠表示,尽管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瓶颈制约和挑战,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如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消除难度较大,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地方截污治污还不到位,蓝藻水华、水生态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今年全国计划完成800余条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关于黑臭水体问题,黄小赠表示,这几年,各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从目前情况来看,“十三五”纳入黑臭水体监管清单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他提到,2022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顺利完成40%的年度目标任务。

  在农村黑臭水体问题上,“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将群众反映强烈、面积较大的4000余条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国家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2023年,全国计划完成800余条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相关任务已分解下达各省份。

  他表示,2022年,生态环境部联合财政部开展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对全国15个城市根据项目投资额和申报治理面积,给予2亿元、1亿元、5000万元的分档奖补。2023年,将加强对试点地区的指导,督促各地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性、系统性治理措施,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同时,今年两部门还将继续遴选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已排查23万个排污口,约三分之一完成整治

  对于排污口的监管,黄小赠表示,根据调度的数据,全国已经累计排查24.5万公里河湖岸线,查出入河、入海排污口近23万个,将来随着排查工作的深入,数量想必会继续增加。目前为止,23万个排污口约三分之一完成了整治。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这几年累计审批了入河排污口8000余个,备案入海排污口900余个。

  他表示,今年目标任务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七个流域的干流和重要支流,重点湖泊、重点海湾要全面完成排污口排查,还要完成80%的溯源,以及30%的整治任务。

  黄小赠提到,这几轮中央环保督察曝光的典型案例中发现,有的地方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甚至都不到10%。出现这种情况的地方应该是在污染治理上做表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水污染的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黄小赠表示,究其原因还是一些地方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污染治理“重面子、轻里子”,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比如说污水管网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这些方面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有的地方还有一些“等靠要”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不能容忍的。(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肃武山“引水上山”旱地变粮仓 年增粮食蔬果逾600吨

      中新网兰州2月22日电 (崔琳 韦晨灿 赵岚)千百年来,地处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的东梁山流传着“穷北山,富南山,苦熬不过东梁山,担水磨面要下山,有女不嫁柏家山”的民谣。然而如今,东梁灌区却成为当地山区农业生产最发达、经济条件最好的区域。  这天翻地覆的变化得益于,1956年武山民众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把...

    时间:02-22
  • 功勋犬“莉塞之”:日常“爱玩是吃货” 工作“仔细又严谨”

      中新网兰州2月22日电 (艾庆龙 蒋洁 李谋龙)近日,国家移民管理局评定15只警犬为首批“功勋犬”。“莉塞之”是甘肃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警犬,它是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酒泉边境管理支队明水边境检查站缉毒犬。  明水边境检查站民警达永洋是“莉塞之”的训导员,达永洋介绍说,“莉塞之”是根据警犬父亲...

    时间:02-22
  • 甘肃去年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面积近47万平方公里

      中新网兰州2月22日电 (记者 冯志军)2023年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雪)工作协调会22日在兰州召开。会议披露,2022年甘肃使用新舟60国家高性能增雨作业飞机开展增雨作业,围绕农业抗旱、生态蓄水等重大需求,航程2万公里,作业面积46.9万平方公里,对促进该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稳产增收,改善水资源条件,优化生态环境...

    时间:02-22
  • 全国化工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圆满结束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余湛奕)由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化工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2月20日至22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家中央企业、26家地方企业的132名选手组成44个参赛队参加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何铃辉等15人获得个人...

    时间:02-22
  • 第六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梓潼举行

      中新网绵阳2月22日电 (杨勇 刘晓东)中华文昌情,两岸一家亲。2月22日,第六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第二届大蜀道(梓潼)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举行,该活动以“中华文昌 弘德崇文”为主题,融纪念、文化、旅游、学术、经贸等活动于一体,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突出两岸交流、融合发展,共有...

    时间:02-22
  • 北京城市副中心实施21项举措 强化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开展城乡结合部等交通安全设施“大排查”、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等“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因地制宜完善学校周边道路标志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对重点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与全覆盖检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实施交通综合治理21项举措,全面优化全域交通...

    时间:02-22
  • 京津冀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 大兴机场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京津冀持续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简称“大兴机场”)着力推动区港城协同发展,截至2022年12月底,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内共注册企业4392家,累计完成291家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及以上企业的注册工作,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图为旅...

    时间:02-22
  •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一煤矿发生事故

      记者从内蒙古应急管理厅获悉,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一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据反映,现场造成多名作业人员和车辆被掩埋,目前国家矿山安监局内蒙古局已启动事故救援一级响应,多支救援队正在赶往救援。  (总台记者 修治国)...

    时间:02-22
  • 广西“线上+线下”联动 鼓励民众“码”上义务植树

      中新网南宁2月22日电(韦鼎英 李刚)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上线20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捐资项目。鼓励民众即使宅在家中,也能通过互联网履行植树义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义务植树方式更新迭代。广西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项目,逐渐成为植绿、护绿、爱绿新风尚。...

    时间:02-22
  • 区域联动聚合力 成都两会聚焦成都都市圈全面提速

      中新网成都2月22日电 (岳依桐 单鹏 尧欣雨 王利文)从连接成都市区和德阳市区的市域(郊)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在即,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共赴上海“组团”招商,近日,成都都市圈城市频频联动,这是成都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的生动缩影。  正在举行的成都市两会上,加快成都都市圈建设受到代表委员广...

    时间:0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